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发来的电报对前线鼓舞非常大。
毛主席对这样规模的战斗,开腔的情况一般不多。但是这个仗打起来以后,虽然是在朝鲜的上甘岭打,但在国内,每天的作战情况周总理、毛主席他们都知道。事后我们看电报才清楚,原来每天的战报都及时地发到了国内。
国内对这些来自前线的战报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重要的战略部署,毛主席、中央军委都亲自发电报。比如11月7日中央军委的电报就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拟稿:“你们对加强十五军作战地区之决心和部署是正确的。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战已发展成为战役规模,并已取得巨大胜利。望你们鼓足干劲,坚决作战,为争取全胜而奋斗。”这个电报就很有分量了。毛主席还将11月8日志司对15军等部队作战的嘉奖转发至国内各大军区、军兵种部队。
第二种是通过国内的电台广播。在朝鲜前线有不少新华社的记者,他们与国内信息相互沟通着。许多报社的记者,有的到了前沿部队,有的还上了五圣山,他们的报道在紧要关头,有时候也会用咱们部队的无线电发送到国内。
第三种是国内对这一些战报的处理,属于作战方面的交作战部;属于宣传方面的,经过总理点头以后就交到新华社,在《人民日报》选登。自从上甘岭战役打起,一直到结束,新华社专门连续报道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况,包括社论、评论都是最多的。即使是一次具体的战斗,他们也会及时将报道及若干的评论发回国内。
志愿军在前线作战,祖国人民怎么能知道呢?除了报纸,最快的就是广播电台,前线的消息通过电波很快传播到人民中间。
我们的战士在前沿阵地,只要能听到来自祖国的消息,那就是最为振奋,最为难忘的事情了。
来自祖国的消息——《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祝贺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
军报为部队开展冷枪冷炮杀敌立功活动发表的文章和短评
那时的朝鲜战场,还不能及时看到来自祖国的报纸。部队给我们发了些收音机,这里有时能收听到中央广播电台的广播。虽然见到报纸迟些,但军里他们也很有办法。有个《战地快报》,新华社登一个消息,广播里播送一段新闻,部队马上就能看到,读到来自祖国的报道,大家都感到巨大的鼓舞。当然志愿军那时候也有小报,也报道一些战况,所以我们虽然在朝鲜前线作战,但和祖国的沟通没有断。这也是上甘岭防御作战一个尤其突出的特点。
战役后期我们看到了一些电报的文稿,其中不少都是经过周总理亲自处理的,还有一些作战部署的电报答复都有毛主席亲自签的字。
“听,祖国又在广播我们胜利的消息了!”
资料补充 当年媒体对上甘岭战役的部分报道
朝鲜前线金化地区敌军损失惨重狼狈已极
新华社讯 美国通讯社继续透露出美国侵略者在朝、中人民军队沉重打击下惨重失败的情形。在最近三个星期的战斗中,“‘联军’所牺牲的人和所消耗的军火,已使‘联军’的司令官们震惊了,而且若在最后公布全部损失时,还将使公众震惊。这三星期的战斗是二十八个月的朝鲜战争中第二次损失精锐部队最多的战斗,这次损失仅次于一九五〇年第八军在北朝鲜惨败时的损失”。消息中并且说:“美国侵略者遭受惨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的大炮发挥了惊人的作用。”
