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甘岭:条件艰苦,干部动员带来卓越成果

上甘岭:条件艰苦,干部动员带来卓越成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坑道中轻伤员精心照顾重伤员志愿军战士在机枪掩护下,下山运水仗打起来以后,师里就确定,主要坑道里必须要有一个团的领导、团党委的委员。所以那个连队的坑道里,干部、战士的情绪恢复很快。有了坑道保护,部队编组也更有把握了。韩军有个情报科长也惊叹:“志愿军的坑道入口只有四个或者五个,但里面却像蜘蛛网一样的四通八达。”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军里才给兵团、志愿军总部报告,说准备30日大反击。

上甘岭:条件艰苦,干部动员带来卓越成果

坚持坑道作战是战役第二阶段的主要斗争方式。这一阶段我们调整了部署,加强了主坑道的坚守力量,准备打反击。

坑道里头确实有几天特别艰苦,像25日、26日、27日。为了不暴露我们的作战企图,都必须隐蔽在坑道里。开始没有经验,所以能送上去的东西很少,尤其是水的问题,确实像电影上甘岭》所拍摄的那样,那个情况是有的,在很困难的时候喝尿的情况也有。

原来是一个坑道里准备20天的水,这是以1个连为标准的。另外,盛水的水缸一般都安排在坑道口,这是为了水来了倒着比较方便。但仗打起来了以后,坑道就变了,原来是1个连的坑道,这时候有的坑道屯聚了2个连,甚至3个连都拥挤在一个坑道里,加上坑道口经过炮再打、再震,有的坑道,用水就出现了危机。没有水,饭就吃不下去,虽然也有饼干和其他食品,但饼干到了嘴里都是硬的,根本化不了。

另外就是坑道里伤员的问题。面临艰苦的坑道作战,伤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要运送1个伤员下去,搞不好我们还可能伤亡几个、几十个人。所以这一阶段即使受伤,也要待在坑道里,只能等到反击以后再想办法转移下来。

这些情况加在一起,坑道里的那个气氛和实际情况就可想而知了:战况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加上坑道里也只能点蜡烛照明,那个坑道口被敌人炮火打得变形,口又很小,坑道里空气极不好,时间长了,什么气味都有,所以坑道里的气氛是比较沉闷的。但坚守在坑道里,总要设法与敌人做斗争,即便如此艰难,坑道里的干部和战士也都忍受住了。

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

坑道中轻伤员精心照顾重伤员

志愿军战士在机枪掩护下,下山运水

仗打起来以后,师里就确定,主要坑道里必须要有一个团的领导、团党委的委员。上级委派或指定政治上坚定、有工作能力的团领导、团党委委员进入坑道。像那个8连坑道里,转入坚守坑道时,里面就有16个不同单位的人员,大家都要求留在坑道里继续作战。但建制混乱不便指挥,于是就有一个团党委委员,他进入这个坑道以后就召开干部会、传达上级作战意图、组成坑道党支部、研究坑道内的作战方法,一直将政治工作落实到每个战士心中。像他们2营教导员叫李安德,他就是坚持在主坑道里,一直搞到底。所以那个连队的坑道里,干部、战士的情绪恢复很快。由于这些主要干部坚持在那儿,工作一直是很有秩序的。坑道里的同志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作战,他们克服了难以忍受的硝烟、硫黄、血腥、汗臭的恶浊气息,克服了干渴缺水、吃不进、口干喝尿等困难。

坑道里很艰苦,但坑道部队的指战员都历尽艰苦,承受了战争的磨炼。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仓促反击,也可以反下来,他们所处的环境也会暂时改观,但这也仅是暂时的胜利。他们认为,不能像第一阶段那样,反击上去以后,兵力不足了,弹药不够了,结果不仅增加了伤亡,阵地还不能守下来。坑道里的干部和战士考虑最多的是,怎样能把阵地反击下来?怎样能把阵地坚守下去?怎样能够更多地杀伤敌人?他们想的甚至比指挥员考虑得还要远。为了大反击的胜利,坑道里专门派人到师里提建议,说:“我们宁愿多守几天,多受些苦,也要求领导准备充分了以后再反击。”“反下来,就要守得住!”“如果迫击炮弹数量不充足,就不要急于大反击。”他们要求:反击必须至少有足够三天的兵力和弹药储备。这些都是坚守坑道的同志们经过实战得出的经验和结论。前线的战士好啊!我们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师里明白,他们的建议是为了战役全局的胜利。

