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视域中的波兰戏剧与表演研究

国际视域中的波兰戏剧与表演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阿图尔·杜达教授内容摘要:波兰戏剧研究历史悠久,目前主要在文学研究、艺术研究以及文化研究三个领域展开。“二战”后波兰戏剧研究与课程多种多样,戏剧(与表演)研究在三个学术领域展开:文学研究、艺术研究与文化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波兰戏剧学的根源之一在于文学研究,后者作为波兰语文学研究的一部分发展起来。20世纪上半叶托伦的动荡历史影响了当地戏剧与学术研究的发展。

国际视域中的波兰戏剧与表演研究

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 阿图尔·杜达教授

内容摘要:波兰戏剧研究历史悠久,目前主要在文学研究、艺术研究以及文化研究三个领域展开。戏剧人类学领域、性别研究领域、介于表演研究与哲学认知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及表演研究领域是当下波兰戏剧学研究关注的四个热点内容。位于托伦的哥白尼大学戏剧系以“回忆波兰与欧洲的历史,链接东方与西方”为宗旨,在波兰戏剧研究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笔者看来,戏剧具有一种牢固本质和罕见的多样性与文化活力,其文化多样性与活力是不言自明。

关键词:波兰戏剧学研究;戏剧人类学;文化研究

波兰戏剧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03年,列昂·席勒——可谓称之为波兰的麦克斯·赫尔曼,后者是德国著名戏剧导演、剧评人与理论家——就曾发表过题为《戏剧研究新思潮》的论文。他也是“二战”后致力于将这些新思潮付诸实践的重要人物之一。“二战”后波兰戏剧研究与课程多种多样,戏剧(与表演)研究在三个学术领域展开:文学研究、艺术研究(戏剧艺术领域)与文化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波兰戏剧学的根源之一在于文学研究,后者作为波兰语文学研究的一部分发展起来。波兰有许多重要的戏剧或表演研究中心,其中以华沙和克拉科夫两地最为突出,值得一提的还有罗兹——那里有波兰最古老的戏剧研究中心、弗罗茨瓦夫、波兹南和格但斯克等。鉴于篇幅,此处无法概全。这些研究机构普遍看重当地戏剧史的研究,有时也放眼波兰以外。在戏剧史研究方面最有影响力研究群体包括:

(1)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的团队(该机构主办季刊《戏剧日记》,这一刊物由列昂·席勒于1945年创办并颇具声望)。

(2)雅盖隆大学的克拉科夫戏剧史学派——他们主要研究与奥匈帝国有过合作的波兰剧院

(3)位于波兹南的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的研究者。

通常说来,当我们说到戏剧研究一般会想到波兰各国语文研究(德语研究、英语研究、俄语研究等)所涉及的戏剧研究。只有三家机构专注于当代波兰戏剧研究:亚采克·柯普辛斯基教授在华沙斯特凡·维辛斯基大学领衔的团队(他主编了当代波兰剧作选,同时担任《戏剧》月刊主编);西里西亚大学以及前面提到的波兹南大学。如果我们要问研究“火势”甚好的“熔炉”在哪里,答案如下:

①戏剧人类学领域——科兰基维奇教授领衔的戏剧人类学华沙学派。他不仅是安托南·阿尔托研究重要著作《神圣的阿尔托》一书的作者,还著有研究巴西黑人神灵附体仪式的《与众神的桑巴舞》,以及《祖先的夏娃作为亡人节戏剧》,研究斯拉夫异教徒祖先的夏娃何以成为一个波兰的“文化项目”。另外还有沃伊切赫·杜齐茨基教授,他是波兰研究狂欢节方面最重要的专家。两位教授都供职于华沙大学的波兰文化研究所,各集结了年轻合作者从事自己领域的研究。

