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过了,这个星期好不容易把项目做完了,准备在家好好待一天。没想到,朋友打电话过来,让我帮他做一个程序。说实话,真心不想动,可朋友难得开一次口,还提前订好了吃午饭的餐厅,我就没有拒绝。
“晚上回到家,深感疲累。虽然活不怎么辛苦,可吃饭、聊天、往返路程也耗费体力和精力。可是,想起帮朋友做完那个程序后,他拍手叫绝的样子,心里还是挺欣慰的。至少,觉得自己在朋友那里还是有价值的,也没白忙活。”
这样的内心独白,你曾经有过吗?或许,你经历的纠结时刻比这更多:
朋友找你帮忙,你内心不太愿意,却还是不好意思拒绝,最后答应了。然后,你就想:既然改变不了处境,那就改变一下心境吧!毕竟,帮助别人落个好名声,就算身体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远道而来的大学同学到了你的城市,邀请你共进晚餐,并告知明天一早就要离开。可你刚刚出差回来,只想在家陪伴爱人和孩子,碍于面子你最后还是去赴约了。赴约的时候,你并不享受那场小聚,回家的时候,又遭到了爱人的一顿埋怨,感觉到孩子的不悦。
生活中,这样的问题俯拾即是。但很多时候,我们却会神奇地说服自己,通过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来实现自我安慰。只可惜,这种安慰,仅仅是短暂的精神胜利,真实的感受并不会消失,而最终的那一份沉重,依然要我们亲自承受。
为什么我们宁愿绕这么大的弯去欺骗自己、安慰自己,都不肯遵从自己真实的想法,干干脆脆地拒绝呢?原因就在于,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圣人情结,内心的崇高感经常会让我们冲动,不知拒绝,忘我地接受他人的请求。在做这样的抉择时,我们忽略了结果:盲目地接受他人的要求,不考虑自身的情况,就要背负沉重的压力,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坏真正重要的关系。
极简,需要断舍离,而拒绝就在其中。让生活变得轻松而简单,就是要保留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知道什么事情、什么人对自己而言是重要的,同时拒绝和舍弃那些不必要的事物与关系。拒绝,是简化生活的关键习惯,不懂拒绝就无法割舍,无法割舍必然多些混乱。(www.xing528.com)
所以,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多进行分析和衡量,对无能为力的请求,要干脆地拒绝。不要以为自己是不知疲倦的机器,高估自身的实力,盲目地来者不拒。那样的话,生活只会变得一塌糊涂。
刚开始做自由撰稿人时,为了能跟出版方维护合作关系,但凡有编辑约稿,我都不敢轻易拒绝,总担心这一次没有跟对方合作,今后就可能会失去对方的信任。结果,每天有14个小时的时间,全都被工作占据了,晚上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的脑子都是涨痛的。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三年,我的身体严重透支,总是频频掉发,还出现了抑郁的情绪。不得已,我开始对工作方式进行调整。我决定,先减少一半的工作时间,给每天的工作定量,如完成5000字即可。如果状态好,能够提前完成,剩余的时间可以看电影、看书,或是到户外的公园散步、慢跑。对于编辑的约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接受,不太感兴趣的、不太擅长的,都予以婉拒。
拒绝的结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那些没有达成合作的编辑,没有怀疑我的能力,而是期待下一次的合作。我的做法,也得到了不少编辑的称赞与欣赏,认为我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都很负责的人,拒绝是为了保证自己有充沛的精力,也保证作品有好的质量,不为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这样的伙伴是值得长久合作的。
这就如同瑞·达利欧在《原则》中谈到的观点:“当你培养人际关系时,你的原则和别人的原则将决定你们如何互动。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原则的人才会相处融洽。没有共同价值观和原则的人之间将不断产生误解和冲突。”
任何时候,尊重自我都不为过,而那些真正信任和尊重我们的人,也不会因合理的拒绝而恼火。所以,那些让你勉为其难的事情,清清爽爽地跟它们告别吧!人是难以欺骗自己的,就算当时违心地选择了接受,内心的不情愿也不会放过你,它会不时地搅乱你的安宁,而你原可以不必承受这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