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学基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学基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1.问题的提出:美是什么?客观派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带有片面性。他明确地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人心理的快感。但是主观派把美的本质根源归结为绝对精神,或主观感受、审美感受,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美的主客观统一派是在主观派和客观派都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出现的对美的本质进行探讨的新的派别。

美学基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无论在自然界、在社会生活,还是在艺术领域里,美都是普遍存在着的。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美的踪迹,比如古今中外建筑(图2-1-1)中所蕴含的美。但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是什么?这却是一个古老的美学问题,也是整个美学学科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历代哲人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试图揭示美的本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问题的提出: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始于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所著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部论述美的著作,他借用当时有名的大学问家苏格拉底(图2-1-2)和诡辩大师希庇阿斯之口,以对话的形式,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作了集中的讨论。

有一次,苏格拉底装扮成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人,向一个叫希庇阿斯的诡辩大师请教:什么是美呢?傲慢的希庇阿斯说:这个问题太微不足道了。告诉你吧,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反问道:那么一匹漂亮的母马美不美呢?连神都在一个寓言中赞美过它呢!希庇阿斯只好说:骏马很美也有道理,可以说美就是一匹漂亮的母马。苏格拉底又问他:那么一个漂亮的竖琴美不美呢?一个工艺精湛的水罐美不美呢?希庇阿斯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它们是美的。便接着说:不过这些美都比不上一匹漂亮的母马,一位漂亮的小姐,或者其他真正美的东西。苏格拉底不肯让步,仍然追问道:对了,赫拉克利特说过,最美的猴子比起人来也还是丑的。那么年轻漂亮的小姐比起女神来,不也还是丑的吗?希庇阿斯很尴尬,于是他换了一个角度继续说道:美就是家里有钱,身体健康,受到全希腊人的尊重,长寿多福……但是,这些解释很快又被苏格拉底问住了。在苏格拉底的一再追问下,希庇阿斯只好承认说:我实在不能回答你的问题了。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最后感叹说:通过这次讨论,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清楚地了解到了那句谚语:“美是难的”。苏格拉底所要的答案是在“漂亮的小姐”、“漂亮的母马”、“竖琴”、“水罐”中找出那个使所有事物美的根本原因,即美的本质的问题,这就使“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变得困难了。

柏拉图作为一个哲学家最早提出了美的本质的问题,从而将人类幼稚单纯的具象思维提高到抽象、概括的哲学思辨的高度,并站在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著名的“美在理式”的命题。自柏拉图之后,探讨美的本质的学者不胜枚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研究这个理论之谜,但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权威的令人满意的答案。美的本质成了美学理论中一个既充满魅力又令人疑惑的“哥德巴赫猜想”。

2.西方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西方美学史自古希腊美学到西方现代美学,著作众多,观点纷呈。但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三大派别,即客观派、主观派、主客观结合派。

(1)客观派。这一流派产生的最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了,到中世纪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主要的学术倾向。他们认为,美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管人的主观意识是否意识到,美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流派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荷加斯、博克等为代表。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一个以数学家为主的流派。他们认为数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础,因此美就是“数的比例与和谐”。在探求美的比例过程中,提出了在欧洲影响巨大的黄金分割律,认为组成一个矩形的两对不等的线段,当其长度之比为1:1.618时,就是美的矩形,当一个物体中包含的黄金分割率越多,这个物体就越美。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史上最著名的美学家之一,主要美学著作是《诗学》。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在于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亚里士多德对美的观点,肯定了美在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画家、美学家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更是从形式的多种因素分析美的成因。他把构成美的原则概括为:“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所有这一切都参加的创造,互相补充,有时互相制约。”荷加斯还认为合适的波状线是“美的线条”,而蛇形线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他说:“如果从一座优秀的古代雕像上除去它的弯弯曲曲的蛇形线,它就会从精美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轮廓平淡、内容单调的形体。”

客观派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带有片面性。他们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有其正确的方面,但由于他们离开了人的社会性,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能将美的本质放在主客体的社会实践中辩证地来探讨,所以这一学派带有明显的缺陷。