虽然说守在坑道里面非常艰苦,但人在坑道里,不会暴露,战斗力就得到保护。这些在反击的时候都能体现出坚守坑道作战的好处。大家在坑道里面,积蓄力量,考虑如何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有了坑道保护,部队编组也更有把握了。于是在28日、29日这两天的下半夜,部队就开始运动进入前沿坑道。这时有了以往的经验,运动前看地形,用面粉标识路线,拉大距离;强调纪律要求,肃静秘密,重伤不叫唤,即使有个别战士负伤也没有影响部队的安全通过,这样运动中造成的伤亡就很小了。特别是597.9高地,在敌人密布的地堡之间和岗哨缝隙中穿行千余米,有的整个连队进入坑道时没有伤亡,有的伤亡也只是几个人。我们的战士真是了不起!

坑道中建立了党支部,战士们正在举手宣誓

在坑道中召开支部大会,誓死坚守坑道,迎接最后胜利(www.xing528.com)

战役第二阶段597.9高地敌我对峙情况示意图

597.9高地的主坑道原来是一个加强排的坑道,到30日反击前,坑道里实际已经进去了第一批反击的3个连。由于86团积极要求执行作战任务,所以86团3连也是作为第一批反击部队投入坑道里的。战士们都是一个挨着一个,一排一排地坐得好好的。

这一切,敌人根本就想不到。所以美军后来承认:“无论是从空中或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将躲藏在挖得很好的战壕里的敌人消灭。”韩军有个情报科长也惊叹:“志愿军的坑道入口只有四个或者五个,但里面却像蜘蛛网一样的四通八达。”的确,他不知道我们的打法有这么多,难怪出乎他意料。

29日夜,为查明597.9敌人的配备情况,我们组织试攻,进行了5分钟炮火急袭,并派小分队进行战斗侦察,借以迷惑敌人。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军里才给兵团、志愿军总部报告,说准备30日大反击。

说句心里话,如果要问指挥员什么时候感觉日子最难过呢?我们感到最难过的日子就是30日之前的准备阶段。从领导来讲,从部队来讲,这都是一个最艰苦的阶段。因为,你既不能暴露自己的企图,又不能向敌人示弱,还必须经常打打敌人的气焰,否则你就要吃苦头;同时还要给敌人一点错觉,使他麻痹,让他觉得我们好像不反击了,可实际上我们却准备得十分充分。所以,这一阶段虽说日子不好过,却也是办法最多的阶段。

到了10月29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作战态势呢?

我们反击准备工作都已完毕。大反击前夕,炮兵有了10个团的番号;山野榴弹炮由70多门增加到133门;迫击炮增加到100门;迫击炮弹每门800到1000发,炮弹很充足,运输队陆续都赶运到位;45师抽调的二线老兵、新兵加到一起有1200多人,整补重建了13个连队,又进行了一周的战前突击训练;反击作战任务在29日已下达到各个部队,86团配合135团反击597.9高地。另外,接兵团命令,二梯队91团和92团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参加反击作战的步兵、炮兵,全体指战员求战情绪高涨。反观美军,美7师被打残,匆匆撤离阵地,调到西面,由韩军来接防。我们估计,美军撤离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受到重创后放弃了继续扩大攻势的企图。我们反击时机已经成熟,军和师决定由坑道斗争转入决定性的大反击。

【注释】

[1]曲射火炮也叫间瞄火炮,射击时炮管抬高呈仰角,使炮弹以大角度抛物线飞行轨迹飞向目标。

[2]野炮,是旧时野战炮的简称,与笨重、不便机动的攻城炮相区别而言,由骡马拖曳,随军担负野战火力支援,一般为弹道低伸的加农炮,现已为兼备多种装药、多种弹道的榴弹炮取代。

[3]步话机是一种小型便携式军用无线电通话设备,可手持、佩带或背负使用,通信距离为数百米到数千米,主要用于营以下分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