②性别研究领域——上文提到的波兰文化研究所和华沙戏剧研究所(2006年成立,致力于发展波兰戏剧与波兰戏剧研究)都有学者获准这方面重要的文化项目。

③介于表演研究与哲学或认知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华沙戏剧学院的托马什·库比科夫斯基教授,他也是几部相关领域重要著作的译者,如理查德·谢克纳的《人类表演学》、乔恩·麦肯齐的《表演与其他》。其著作《尼伯龙规则:新意识研究视角下的戏剧》探究了表演人类思想的奥秘。

④表演研究领域——由马乌戈热塔·苏吉拉和达留什·科申斯基两位教授领衔的雅盖隆大学克拉科夫表演系。科申斯基著有《波兰戏剧史》,书中的两个关键词是“戏剧”与“(再)现”。科申斯基将它们被阐释为不只是艺术实践,而更多的是一种表达人类生存的方式。在他眼里,两者不是文学或戏剧现象,而是人类集体生活的框架。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从最基本的层面上理解戏剧/(再)现,将它们看作是一种个人或集体活动过程,其结果是根据某种模式(戏剧化)赋予存在一种秩序,赋予该秩序以可能的认识(用来再现某人)”(第18页)。科申斯基长期从事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研究,已出版两本这方面的专著——《格洛托夫斯基指南》和《格洛托夫斯基与亵神》。

⑤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弗罗茨瓦夫大学与格洛托夫斯基研究中心(1990年成立,全称为耶日·格洛托夫斯基剧作与戏剧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除了戏剧史研究以外,他们还从事戏剧人类学的研究。其中成就比较突出的是米洛斯瓦夫·科楚尔教授。其著作有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的,也有研究中世纪英语戏剧以及戏剧起源的。格罗托夫斯基研究中心的主任曾由科申斯基担任多年,此后由格热戈热夫斯基·齐奥尔科夫斯基继任。后者是格罗托夫斯基研究专家,还从事戏剧人类学研究。格罗托夫斯基研究中心主办Didaskalia月刊,主编是格热戈热夫斯基·尼齐奥莱克。尼齐奥莱克是研究克里斯提安·陆帕、塔德乌什·鲁热维奇、格日什托夫·瓦利科夫斯基的杰出专家,著有《克雷斯蒂娜·卢帕戏剧研究》(1997)、《瓦利考夫斯基:额外的教堂》(2008)与《波兰的大屠杀戏剧》(2013)。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我家乡托伦的戏剧研究动态。托伦是哥白尼的故乡,也是哥白尼大学所在地。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美丽的老城区承载了丰富的中世纪历史,也让本地非常适合开展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不忘过去,在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托伦的戏剧历史悠久:早期有来自波兰与德国的巡回剧团演出,1904年开始有了公共剧院。这是城里日耳曼资产阶级精英所建,得到了威廉二世皇帝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20世纪上半叶托伦的动荡历史影响了当地戏剧与学术研究的发展。波兰与德国的关系紧张,冲突不断,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两者之间的交往常常意味着“交战”,其中突出标志就是关于哥白尼国籍的争论。他到底是德国人还是波兰人?哥白尼本人可能这么回答,“我是波美拉尼亚地区的居民”,或者说,“我不过是一位让太阳停住,让地球转动的欧洲学者”。整个“冷战”时期,东欧和西欧都始终出于一种互不信任与敌意的氛围之下。1945年秋我所在的哥白尼大学成立,原本有望在导演威廉·霍兹卡的指导下成立戏剧系。他在托伦的三年被史学家称为“小地方的大繁荣”,或者直接说“真正的国家戏剧时期”。霍兹卡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迫离开托伦,他想要打造戏剧系的想法后来才得以落实。1967年小有气候,但因为爱德华·乔托这位波兰戏剧奠基人之一的离世而没能完成。霍兹卡的心愿直到1999年雅努什·斯库津斯基教授手上才彻底完成。此时,距离1989年的政治转折——戈尔巴乔夫改革、柏林墙倒塌、波兰团结运动胜利已经过去整整十年。这里要顺便提一下,托伦的霍兹卡剧院之所以得以建立,还归功于克里斯蒂娜·迈斯纳。她在此急剧变化的时期发起了“Kontakt”(直译为“交往”)国际戏剧节,试图给东、西方的艺术家与观众搭建一个交往的平台。该戏剧节的口号是“制造戏剧,不制造战争”。梅斯内在接受《戏剧》访谈时说这一国际戏剧艺术节应该是一个将东方与西方对接起来的艺术与社会空间。“东方”当时是指一系列新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新波兰和俄罗斯,西方则指统一后的新德国。不过,“东方”也还指亚洲,有来自苏联的剧团(塔吉克斯坦或哈卡斯共和国)、中国和越南的剧团。Kontakt戏剧节至今仍然是波兰最重要的戏剧节之一。我们戏剧系的宗旨就深深扎根于这样的传统——回忆波兰与欧洲的历史,链接东方与西方。(www.xing528.com)