(2)主观派。主观派是在发现了客观派的明显缺陷的基础上兴起的,而西方心理学的兴起为这一学派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克罗齐、布洛、康德等。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认为美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主体的心中,美和价值只具有相对性,它们包含在愉快的情感之中。他认为“快感和痛感不只是美与丑的随从,而且也是美和丑的本质”。他把快感与美感等同起来,把快感与不快感看作是美丑的本质。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他认为,心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其他的来源,美也由此而来,“凡是不由审美的心灵创造出来的,或是不能归到审美心灵的东西,就不能说是美与丑”。他明确地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人心理的快感。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距离”产生美。这里的“距离”是指心理距离,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态度。由于实用性的消除、现实性的淡化,人在欣赏对象的时候就能获得一种美感,欣赏的对象也就是美的。由此他提出“距离产生美”。德国古典美学奠基人康德在其名著《判断力批判》中对美进行分析,他不是分析客观美的事物在什么条件下才是美的,而是分析人在什么样的主观条件下,一件事物才是美的。

主观派解决了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有其正确的一面。但是主观派把美的本质根源归结为绝对精神,或主观感受、审美感受,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所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的本质这一命题。

(3)主客观统一派。美的主客观统一派是在主观派和客观派都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出现的对美的本质进行探讨的新的派别。它认为美既不是客观对象所独有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所独具的,而是存在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它力图调和主观派与客观派,避免它们各自理论中的片面性,试图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来解决美的本质,但最终仍是在主客观之间徘徊。其代表人物有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领袖、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的论点。他认为:“一个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人们觉察到它身上的各种关系,我指的不是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存在于事物本身的真实关系,这些关系是我们悟性借助我们感官而觉察到的。”俄国19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下的定义是“美是生活”。他说:“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生活是美的本质。

总的来说,主客观统一派肯定了美的客观性,美在客观事物的“关系”。但没有将美完全与人类社会历史深刻地联系起来,所以也不可能真正地揭示美的本质。

(二)中国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美学是指从先秦至鸦片战争前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美学的发展。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发现了“美”字,而老子孔子庄子孟子从各自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大量的美学思想,但对美的本质研究较少,所以都未能使美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虽然纷纭复杂,但基本可以划分为四大思潮,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楚骚美学、禅宗美学。(www.xing528.com)

【拓展阅读】

“美”字最早见于殷代的甲骨文。东汉时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所以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而近代研究者认为甲骨文中“美”字是头上戴羽毛装饰的舞人之形,是古代巫师化妆跳舞(或称跳神)的象形字。鲁迅先生曾经把“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说明美的本意是外观形式的美丽、美观的意思。

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美学问题大讨论,中心议题就是美的本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构成了我国美学的四大学派,至今对美学理论的构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吕荧、高尔泰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持主观论态度。他们否认美是客观存在的,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美就是美感。

2.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论:蔡仪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持客观论态度。他认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事物本身,不在于与我们的意识作用。”美是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的,美感是对客观的反映。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不一般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3.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论: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讨论中,朱光潜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学说。所谓客观,是说美必须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条件,缺少客观事物就不能成为美;而所谓主观是指单纯的客观条件还不能成为美,必须加上主观意识的作用才能产生美。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助物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美都是经过心灵的创造。”这一过程也是艺术加工的过程。所以,美就是艺术形象。

4.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论:李泽厚首先肯定美是客观的,同时美也离不开人类社会,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美的客观性是指:“美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的客观存在性质。”美的社会性则是指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属性。李泽厚的观点强调了人类实践,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所以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美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形象,简言之,美是蕴含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理想的生活形象。

(三)美的本质

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和分歧,归根结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由于哲学观点的不同,对美的研究途径和对美的根源的说明也不同。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对我们研究美的本质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将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密切地联系起来。他认为美就是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在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才能、勇气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也就是说美既不是物的自然属性,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人的主体性、物的客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根源是社会实践中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创造。马克思对美的本质的把握可以体现在下面几点:

