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生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独特、宽广和深厚的生命观。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中国人核心的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更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极具挖掘和发扬光大的价值空间。从天人合一思想切入,可以打开中国生命哲学的精彩世界,并探寻到生命之道的丰富内涵。
天人合一,表达了人与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一种境界,也具有“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既指天地宇宙和自然万物以及它们的自然状态,又指天道,即天地宇宙和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法则。天地宇宙是个大生命,而自然万物包括人类是一个个的小宇宙,因此也是一个个的小生命。天地宇宙之道,即天道,也就是生命之道。生命大小有不同,但生命之道,也就是任何一个生命,其运行的规律是相同的或相通的。从管理的角度讲,任何个人、家庭和组织,乃至国家、人类及整个地球,都是生命体,因此其运行的规律、法则和逻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西周之后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从儒家来看:
孔子最早提出了“天”的概念。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开始就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德性的来源。《中庸》第一句讲的就是“天命之谓性”,人之德性根源于天。
孔子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天命”的观念中,表现了对“天”的深深敬畏之心。孔子用“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句话来揭示“天命”,说明自然现象只不过是天意的呈现。孔子把“受命于天”看作是君子必备的美德,正如《论语·季氏第十六》所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又如《论语·尧曰第二十》所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是,孔子并非主张在天命的面前无所作为,《论语》有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志于学”到“知天命”,再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积极奋斗、自强不息、成长进步的过程,也是不违背上天的意志、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
孔子的“天命”思想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过于强调天的意志,显然不利于人的积极作为。孟子把孔子的“天命”思想发展到“天道”和“人道”,应该说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天道”主要强调对自然之道的把握与遵循,并由此达至“人道”,即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法则,强调的是通过探寻和作为,求得“天道”与“人道”的统一。(www.xing528.com)
孟子用“诚”来阐述天人关系,来接通“天道”与“人道”,可见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人合德”,以诚为本。而诚者以仁为先,正如《孟子·尽心上》所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就是说,通过“亲亲、仁民、爱物”,三举并用,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荀子批判性地继承了孟子的观点,他提出了“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强调“明于天人之分”(《论语》)。在这里,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圣人无需求天相助。荀子还针对“天”的不可战胜的神秘性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当然,荀子同时也认为:人无论怎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都应当遵循天道。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圣不可侵犯,但他同时也认为君权不能没有约束,因为天与人之间是相互感应的。如果君子行王道,施善政,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反之,则必遭天谴。这就是董仲舒从“天人合一”说中引申出的“天人感应说”。
从道家来看:
首先,道家认为天与人都源于道,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和统一的。老子指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其中,“道”是最高层次,其余都是“道”派生出来的,因而天人当然是统一的。老子进一步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天与人都以自然为法,人与天不就统一在自然之中吗?庄子更是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其次,道家在强调天地人三者“同与应”的关系时,特别提出人之道的作用。《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地位的重要性。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易经》进一步说:“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在于在天人合道的基础上实现天人合德。只有遵循天地之道,发扬天地之道,人道的光芒才能像天地一样,照耀世界,造化与生养万物,也才能在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组织集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达至和谐、友好、共生、共荣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