哥白尼大学戏剧系的学者们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19世纪与20世纪波兰与欧洲戏剧研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亚当·密茨凯维奇的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戏剧,以及尤利乌什·斯沃瓦茨基与斯坦尼斯瓦夫·韦斯皮扬斯基具有诗意、讽刺和神秘色彩的剧作。这些作品促进了波兰丰碑戏剧(Monumental Theatre)与贫困戏剧发展。

(2)托伦和波美拉尼亚地区波兰语与德语戏剧发展;

(3)当代波兰与欧洲戏剧的发展,尤其是:

①重要导演研究——研究享誉世界的重要导演,如波兰的格罗托夫斯基、塔德乌什·康托尔,立陶宛的艾穆塔斯·涅克罗西斯、里马斯·图米纳斯、奥斯卡·科尔苏诺瓦斯,德国的弗拉克·卡斯托夫、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等。

②戏剧类型研究——主要研究政治戏剧、真实戏剧(theatre of reality)、边缘戏剧(fringe theatre)、木偶剧以及基于各类媒介化戏剧(眼球戏、电视剧、广播剧、跨媒体戏剧、行为艺术、以流行音乐摇滚乐为主打的当代戏剧等)。

③戏剧理论研究——扎根于哲学与人类表演学的戏剧理论研究。前者以英伽登、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的现象学和阐释学为主要代表,后者以谢克纳与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的理论为代表。

在我看来,戏剧之所以令人着迷在于其异型性(heterogentic),具有一种牢固本质和罕见的多样性与文化活力。戏剧之所以具有异型性,是因为它同时是一种人际交往,一门艺术、一种娱乐、一种人类媒介。古希腊酒神节可谓是一个政府垄断的“电视”(视听交互)节目。19世纪资产阶级戏剧可谓是“脸书”(Facebook),因为人人都在里面——唯一例外的只有病人和死人。这都不是什么打比方,事实就是如此。戏剧具有一种牢固本质,它作为一种人类媒介必然会使用特定时代的技术,从机械技术到电影院、电视和媒体技术不等。与其他媒介比较起来,戏剧的核心优势和本体特征就是现场感(与电视或网络直播的现场感不一样)和此时此刻的完全的人类在场。戏剧的文化多样性与活力是不言自明的,很多研究者认为我们不能只说某一种“戏剧”是艺术实践,而应该说存在多种多样的戏剧或“文化表演”,这样可以避免将各种现象只归纳为西方人眼里的“戏剧”。

