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自古至今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常用的词语也来自其中,比如组织、经纬等。棉、毛、麻、丝是天然纤维中最为主要的四种原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主要使用亚麻,古印度以产棉为主,古巴比伦多使用羊毛,而古代中国是丝绸的起源地。考古学资料显示,中国丝绸起源于距今5000多年的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后来传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从而形成如今的东亚纺织文化圈。
在以蚕丝纤维为主要原料的同时,中国古代的纺织原料也包括大量的毛类和麻类纤维。发现毛织品最多的地方是新疆地区,这里与中亚、西亚的纺织文化圈紧紧相连。在麻类纤维中,中国北方所使用的是大麻(纺织纤维大麻的简称,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annabis sativa L.),南方则是苎麻。
蚕丝纤维是中国最有特色的纺织原料。中国人饲养以桑叶为食料的桑蚕获取蚕丝。蚕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蚕的胚胎阶段;幼虫是蚕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幼虫经过4次蜕皮后成为熟蚕(蚕在4次蜕皮时不进食,又称为“四眠”),开始吐丝作茧;作茧之后的蚕在茧内蜕皮变为蛹;蛹在大约7天之后蜕变为蛾,即成虫,这是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蚕吐出的茧丝就可以用来生产丝绸织物。
蚕是一种非常娇弱的昆虫,因此先民们开始建立蚕室来对它们进行精心的饲养,中国的蚕桑丝绸业就是这样开始的。纺织是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时,凡宜蚕之地,每家每户都要种桑养蚕,并以绢做税赋。宜麻之地,则用麻布做税赋。而在流通市场上,丝绸也会被当作货币来换物。
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的这幅《宫蚕图》(局部)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室内养蚕的情景
清代焦秉贞《御制耕织全图》中的第七图《采桑》
清代人根据元代农学家王祯的《农书》所绘的《耕织图》中的缫丝图
由蚕茧到丝绸,第一步是将蚕茧抽出蚕丝,这个工艺称为缫丝。原始的缫丝方法是将蚕茧浸在热汤中,用手抽丝,又叫热汤缫丝。商周时期出现了简易的缫丝工具,汉代开始使用手摇缫丝车,一直到唐代为止未变。(相应的麻纺织,则以沤、绩、纺为主,形成麻线,进行织造。)
缫丝之后则是织造。到春秋战国时,纺织生产中已经出现了两种织机及织造技术:一是踏板织机,同时用于丝织和麻织;二是提花机,仅用于丝织生产。提花机与提花技术是纺织生产中最复杂的织机和技术。提花技术很像今天的计算机程序,编好程序之后,所有的动作都可以重复进行,不必每次重新开始。提花技术就是将丝织品的图案转化为可以安装储存在织机上的提花信息。
宋代提花织机模型
为了解决储存提花信息并长期反复利用这个问题,古人摸索出两种方法:一是用综线在织机上挑织图案,演变出多综式提花机;二是保持挑花杆挑好的规律不变,而寻求某种关系,将其中的规律反复传递给经丝,这就出现了花本式提花机。
花本就是提花机的图案程序,明末清初的宋应星(1587—1666)在《天工开物》中对花本有着十分经典的解释:“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杪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无论画师先将什么样的图案画在纸上,结织花的纹样的工匠都能用丝线按照画样仔细量度,精确细微地算计分寸,然后编结出织花的纹样来。织花的纹样张挂在花楼上,即便织工不知道会织出什么花样,只要穿综带经,按照织花纹样的尺寸、度数,提起纹针穿梭织造,图案也能呈现出来。线制的花本到后来就发展成贾卡提花机上的纹板,用打孔的纸版和钢针来控制织机的提花,打孔的位置不同,织出的图案也就不同。再后来,有孔的纸版又启发人们发现了电报信号的传送原理。
从元代起,棉花种植开始在各地普及,黄道婆的故事正是这一史实的反映。黄道婆(约1245—?),松江府(今上海)人。由于家庭贫苦,黄道婆十多岁时被卖为童养媳,婚后不堪家庭虐待,随黄浦江海船逃到海南岛崖州,向当地黎族人学习纺织。约1295年黄道婆回到故乡,教当地妇女棉纺织技术,并且制成一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在织造方面,黄道婆用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从此,松江的纺织业发达起来。
丝绸生产区域集中到江南一带。明代官营织染局大部分集中在江浙两省,而清代官营织造则完全集中在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地,称为江南三织造,自此形成了南方大量生产丝绸、北方宫廷大量消费丝绸,而民间则以棉纺织业为主这样的纺织格局。
清代晚期,西方先进的纺织技术对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少实业界人士从西方引进新型的动力机器设备、新型的原料和工艺,并聘用西方技术人员在中国建厂,由此诞生了中国近代蚕桑丝绸业和棉纺织业,并形成了近代纺织工业体系。
促成松江纺织业发达起来的黄道婆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画——缫丝纺织图。丝织品的生产工艺大致包括6个步骤:缫丝、络丝、并丝加捻、织造、印染和整理加工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画——缫丝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风情画——丝绸印染。中国最早发明了印染技术,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印染采用的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印染方法主要有5种:浸染法、夹缬法、绞缬法、蜡缬法和介质印花
延伸阅读
