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提的是多年固有的入学考试流程。它包括笔试与面试两种形式在内的五个严格考核环节,这在近40年中都行之有效。考试最重要的环节是“批评写作”:考生被要求撰写一篇有关保加利亚戏剧的长论文(选题基于一份必读必看戏剧清单),与一篇为前一晚观摩的戏剧演出撰写的短评。此外,面试环节也非常重要:作为整个流程中最后一环,面试不仅是在考察未来学生对戏剧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是为了解他们对其他艺术门类及文化常识的熟悉程度。以我个人经历来说,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在1981年的面试中被提问的问题。考官们先是考察了与一位保加利亚作曲家以及莫扎特音乐相关的问题,随后一位考官拿给我一幅画作,那是埃尔·格列柯的作品,我不仅被要求辨认出它的作者是谁还要详细论述是如何辨认出的。
最初戏剧学专业每年都会招生。但到后来它几乎隔一年才招生一次,与此同时招生人数也有所减少(降至10人以下,通常是6人左右),这无疑导致了激烈竞争。除戏剧学专业外,学校/研究院其他专业同样开始控制招生人数。这种情形被具象成学校三栋建筑(其中一栋特意为入学考试而修建,1955年开放于拉科夫斯基的索菲亚戏剧大道,它在当地相当于百老汇)前颇具特色的风景线。招生考试就像是一场持续数天的围攻战役。其中最壮丽的景象发生在夜间——考试通过的名单在那时会被张贴在一楼的巨大窗子上,名字出现在上面就意味着你通过了前面的考试,可投身下一场了。这是一个充满了欢乐与绝望的真实舞台。
每年“围攻战役”期间都会有一些重要人物出现在看榜人群中:他们是学生们未来的艺术指导。在学生为期五年的学习生涯安排一位指导教师对其进行监督指导是学校/研究院教育的关键所在。通常情况下这位指导教师会负责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比如表演专业的表演课),这同时意味着他将会有大量时间与学生们待在一起并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负责人。(有时同一个专业会有好几个班级,比如表演专业,每个班级都会安排一位艺术指导老师)。所以,“今年谁来上这些课”成为学校成立以来每次入学考试都会面临的问题。(www.xing528.com)
这种做法在学院已持续了几十年,直至大约十年前,学院里不少专业(尤其是影视系专业)放弃了这一惯例。戏剧系中唯一坚持沿用这一做法的是戏剧学专业,对我来说很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