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音律的基本知识-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

中国古代音律的基本知识-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古代的音律学中,基本的概念有五声、八音、十二律等。虽然五声赫赫有名,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七声音阶。然而从考古上的成果来看,中国古代音阶的形成时间要比文献中记载的早得多。这说明,8000年前中国古代音乐的音阶便已经形成,比人们所想象的时间还要早得多,而且,这还不是简单的五声音阶。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哀怨、悲愁的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中国古代音律的基本知识-彩图青少版中国科技通史

在中国古代的音律学中,基本的概念有五声、八音、十二律等。

五声,就是宫、商、角、徵、羽,这五声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把它们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就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

宫 商 角 徵 羽

1 2 3 5 6

五声音阶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且表现形式出众,大部分的中国古代名曲都是只用这五个音符来谱写的,如《广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后来,五声制乐被看作是中国特色。为了表现出中国古风与东方雅韵,许多现当代音乐也采取了“宫、商、角、徵、羽”五声作曲的方式,如著名民歌《茉莉花》,黄霑作曲的《沧海一声笑》,周杰伦的《青花瓷》等。这些音乐的曲谱中没有4(fa)与7(si),也没有使用其他的半音音符。

虽然五声赫赫有名,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七声音阶。事实上,除五声音阶外,古代音乐也有变宫与变徵。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等人将要出使秦国高渐离为他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变徵之声相当于#4,古人认为它为悲壮之声。而变宫则相当于现代简谱上的7(si)《史记·刺客列传》:“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中国古代的七声音阶中,变徵为升发(#4),与现在曲谱中普遍的七声音阶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七声音阶: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关于中国古代七声音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变宫被叫作和,变徵被叫作缪。那么五声音阶出现于什么时代呢?学者认为,至少可以追溯到舜的年代,《礼记》中说:“昔者,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风。”五弦琴,是指具有宫、商、角、徵、羽5个音级的古琴。然而从考古上的成果来看,中国古代音阶的形成时间要比文献中记载的早得多。

易水送别,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马骀(1886—1937,别号环中子,又号邛池渔父)绘。古筝曲《易水别》描绘荆轲离燕赴秦,朋友们在易水边为其送行时的情景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早期的骨笛,这支骨笛经测试可吹奏接近七声的音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河南博物院藏

东汉抚琴陶俑上海博物馆

清代乾隆年间铜镀金仙鹤时乐钟,江苏南京博物院

山东沂南汉墓乐舞画像石

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舞阳贾湖的新时期时代的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一些距今8000年的骨笛,这些骨笛多有7个按孔。通过对其中一支骨笛各孔的音高及其音阶结构的考察,学者认为,该骨笛至少具有6个音阶,甚至可以看作是七声齐备,且带有“二变”——变徵与变宫。这说明,8000年前中国古代音乐的音阶便已经形成,比人们所想象的时间还要早得多,而且,这还不是简单的五声音阶。

八音,《汉书·律历志》中的解释是:“八音:土曰埙,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显然,八音的主要制作材质则分别是土、匏、皮、竹、丝、石、金、木。这些乐器在古代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些乐器流传至今,有些则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

十二律,顾名思义,数目有12个,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和应钟。其中又分为两类,奇数为阳,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称为六律;偶数为阴,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称为六吕,合称为律吕。

十二律特定的名称代表着固定的音高。我们一般认为,五声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音阶1(do)、2(re)、3(mi)、5(sol)、6(la),是相对音高。而十二律则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定调,也就是定出一个绝对音高,以之作为音阶的起点。这样,有了固定的律,乐队在演奏时才能保证曲调高低的一致性。譬如说,以黄钟为律,就相当于现代乐曲中的C调。十二律与现代音乐音阶的对应关系大致为:

知识拓展

中国最受欢迎的古典名曲有哪些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均是中国古典名曲代表作,最能传达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古朴高雅和韵味悠长,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春江月夜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在曲式上,《春江花月夜》用扩展、收缩、局部增减和高低音区的变换等手法展开全曲。它犹如一幅长卷,把多姿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首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汉宫秋月》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哀怨、悲愁的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加之各种复杂技法的运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阳春白雪》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渔樵问答》在历代传谱中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旋律飘逸潇洒,悠然自得。