衣冠上国:汉服里的中国礼仪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具有汉族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承载汉民族染色、刺绣等优秀工艺,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具体体现。
汉服起源于黄帝时期,定型于周代,于汉朝形成了完整的汉服服饰体系。《周易·系辞下》提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从远古时期的黄帝开始,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增美饰等实用功能外,还有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礼”占据重要的地位。汉朝严格遵循周礼,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
随着礼仪制度的完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汉服由首服、体衣、足衣、配饰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体衣,须采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10部分。它的款式繁多复杂,并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且不同朝代还有各自的鲜明时代风格。
西汉跪坐侍女俑,服饰体现出汉服“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
布帛与缭绫
丝织物的纹理也是织造技术的要点,平时我们所说的绫罗绸缎锦纱绢纨等布料名称,就是以它们的丝织组织来区分的。纺织品中最简单的组织,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上一下的结构,用这种结构织出的纺织品虽然简单,却是最基本的,被称为平纹组织。纺织品中99%以上的织物采用平纹组织,大量生产的平纹棉和麻纺织品被称为“布”;而当丝绸上采用平纹时,会根据它们的丝线的粗细、经纬的密度等分成多个种类,有着不同的名称。绝大部分的丝绸织物都以绞丝旁的汉字为名,而“糸”本义就是指丝线和丝帛。
最早的平纹丝织物的名称是“帛”或“缯”,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之际,“绢”成为普通平纹丝织物的通称。绢之中又有许多分类,未经精练的平纹织物可称为“缟”“素”“纨”和“绡”,而对于精练之后未经染色的熟绢,可叫作“练”。如果是彩色的绢,在后期直接加一个颜色名就行,但在早期几乎每一种色彩的绢都有一个单独的名称,比如纯赤色为“絑”,茜草染成的红色为“綪”,《说文解字》中此类词有30多个,后来大多数被废弃。
平纹的暗花丝织物在汉代被称为“绮”,魏晋起将类似的暗花丝织物称为“绫”,到唐代时,不仅平纹的,连斜纹的暗花丝织物也被称为绫。白居易作《缭绫》一诗,形象地描述了绫这种织物的特质:“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诗句的意思是,缭绫像什么呢?不像罗绡,也不像纨绮,应该像那天台山上,明月之前,流下了45尺的瀑布清泉。奇异的色彩和纹饰相互隐映,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侧面看,鲜艳的花色都闪烁不定。(www.xing528.com)
唐代黄绿间道绫边饰,青海省博物馆藏
纱罗与锦缎
经线在织造时相互纠绞,从而形成一些稀疏的孔,这样稀疏、有孔的轻薄织物可被称为“纱罗”。其中平纹稀疏织物,以及绞经组织中的方孔织物都可称为“纱”。在有孔的绞经织物中,方孔的是纱,孔不呈方形的称为“罗”。罗类织物中,要区分一下古今差异,古代的罗类织物一直延续到明代晚期,现已失传。而今天所说的杭州传统丝绸杭罗,其实是一种带有横向或纵向纹路的绞纱织物。
除了平纹之外,还有一种缎纹丝织物,这种织物在宋元被称为“纻丝”,在明清被称为“缎”。根据产地可分为川缎、广缎、京缎等;根据用途命名为袍缎、裙缎等;还可以根据纹样命名,比如云缎、龙缎、蟒缎等;还有以工艺特征命名的素缎、暗花缎、妆花缎等。
清代红地绿莲库缎
锦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丝织物,锦字由金与帛两字组合而成,表明了最初人们对锦的理解和解释。织彩为纹曰锦,它的工艺复杂,需要高超的织造技艺。西周开始出现的织锦是以经线显花的经锦,最著名的是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舞人动物锦,采用的经线有深红、深黄、棕三色,纬线为棕色。
魏晋南北朝起,开始出现平纹纬锦。初唐时,斜纹纬锦盛行起来。纬锦按照织造细节可以分为东西两类:西方类型又称为波斯锦、栗特锦和撒搭剌锦,图案多具有明显的西域风格;东方类型的唐式纬锦,图案以花鸟题材为主,产于中原。
唐代条纹提花锦,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锦织物在坊间又有四大名锦之说,分别是宋锦、蜀锦、云锦、壮锦。宋锦在学术界被称为“宋式锦”而非“宋代锦”,产于苏州。清代康熙年间,苏州的织机坊织出了采用宋代图案及清代组织的宋式锦或称仿宋锦。
蜀锦产于四川成都,自古有名,清代由浙江人恢复。清代的蜀锦与汉唐蜀锦有很大区别,清蜀锦以浣花缎、巴缎等出名,特点是用色鲜艳、明亮,织造精致细密,质地较轻薄柔软。
云锦一般被认为与南京有关,但公允地说,云锦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一直延续至今。事实上,云锦在历史上只是对云纹织锦的美誉,直到20世纪初期,才作为指向南京锦的地方性专用名词。
壮锦是中国壮族的特色手工织锦,色彩艳丽,风格粗犷,极富民族特色,在壮族民众中使用得非常多。壮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宋锦样卡,江苏南通纺织博物馆藏
云锦《万寿中华》,江苏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云锦馆藏
中国传统的织物色染以植物染料为主。自商周到南北朝,虽有部分染料从周边区域引进,但仍以自产为主。红色染料主要是植物茜草和矿物朱砂,蓝色是用蓼蓝和菘蓝直接染色,黄色则用黄栌和栀子。唐代以后,红色染料以红花和苏木为主,蓝色染料则采用石灰发酵制备靛蓝的还原染色法,黄色染料中增加了槐花。
现代壮锦坐垫,江苏南通纺织博物馆藏
南宋高宗时期的《蚕织图》长卷,图中详尽地呈现了由种桑养蚕到织成丝绸贩卖的行业全过程
知识拓展
