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红酒绿、诱惑万千的世界,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或因内心的欲望,或因外界的干扰。
极简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拷问内心、澄清事实的过程:这件物品对我来说有没有保留价值?这个人是我发自内心愿意去交往的吗?这个决定是我遵从内心所做的吗?
有时候,我们明确自己的需求,同时也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坚持自己的信念,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但有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周围却传入了不同的声音,出于迎合讨好、顾虑忌讳,抑或害怕遭人诟病,就藏起了自己真实的感受,默默地选择了随波逐流,而烦恼的种子就此落在了心里。
生活累吗?或许,不那么轻松。但,更多的疲惫与痛苦,不是生活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内心的困扰。大千世界,可选择的太多,而选择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碍于他人的看法,不敢遵从内心做选择,让简单的生活徒增了许多烦恼。
坚定自我,有时会孤独,但能接受这份孤独,换来的就是平静。倘若心不定,不断被他人的言辞影响,选择随波逐流的一刻是很安静,但随后荡起的涟漪,却迟迟难以平复。
极简主义者,大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做自己认为正确的、有益的事,别人做与不做,别人喜不喜欢,与他们无关。这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可以改变世界,而是他们本身不愿意被外界所干扰、所改变。
看过《百家讲坛》的朋友,对易中天教授肯定不陌生。他的演讲风格就是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说话斩钉截铁,且声情并茂,有一种大师的魅力。他从来不特意去迎合某些人的品位,而是以独特的风格吸引人。
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专注于写作,一生创作了470部著作,将教授的职位抛诸脑后。有人说他“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可他的回应却是“除非有人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实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所谓自负的指责”,而后继续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毫不谦虚。事实上,他坚持自我狂妄的个性,仍具有巨大的令人信服的力量。(www.xing528.com)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讲过“绝不随波逐流、死守原理原则”:面前有两条路,选哪一条?当你彷徨时,我劝你摆脱一己的私利,选择那条“本来该走的路”,即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勇敢地选择“不圆滑”“不得要领”的生存方式。
说到这里,想起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这个职业非常辛苦,经常要加班加点,且大家觉得搞技术的远不如做管理的升职快。他周围的一些同事,在做了两三年的技术后,都纷纷转行了,或是调到了其他部门,而我这位老同学就一直钻研技术,每天跟程序打交道。
一次小聚时,他告诉我,有人劝他去做销售,说只要有能力,绝对比做技术要赚钱。我问他怎么想,他说:“可能在别人眼里,我这个人挺‘轴’的,但我就是喜欢做程序,一辈子做点喜欢的事,不是挺好的吗?人不用活得太复杂,简单点挺好。”
放眼望去,追赶奔跑的人太多,停下来思考的人太少。
我们真的有必要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自己而言什么是幸福?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只有对这些问题有足够明确的判断,才不会被常识和他人的言辞影响,让自己丧失判断力,最终丧失生活的选择权和掌控权。
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做的选择,哪怕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可避开了纷繁和拥挤,却更容易澄清内心,与自己好好地相处。日本电影《小森林》的主人公小森,一个生于农村的平凡女孩,也曾到都市闯荡,却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最终,她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回归家乡,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乡间的景色,亲手做的一蔬一饭,无忧无虑的人生,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