《胡笳十八拍》是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辞后语》,所反映的主题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胡笳”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它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该曲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广陵散》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全曲充满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历史故事来解释。魏晋名士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www.xing528.com)

《平沙落雁》,作者不详,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天空盘旋顾盼的情景。对于曲情的理解,有说描写秋天景物的,有说寓鸿鹄之志的,也有说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乐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十面埋伏》是传统琵琶曲之一,乐曲以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乐曲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音律学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若想制作一件音高准确、音阶分明的乐器,琴弦的长度或笛孔之间的距离是要经过准确数学计算的。那么古人是怎样计算的呢?我们以五声音阶为例,先秦典籍《管子·地员》篇中记载:

凡将起五音,凡首,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钟小素之首以成宫。三分而益之以一,为百有八,为徵。不无有三分而去其乘,适足,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复于其所,以是生羽。有三分去其乘,适足,以是成角。

这就是音律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它以一条被定为基音的弦的长度为准,将它三等分,然后依次加上一分或减去一分(即乘以4/3或乘以2/3),以定出其他各音阶相应弦长。以数学来表示,《管子》中的五声音阶是这样推算的——

令黄钟宫音弦长为(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

宫音弦长:1×3×3×3×3=81

则徵音弦长:

商音弦长:

羽音弦长:

角音弦长:

将这5个音依照弦长大小排列,则为:

徵 羽 宫 商 角

108 96 81 72 64

那么依此计算出来的结果制成乐器,它与现代简谱的对应关系为:

徵 羽 宫 商 角

5 6 1 2 3

三分损益法,从名称来看非常直观。就是将弦的长度三分,通过加一分或减一分来得到其他的弦长和音高。这种方法的规则简单,且便于掌握,运用它产生的音阶进行演奏,能给人以和谐悦耳的音感,因而这一方法在中国古代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是音律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

元代福州刊本《乐书》插图

同样,三分损益法也可以应用在十二律的计算上。在确定十二律时,古人一般先选定黄钟律,以它的管长或弦长为基准,运用三分损益法计算出其余各律。具体来说,就是以黄钟为准,将黄钟管长三分减一为林钟,林钟管长三分增一为太簇,太簇管长三分减一为南吕,这样依次算下去,最后就可以在管或弦上得出比基音约略高一倍或低一半的音,也就完成了一个音阶中十二律的计算。

五代时期彩绘散乐浮雕,1995年河北省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散乐图中有人物15人。乐伎丰腴圆润,均梳高髻,簪珠花,着长裙,披帛巾,持笛、琵琶、响板、箜篌等乐器。河北博物馆藏

三分损益法虽然方便好用,但是也有缺陷。最重要的缺陷就是,依照三分损益法,当升到第十二律后,不能回到出发的律上,使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三分损益法不适合旋宫转调。)依据物理学知识,当低音1(do)升高八度变成高音1(do)时,频率升高为原来的2倍,频率与弦长成反比,那么与高八度1(do)相应的弦长就应该缩短为基音弦长的一半。但是依据三分损益法得出的结果不是这样。例如,假设基音弦长为9尺,根据三分损益法,较之高八度的音的弦长为4.44尺,而不是4.50尺。也就说明,三分损益法定出的高八度的音,实际上并不是准确的高八度。

甘肃嘉峪关新城的魏晋墓砖壁画——弹奏乐器

如何弥补三分损益法的缺陷,使十二律可以周而复始,成为历史上律学的一大难题。西汉的京房采用了增加律数的方法加以解决,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则欲另辟蹊径,从十二律的内部进行调整,但是他们都没有解决最终的问题,直到明代的朱载堉发明了十二平均律。

《大清会典图》收录的缅甸弯琴,唐代传入中国,称为“凤首箜篌”,清代则音译为“总稿机”

所谓十二平均律,是严格地将八度音程分为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的音律系统,而实现十二平均律的关键则在于按照等比数列的方式分配各律相应的弦长。由于十二平均律数列的公比是个无理数,所以它的运算要比三分损益法复杂得多。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后,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响应。清朝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反对过这一学说。但这一学说传到国外以后,却引起了很大震动,得到了热情的赞扬。西方学者找到十二平均律,有可能是受到了朱载堉音律理论的影响。在西方,这一律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被人们普遍接受,并由西方传遍世界。在这整个过程当中,朱载堉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朱载堉提出并论证了十二平均律,他的计算方法与现代完全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