四大名锦:美到极致的中国记忆
锦起源于中国,在被称为“丝绸之国”的古代中国所有织物中,以锦工艺最为繁复,价值最高。所谓“金帛”,寸锦寸金也。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秀丽典雅的蜀锦、华丽精致的宋锦、妆金敷彩的云锦和浓艳粗犷的壮锦,合称为“四大名锦”。
蜀锦浣花锦,四川博物院工艺美术馆藏
蜀锦起源于战国时期,兴起于汉代,因它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汉代朝廷在成都设专管织锦的官员,成都因此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百姓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蜀锦以桑蚕丝为经纬线,纹样精美细腻,色彩艳丽,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早期,蜀锦以多重经丝起花(经锦)为主;唐代以后,蜀锦品种日趋丰富,图案大多是团花、龟甲、格子、莲花、对禽、对兽、翔凤等;清代以后,蜀锦受江南织锦影响,又发展出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等品种,其中尤以雨丝锦、月华锦最具特色。
宋锦起源于隋唐,因兴盛于宋代而得名。宋高宗为满足当时宫廷服饰和书画装裱的需要,大力推广宋锦,并专门在苏州设立了宋锦织造署。明清两代,随着苏州织造业的兴旺发展,宋锦进入繁盛时期。宋锦的历史也是一部江南书画史,宋锦不仅用作名贵字画、高级书籍的封面装饰,还可用于服装面料。宋锦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染色需用纯天然的染料,且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宋锦运用的彩抛换色的独特工艺,能使织物表面色线更加丰富。宋锦可以反复洗涤,这是宋锦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也决定了宋锦不菲的收藏价值。
云锦是南京生产的以锦缎为主的各种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因它的纹样绚丽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云锦历史可追溯至宋朝,流行于明清时期。云锦主要有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云锦织造工艺高超精细,织物显得雍容华贵,金碧辉煌,不仅满足了皇家对御用品的需要,受到封建君主和豪门贵族的宠爱,而且受到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人们的喜爱。此后,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直至晚清以后才流传至民间。
壮锦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艺品,主要产地为广西靖西市、忻城县、宾阳县等。相传,有一位叫达尼妹的壮族姑娘,看到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异彩,从中得到启示,便用五光十色的丝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精心纺织出瑰丽的壮锦。壮锦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汉代,到后来的宋、明时期,壮锦的颜色变得五彩斑斓,图案花纹也从简单变得繁复。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做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接头的丝线做彩纬织入起花,再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经线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它的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等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作被面、褥面、背包、挂包、围裙等。壮锦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常见的花纹有大小“万”字,以及较复杂的双凤朝阳、凤栖牡丹、狮子滚球等,反映了壮族的民间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
早期织物印花以手工描绘为主,汉代开始出现了真正的印花,它的工具是青铜凸纹印花版,但仍与手绘结合,这一方法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唐宋时防染印花盛行,灰浆防染、蜡染等成为主流工艺。防染印花在古代被称为“缬”(读xié),就是今天所说的扎染。夹缬始于唐代,是指用两块对称的夹版夹住织物进行防染印花,现出土的夹缬实物都是在盛唐之后。明清时期,蓝印花布快速发展,成为民间最重要的棉纺织装饰手段。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
刺绣是利用彩色丝线在纺织品上绣出花鸟、景物等的工艺技术,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上已留有刺绣的痕迹。现存刺绣实物中最早的刺绣针法是锁针,特点是前针钩后针从而形成曲线形的针迹,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就是很好的实例。
南北朝时佛教的兴盛使得绣佛像风行一时,绣工开始用表现效果基本一致的劈针来代替锁针。唐宋时期,刺绣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刺绣针法基本齐备。当时大量采用的是平针技法,常用多种颜色的丝线绣制,也被称为“彩绣”。明清之际,刺绣更为普及,各地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产生了众多名绣。有以一家姓氏命名的上海露香园顾绣,更多的是以地区命名的绣种,如苏绣、粤秀、蜀绣、湘绣等。
粤绣《仿清博古四季花果屏》
湘绣《旺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