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2016年中国戏剧学科稳步推进。在对近些年出现的热点戏剧现象进行了及时的理论总结的同时,又围绕本年度出现的“现象级”剧目,立足于本土戏剧的发展现状,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讨论。同时,在话剧史学领域也出现了一批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看,戏剧学的发展尚有广阔的拓展域,尤其是对于近些年发生的持续热点议题尚缺少整体性、系统性地观照与反思。同时,坚守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使命与文化立场依然是戏剧学者的基本职责,也是本学科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关键词:2016年;戏剧学;学科发展;年度报告
“戏剧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命名并被普遍接受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攻德语文学研究的张黎研究员在应《读书》杂志之邀,对其1981年出版的译著《汉堡剧评》所做的补充说明中公开使用了“戏剧学”的提法。张黎在补充说明中提出《汉堡剧评》更为准确的译法应为“汉堡戏剧学”,“汉堡剧评”是我国当时学术界约定俗成的提法,不易改变,所以在译著中沿用。张黎研究员对译为“剧评”的“dramatugie”一词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Dramaturgie一词在德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涉及戏剧创作和表演艺术的美学问题,涉及剧本形式和结构规则、戏剧创作本身的规律性等问题。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剧作家的工作,也包括导演、演员的工作,甚至还包括舞台创作的美术家、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工作。总之,凡是涉及戏剧领域里的规则和规律问题,都是它的研究对象。显然,这个词译成‘戏剧学’是恰当的。”[1]而在中国正式倡导“戏剧学”的学科方法,并将这一学科方法运用于中国戏剧研究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叶长海教授在《中国古代戏剧学绪说》一文中详尽地阐发了作为学科、观念与方法的“戏剧学”。[2]1985年,彭皓先和叶长海教授先后翻译了饭冢友一郎的《信息社会与戏剧学》与《戏剧学的构想体系》,介绍了国外戏剧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同年,叶长海教授发表《戏剧学的新课题》一文,对处于危机之下的中国戏剧为戏剧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课题进行了多角度反思。[3]1986年,叶长海教授出版巨著《中国戏剧学史稿》,该书是将“戏剧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运用于本土戏剧研究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中国戏剧学的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戏剧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开始在本土生根,并逐渐被广泛接受。(www.xing528.com)
“戏剧学”的正式提出是中国戏剧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80年代之前,虽然没有“戏剧学”的提法,但作为独立学科的高等戏剧教育在本土有着较长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当时余上沅、赵太侔等一批留美学生回国后企图说服北洋政府建立国家剧院,计划失败后便又向政府提议在当时复办中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增设戏剧系,在教学中引入美国戏剧教育的学科体系,可以说这是戏剧学作为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发端。1935年秋,国民政府在南京创办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该校隶属于国民党宣传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校几经迁移最终落户四川省江安县,抗战胜利后迁返南京。1949年以后,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合并组成中央戏剧学院。国立剧专以“研究戏剧艺术,培养戏剧人才”为办学宗旨,聘请名家来校任教和授课,为中国戏剧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是1945年创办的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顾仲彝任校长。1947年,国民党参议会以经济拮据为由企图“裁撤”剧校,由于一大批进步人士的努力,当局最终取消原先决议。不久,顾仲彝辞去校长一职,由熊佛西继任。1949年,该校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熊佛西继续任校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该校与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合并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为第一任院长。建国以来,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大陆仅有的两所戏剧艺术高等学府承担起了培养戏剧专业人才的重任。
与此同时,不少综合类大学也相继建立独立的戏剧学科,其中南京大学是戏剧学科建设中历史最长和底蕴最为深厚的综合类大学。自1922年吴梅先生调入南京大学(当时名为“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曲学算起,南京大学已有近百年的学科历史(吴梅先生此前在北大任教时曾开设戏曲课程)。但在改革开放以前,南京大学偏重于古典戏曲研究。1978年,陈白尘受匡亚明之邀到南京大学任中文系主任,并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戏剧研究室,在董健教授的协助下,强化了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戏剧(尤其是话剧)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