无论是历史还是戏剧都注重古今相通的一面,力求发挥历史的现实意义。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古代的东西并不过时,其经验教训值得后人记取。《诗·大雅·荡》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易》说:“彰往而察来。”《礼记》云:“疏通知远,书教也。”司马迁撰《史记》则明确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会通古今、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同样是历史剧的创作宗旨,可谓一脉相承。因为历史剧虽取自历史题材,但却是现代人写的,在现代舞台上演的,给现代人看的,必须考虑其现实效应。黑格尔在谈到历史剧时就曾指出:“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却是在过去存在的,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它们就不属于我们的……”[3](p346)他强调历史剧创作要从过去捕捉到“既真实而对现代文化来说又是意义还未过去的内容(意蕴)”[4](p349)。事实上,以古鉴今已成为历史剧作家的集体无意识,《商鞅》作者姚远就说过:“我写《商鞅》就是在探索,在寻找今天的观众与历史人物心中的一种通道。我尝试用今天人的眼光去看商鞅,去组织他的素材刻画他的性格,让历史的镜子折射出今天这个时代的光,人们会看到今天的现实社会中就有很多商鞅,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这就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5]作者希望通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呼唤今人对改革、对社会的宽容和理解。
具体来说,历史与戏剧的古今相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事理相通。古今社会有其共同认可的思想教义和价值观,例如对自由、平等、民主、公正、富强的追求是超越任何朝代的,具有普泛性意义。②人性相通。古人与今人性相近、习相远,正如《孟子·告子上》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古人与今人都有对美好人性的期盼,对反人性的批判,有着共通的人生经验和生命感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