由于美军伤亡剧增,美国军事当局正更加急急忙忙地把美军调离前线,而驱使李承晚军队来替死。美国国际新闻社东京三日电承认:“美军由于伤亡率到一年来最高点而撤离三角山前线,大韩民国(即李承晚伪军)被调来替换他们。”据美方通讯社透露,李承晚伪军在美军当局驱使下,连日的中部前线冒险发动进攻,企图夺取被朝、中人民军队克复的几个高地,但都在遭受沉重打击后狼狈溃退。合众社自汉城发出的消息说:李承晚伪军在二日曾发动三次进攻,“但每次都被中国军队猛烈的大炮、迫击炮和机枪火力所击退”。朝、中人民军队的大炮的猛轰,“把南朝鲜军的士气打垮了,他们跑着、爬着或者滚着又退了下来”。“炮弹一枚接一枚落在南朝鲜攻击者身上,他们拼命设法寻找可能找到的任何躲避的地方”,最后,李承晚伪军不得不“退下山坡”。三日,据美联社记者伦多夫报道“南朝鲜军作最后的冲击,以便夺回三角山顶……到傍晚时分,对三角山和珍妮·露赛山的进攻都被中国军队轻型迫击炮的猛烈炮火所击退,敌军的炮火甚为准确并且来势凶猛……没有夺回这两个山头,使‘联军’感到失望”。
李承晚伪军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的情况,使竭力想“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美国侵略者极为不安,尽管侵朝美国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还在吹嘘说什么李伪军“打得很出色”。然而,美国侵略者的不安是无可掩盖的。美联社朝鲜中线二日电不安指出:“南朝鲜的损失必须要认为是严重的事情,因为新大韩民国的军队是以美军为榜样,大力训练出来的部队。”美国侵略者原来期望能依靠这支赌本来代替美国军队送死。但是这支赌本却是如此靠不住,甚至连美国国际新闻社也不得不说:“现在已开始看出,大韩民国似乎不能守住战线。”
这样,在美国侵略者要继续扩大进行的侵略战争中,美国和它的“盟国”的军队将只能继续在战线上无限制地消耗下去,并受到日益惨重的损失。
在朝鲜中线计划以北上甘岭附近的为时三周的争夺战中,美国侵略者和李伪军已经蒙受十分惨重的打击。美联社汉城五日电引述该社记者伦多夫的战况综合报道,再一次承认:美国侵略者“在人员的伤亡和使用的大量物资上,除了一九五〇年盟军在北朝鲜的惨败情形以外,是空前未有的。在物资消耗上还要超过一九五〇年的数目字。金化战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它所吞食的盟军军史资源要比任何一次中国军队的总攻势所吞食的都更多”。
这次在金化以北的山岭争夺战是在十月十四日开始的。美国侵略军曾出动了大量步兵和飞机、坦克、大炮,都被英勇的朝、中人民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朝、中人民军队的强大炮火给了敌军严重的打击。美联社自朝鲜中线报道说:“在金化地区战场上,中国军队大炮炮火的猛烈集中,已开始在整个战场中占优势,在中国军队这种优势的形势下,‘联军’步兵已无法守住狙击兵岭。它的岩石和沙土山坡被炮弹炸成灰土,使军队无法隐蔽。”“中国军队的特点猛烈的炮火及看来无限的弹药一再使‘联军’的步兵陷于瘫痪。”美国国际新闻社三日电承认:“美国第七师步兵曾经苦战并付出了很大的生命代价。”美军当局最后集中了“第八军的一大部分炮火”,并驱使李承晚伪军冒险进行反扑。但是,仍然遭到惨重打击,毫无进展。那些爬上山岭的敌人,都被朝、中人民军队反击部队歼灭。合众社的报道透露:“有三支大韩民国军队,两支全军覆没,第三支只剩下十八个人。”这个通讯社的记者肯德立报道李伪军当时收到我军打击的情形说:“南朝鲜军冲上山顶,但是一个中国士兵站起来挥舞着手臂向南朝鲜军投掷手榴弹。他几乎独个儿击破这次进攻!”在朝、中人民军队的英勇战士和强固防御工事面前,美联社二日电承认:它们的炮火作用不大,“这不能使‘联军’取得三角山,甚至还不能援救邻近的珍妮·露赛山”。该社汉城四日电说:朝、中人民军队“筑成了一条钢铁防线”。