正是考虑到戏剧的多样性,我的博士论文特别探讨“真实戏剧”这一现象——各种虚幻的符号(指涉)元素被真实元素所具有的表现力(自我指涉)所取代。我在文中讨论到格罗托夫斯基贫困戏剧的理念,表演不再是表演(演员没有扮演其他角色,而是扮演自己,将“神圣演员”的理念付诸“火祭”)。还讨论到康托尔死亡戏剧中人与物(道具、木乃伊、身体物品)的问题。这一题为“真实戏剧”的成果已于2006年发表,是我从事文化表演领域研究的起点。在随后出版的《现场表演作为媒介与媒介化物体》(2011)一书中,我又尝试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打破惯常意义上的戏剧研究路数。我援引德国媒体研究专家维尔纳·法尔史提希、哈里·普罗斯、约亨·霍里希等的观点,认为戏剧和现场表演应该被看作一种媒介。我对于学界目前将现场表演(live show)与媒介化表演(mediatized performance)对立起来的看法持怀疑态度。佩姬·费兰和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认为,真实表演是基于观众反馈。菲利普·奥斯兰德认为,媒介化表演是一种没有基于观众反馈但遵从一些其他定义的表演。事实上,存在两种现场感的形式——一种是纯粹戏剧的现场性,一种是媒介化的现场性,使用电视、广播或网络连线的直播。

《现场表演作为媒介与媒介化物体》一书的后半部分探讨了一些文化表演(篮球比赛、摇滚音乐会真人秀)和他们的文化根源。我自以为,该研究的发现很有趣。在考证足球运动来源的几种假说中,我质疑了传说论、神话化的人类中心与朝代说,在历数了沃伊切赫·里波斯基、詹姆斯沃尔温、克里斯托弗·鲍森魏恩等人备受看重的研究方法后提出“死胡同”说。但我找到证据显示,足球可能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球类运动,也可能起源于凯尔特人的部落文化。书中第二个有趣的发现有关“杂耍戏”(theatre of attractions)的表演。它由一系列表演艺术诸如魔术灯、哑剧、西洋镜、美国滑稽剧、歌舞杂耍、黑脸滑稽剧和吓人秀等组成,可被看作后来电影、电视、摇滚音乐或新电子媒体特别实验室的文化起源。

关注“杂耍戏”是研究托伦百余年戏剧历史的一个跳板。1904年,一个堪称现代“缪斯神庙”的新剧场在托伦这个吸人眼球的城市拔地而起。公园、餐厅和各处建筑物内都回荡着音乐,巡演剧团和马戏团的噪声随处可闻,观众可以看到魔术灯笼和早期电影(传记电影公司的作品、爱迪生的活动电影放映机)。这是普鲁士的哥白尼城内的文化世界,因为居住此地的波兰人民永不放弃捍卫他们的城市和戏剧。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在2020年面世,届时将是托伦第一家剧院诞生百年纪念。

回到有关哥白尼大学戏剧系的话题。我们都非常清楚当代世界与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挑战。虽不敢说所有这些挑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一样的,但我相信在波兰至少存在三种挑战:政治体系危机、人文学科危机、与世隔绝多年后国际合作的挑战。为此,我们能为学生做什么?

戏剧与表演研究类课程都是文化研究专业下属的。根据欧盟推行的3(年/本)+2(年/硕)博洛尼亚体系(Bologna system),我们的本科实行三年学制。2016年以来,本科生可以选择以下三个专业方向中的一个:文化研究以外,还可以选择远东文化(大量中国或日本语言文化课程)。戏剧研究课程在本科培养方案里是必修课,在硕士培养方案里是选修课。学生还可以选择“文化动漫/教育”,该培养方案里包含三大领域的课程:当代戏剧与表演(分析与写作,如对有关现象的评论,创办报纸或博客等)、文化动漫/组织(机构,法律相关,戏剧教育)、艺术工作坊(通过戏剧、美术摄影领域的表演来学习)。该方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能独立开展工作的领导人才。他们要能够在文化机构(不仅只是剧院)或当地机构工作,使用不同方法激发大众,思想开放,包容不同态度,世界观宗教。我们与托伦所有剧院合作办学,还有本地区其他一些文化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我们期待这种培养方式最终有助解决当今世界出现的种种问题。如能与上海戏剧学院也达成合作,我们将荣幸之至。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凌建娥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