1.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美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的,美是在人类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所谓的自由创造是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物质劳动,是合乎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命题,在人类文化史上第一次深刻地揭示了美和人的劳动实践的正确关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自然万物就已经存在,但由于缺乏审美主体的存在,无所谓“美”与“不美”。随着社会劳动,类人猿脱离了动物状态进化为人,也就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审美主体。原始的人类一开始并不需要美,他们的劳动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是为了“致用”,因为人类要想生存必须满足吃、穿、住等最基本的条件。在劳动中,他们所使用的原始工具极其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实践的深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自然规律的把握也越来越深入,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劳动产物,他们不断改进那些简单而粗糙的工具,使它们更加细致、光滑、对称,从形式上这些工具比粗糙的工具就美得多了。当劳动创造了物质利益,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的时候,艺术和美就产生了,这是人的更高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的实践过程,就是美的创造过程和艺术产生的过程,也是人对美的需求过程。普列汉诺夫说:“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节奏。”“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时使用气力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他就再度从事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自己独特的舞蹈。”所以当音乐、舞蹈脱离了功利性,而将快乐作为目的时,就成了艺术。我国甲骨文中的“艺”就是人们种植时的姿态,农人视自己的种植技术为艺术。由此可见,劳动创造了价值,美也是一种价值,通过价值,美与劳动联系起来。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美的对象,并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来改造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推动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审美领域。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影,并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比如,原始的狩猎时期的壁画文物显示了当时的社会实践对象主要是动物,反映了狩猎时期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美,就必须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所以不了解古希腊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就不能真正了解和欣赏古希腊时期的大量裸体雕像。古希腊三面环海,大量领土是岛屿交通着重在海上。古希腊人生活在山和海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领受大自然恩赐的自然条件,那就是充足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那里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天空晴朗,冬季略有阴雨,一年之中,大半时间都是阳光普照,海洋气候炎热、干燥。人们的生产、生活总是与水有关,大都要裸体作业。古希腊本土缺乏平原,土地贫瘠,所以必须向外扩张,而向外扩张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只,船上也适合裸体作业。向外扩张还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这就需要进行体育锻炼,锻炼时也以裸体为主。因此,在劳动和娱乐中就会显示出人们的健康体魄和发达的肌肉,而这些代表着勇敢和力量,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劳动成果给人们带来了愉悦,从而产生了美。这些也成为艺术反映的对象,并给人们带来美感,裸体雕塑也就成为古希腊的主要的艺术形式(图2-1-3、图2-1-4)。

同样不了解中世纪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就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中世纪的建筑美。中世纪,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大教堂(图2-1-5)是宗教团体聚会和虔诚默祷的场所,它体现了教徒对天国的向往,因此,建筑的形式就显现出一种宗教精神。教堂内部的墙壁、柱子向上耸立伸展,上部形成的尖拱形的特殊形式表示出自由向上升腾的精神。连教堂内部的色彩也渗透了宗教精神,窗扇是镶嵌着半透明的彩画玻璃,玻璃上的画面是宗教故事,挡住了外面的自然光,让教堂内部的烛光更明亮些,这些色彩诱使人们暂时忘掉苦难的现实而沉浸在对天国的幻想中。教堂的外部表现为尖角,努力向高处升腾,特别是主塔楼,简直是高不可测,但并不失去镇静和稳定。塔楼上的钟塔专为做礼拜仪式而设置。这种依稀隐约而庄严的钟声能感发人的心灵深处。教堂顶部相交,好像植物的茎开花结果。教堂的色彩、玻璃的颜色,使人进入教堂,就像是进入了神的世界,修炼教徒的心灵。可见,教堂是宗教与精神的感性显现。而中国帝王的宫殿和陵墓是矗立在高高的、逐层收缩的、被富丽的石栏杆所围绕的高台上,描金绘银,渲染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庞大的财富。

由上可见,美是在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美离不开作为人的创造对象——客观存在,也离不开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人。

2.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最重要的显现是其他动物都不具备的认知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自由创造的能力,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所进行的自由创造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前进的力量,也是为一切从事自由创造的进步人类所共有的力量。而美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认。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自然本质的有机统一。因此,当人们自由、自觉、主动、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就会把人的理想、意志、力量、品格等人的本质力量借助于某一具体的物体显现出来,人们面对对象化的物时,就能从物中发现、观照到自己的理想、意志、力量、智慧和才能的烙印,就可以获得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感染,因为在人类自由创造的对象的具体又生动的形象中,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美只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所以,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表现社会实践的前景要求,肯定人的进步理想的生活形象,才是美的。反之,那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阻碍社会实践的前进,否定先进理想的腐朽的社会形象则是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