在这种形势下,侵朝美军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在五日急急忙忙前往金化地区“视察”。然而就同一天,合众社汉城承认:“精疲力竭的南朝鲜军五日被中国军队的大炮和迫击炮的密集炮火赶出了‘三角山’……”在美国侵略者驱使下冒险反扑的李承晚伪军有一次遭到惨重的伤亡,狼狈溃退。
李承晚伪军固然大批的做了美国侵略军的替死鬼,美国军队的伤亡同样在大量增加。从美国通讯社发出的消息中,可以看出美军所受到的打击不下于被美国侵略军当作牺牲品的李伪军。(www.xing528.com)
美国国际新闻社记者沙克尼在四日消息中报道了美军一个连被打得七零八落后的情况。他写道:“战斗停止了,他们正在计算伤亡。这一连中少掉了不少人,准尉克洛盖特把队伍集合起来,看看哪个还活着,哪个死掉了……现在步兵们——那些还活着的——排起队来了,队伍里的人少得可怜,兵士们都是满脸胡须,肮脏不堪,疲惫不堪,于是点名开始了。在点名中许多人都永远不能回答了。约斯特上尉说:‘没有什么可说的,他们打中了我们。大部分人都躺在壕沟里,我们必须把他们叫起来战斗。时时都有大量的炮弹打来,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上等兵霍兰说:‘我们当中有许多新兵,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打死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把头缩下来。’”这条消息中引述美国官员的谈话,清楚地说明了美国士兵的低沉以及损失惨重人力不足而以新兵充当炮灰的窘态。
美联社记者巴纳德三日透露出美军侦察队统计的情况。他写道:“两个在西点军校是同窗的尉官,上星期在两晚上都死了。”古柏带了二十个人的前哨队“去侦察敌军占领的山头”。“中国军队理伏好等待着,由三面向他们袭来”,这支美军狼狈溃逃,古柏“踩了一个地雷,就被炸死了”,“其他的二十个人中,有六个死亡,十四个受伤”,也就是说全部被歼灭了。“约翰逊在第二晚带了一支前哨队去侦察同一个山头,他的前哨队也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连约翰逊共有四人死亡,另有九人受伤。”
在美国医院伤兵中,受了伤的美国士兵犹有余悸地谈论着他们的惨败,反映出这支不知为何而战的军队厌战的情绪。美国国际新闻社记者哈莫夫引述了一些这些伤兵的谈话:躺在床上的李奇上尉叙述他率军“前往援救只剩下几个人的一个连”却同样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战斗经过。他说:“我旁边的无线电报务员和排里的中士都阵亡了,那里根本没有藏身之处,中国兵发射的迫击炮弹一秒钟一发,可怕极了。”
另一个伤兵,中士斯奈德说:“当我向三角山进攻时,中国军队的大炮打得十分准确,炮弹不断落下来,士兵们应声倒地。一枚迫击炮弹穿过我的地堡顶打进来。我的背部被击中了。我们五个人被击中,一位中士被击毙。”他又说:“我原是可以在本月初轮换启程回国的,但是他们留我在这里进行这次作战,为的是什么?”他说:“很高兴我不再回到那里去了。”
现在金化以北上甘岭附近地区的战斗仍在继续进行,我军到十一月二日止歼敌一万五千三百多人。对于美国侵略军和李伪军在今后战斗中的命运,连美国通讯社都十分悲观,美联社二日电说:看来只是之处而已,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原载1952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二十二日讯 美军和李伪军在朝鲜金化地区遭到惨重伤亡的情况,继续从美国记者的报道中透露出来。
美联社记者伦多夫十九日自金华报道说:“除非将来发生某种突然引人注意的变化,打了三十七天的金化山岭争夺战的牺牲之大,是值得人密切注意的。”
