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宣恩县境内,北与恩施市河溪村交界,东北属宣恩县椿木营乡管辖,东与鹤峰县太平镇接壤,南接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毗连,西与宣恩县长潭乡和沙道沟镇相连,地处东经109°38'30″~109°47'00″,北纬29°39'30″~30°05'15″。七姊妹山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以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以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3.4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1.17万公顷,缓冲区1.17万公顷,实验区1.1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8.97%(森林“二清”调查数据)。经专家考证,保护区分布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30个植物群系。现有维管束植物183科、752属、2027种,分别占湖北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数的75.93%、51.79%和33.67%,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数的51.84%、23.66%和7.28%。区内分布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1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种,其中国家Ⅰ级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银杏、莼菜7种;国家Ⅱ级有连香树、水青树、鹅掌楸、红豆树、黄杉、花榈木、香果树等21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白辛树、紫茎等29种。列入中国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之一的野生兰科植物有67种。特有种有宣恩牛奶菜和宣恩盆距兰2种。发现的植物中有32个中国特有属。中国特有的单科、单属、单种植物钟萼木、杜仲、大血藤在保护区分布集中,更新良好。保护区内有陆生脊椎动物28目82科355种,分别占湖北省陆生脊椎动物目、科、种的87.50%、76.64%、50.79%,其中兽类8目24科67种,鸟类15目40科225种,两栖类2目8科26种,爬行类3目10科3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6种,其中国家Ⅰ级有林麝、金雕等5种;国家Ⅱ级有黑熊、猕猴、鬣羚等51种;列入中国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之一的野生雉类6种。保护区海拔1650~1950米范围内呈斑块状分布着泥炭藓沼泽湿地974公顷,这片湿地对维持洞庭湖水系沅江支流酉水源头的水源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8年,管理局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开展科研监测,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实现保护区内零森林火灾记录。常态化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加强辖区内日本落叶松叶蜂的监测和防治,实行联防联治机制,加大保护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辖区内未发生异常情况。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护字〔2018〕93号及省林业厅鄂林办护〔2018〕67号文件精神,管理局加挂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牌子。
【管护网络】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以森林巡护为重点,建立局、站、点的天保工程三级管护网络体系,明确管护范围,落实管护责任。国有林管护面积1586公顷,集体及个人管护面积3.06万公顷,管护范围涉及宣恩县3个乡镇25个行政村。保护区现有专兼职护林员137名,其中专职护林员15名、兼职护林员43名、生态护林员79名。按期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546万元,应兑率为100%。宣传贯彻《湖北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加强天然林保护,做好国家林业局对保护区的评估验收工作。
【森林防火】建立防火通信基站3座,瞭望塔3座,2018年3月27日,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率先在恩施州完成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常年保持防火态势,在辖区的重要路口悬挂森林防火横幅标语20条,出动宣传车350台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份,张贴森林防火通告3000份,构筑严密的防火责任网络体系,制定火灾扑救预警预案,开展森林消防应急演练。
【生态安全保障】开展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全面加强保护区鹤(峰)来(凤)高速公路、S325公路和拟使用林地建设项目依法予以监管,依法查处并警告擅自进入保护区人员。开展“长江生态大保护”“缉枪治爆”“守护七姊妹山夏季攻势”等专项行动,坚持依法打击保护区范围内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全年依法办理林业刑事案件2起,其中非法狩猎案1起,滥伐林木案1起,向检察院移送起诉4人;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1起,处罚16人。开展2017绿盾行动回头看,制定实施“绿盾2018”专项行动方案,依法核查新增或扩大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按照“五严”“五个绝不放过”的总要求,按期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科研宣教】为加强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辖区内设置18条监测样线,野外安装监测红外相机94台,确保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及人为活动情况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通过监测资料统计显示,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林麝,主要分布在七姊妹山和秦家大山;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斑羚、红腹锦鸡、红腹角雉。2018年5月15日,管理局在沙道沟镇龙潭二坪村成功救护1只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熊,放归自然;6月4日,在长潭河乡两河村发现1只受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救治放生。2018年,管理局与湖北大学合作探索泥炭藓人工栽植实验,人工栽植泥炭藓0.67公顷,泥炭藓长势良好。与恩施冬升植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调查,采集标本4227份,调查到包括苔藓植物在内的植物计209科503属1917种,其中苔藓植物34科58属80种,蕨类植物30科69属197种,裸子植物8科12属20种,被子植物137科364属1620种。野生动植物宣教馆基本建成,总投资210万元,收集动物标本有仿真华南虎、金钱豹等89份,鸟蛋10牧,珍稀植物标本48份,树木标本8件。管理局全年刊发宣传报道46条。
【社区事务】管理局严格实行保护区信访层级调处机制,及时调处林农纠纷。通过进村入户、院落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开展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向社区农民发放森林防火、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等相关宣传资料;建立管护员微信群,推介公众号,搭建互联网沟通和宣传平台,推进社区协调发展。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结合保护区实际,加大巡护路的建设,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等措施,促进社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倡导农民建核桃、李、梨、中药材等产业基地,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和林下产业。(www.xing528.com)
【项目工作】实行“指挥长+专班”机制,推进以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为主的项目建设。二期项目完成项目投资642.6万元。建设完成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龙潭哨卡和长潭防火物资库(含管护点和哨卡);完成护林防火设备、科研监测设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设备、宣教设备、交通工具的采购,合计支付项目资金538.6万元。界碑界桩、标牌和大型宣传牌、巡护道路、宣教长廊建设项目完成招标采购并签订合同,合同资金249.8万元。编制完成《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启动信息化一期建设,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建商,签订合同金额159.36万元。沙坪管理站灾后重建竣工,支付资金58.58万元。2018年5月16日,全球环境基金第七期增资项目申报协调会在七姊妹山管理局召开,配合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做好全球环境基金第七期增资项目申报工作。
【上级检查调研】2018年3月26日,由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熊嘉武教授带队的评估组,到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为期2天的考察评估工作,评估组对保护区近五年来的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给予肯定。5月22日,省林业厅相关领导到七姊妹山保护区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7月19日,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吴名凤到七姊妹山管理局,考察调研保护区的资源管理等工作。
【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机构设置】2018年,内设办公室(加挂监察室牌子)、计划财务科、保护管理科、科研宣教科、社区事务科,州森林公安局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分局(加挂保护区护林防火办公室牌子)。下设长潭河、椿木营、沙坪、龙潭、雪落寨5个管理站和12个管护点。
(撰稿:羿成宇/编辑:廖兆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