由于新闻检查,不能发表具体的伤亡数字,所能报告的是:“联合国军”防守狙击兵岭和三角山阵地时战况的激烈,简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历史性战役的情况相仿。
伦多夫说:“那些命令他们的部队重新进行冲杀的前线上的‘联军’军官们,现在看到这样惊人的损失,非常伤心。那些出发时兵力都是足额的全连的部署,在今晨回来时只剩下几个少得可怜的残余,那些军官们看到这种情形简直哭了起来。
“许多战斗步兵连里,现在都补充了许多新兵——最精干最勇敢的军官和军士们都死的死,伤的伤。
“今天仍在据守着的夺得的地方,只有狙击兵岭,岭上被炮弹打得不成样子的几百码石头和沙土的阵地,以及珍妮·露赛山的一小部分,其他一度夺得的地方现在已丢掉——三角山顶全部、派克山的全部,珍妮·露赛山的大部分、狙击兵岭外围约克山的全部。”
伦多夫说:“金化山岭战役的结果完全出于范佛里特意料之外,他说:金化山岭战役牺牲之大,并不能归咎于个人或任何部队……甚至不能归咎于指挥他们作战的一般上讲都很谨慎而能升任的军官们。这完全是一件由战斗的本身所产而难于预料的残酷事实。”
伦多夫说:“范佛里特这次在金化地区发动进攻是经过极周密计划的,从团部到第八军总部经过各级指挥机关多方面磋商以后,才下令开始进攻,而且还特别选派美国第九兵团司令詹金斯中将全面指挥,他是一个曾在范佛里特手下随美军到希腊服过役的(指曾帮助希腊保皇法西斯政府进攻希腊人民)‘老资格’的军人。”
然而,“这位‘老资格军人’一上阵就打了大败仗,他把美军残部撤出战斗,将整个战斗任务交给大韩民国军(指李承晚伪军)来进行”,从而使李承晚伪军也遭到重大伤亡。
根据上述牺牲惨重的冷酷事实,伦多夫得出结论说:“现在已经到了——可能已经到了——‘联军’应该重新考虑他们在这个地区的战略与战术的时候了。”
(原载1952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朝鲜金化前线十二日一日电美军第七师在上甘岭地区向我军进攻的时候曾经补充了三分之一的南朝鲜兵。他们把南朝鲜兵放在第一线打头阵。并且把各种劳役加在南朝鲜兵身上。可是这样做并不能挽救第七师的失败。他们在遭受惨重打击之后不得不从上甘岭地区退走了。
据南朝鲜俘虏说:有一次,志愿军的一支夜袭队冲上了美七师十七团七连的阵地,美国兵就大喊大叫的命令南朝鲜兵出去抵抗,而自己却躲在地堡里不动。南朝鲜兵早已听说志愿军的厉害,他们一出地堡就向南逃走。躲在地堡里的美国兵急得要命,可是又不敢和志愿军交锋,他们刚跑出地堡想溜走就被冲上来的志愿军消灭在地堡跟前。
被补充到美军中的南朝鲜兵,有的是从李承晚的新兵训练所弄来的,这些人被强迫穿上一身又长又大的美国兵军装,但是他们既不愿意替美国人送死,也不懂得如何作战,有许多人连放枪都是临阵以后才学的。南朝鲜俘虏说:有一次当一个美国兵正在阵地上教几个南朝鲜兵放枪和投手榴弹的时候,突然从我军阵地上飞来一排炮弹,美国兵当场就被炸死了,那些南朝鲜兵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以为志愿军冲上来了,于是都举起手来准备投降。当第二排炮弹落下来的时候,这些新兵就拔起脚来跑掉了。
美国兵把站岗、放哨、挖交通沟、筑防炮洞等劳役都加在南朝鲜士兵身上,并且监督南朝鲜兵做这些繁重的劳役,随便用枪托敲打南朝鲜士兵,甚至一直打到他们昏倒过去。此外,美国兵还克扣南朝鲜兵应得到的饼干盒罐头食品,强迫他们饿着肚子打仗和做工。南朝鲜士兵受不了美国兵的奴役,他们一有机会就溜之大吉。这些事实证明:美国侵略者企图用“亚洲人打亚洲人”来挽救其可耻的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原载195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