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地方文献研究进程
(1)萌芽阶段(1949—1965年)。此阶段地方文献研究的发文量较少,共21篇,属对地方文献概念、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分类等业务工作的初识性探索文章。
(2)停滞阶段(1966—1978年)。本阶段国内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挫折,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也因此一度中断,直到1979年才开始陆续恢复。
(3)复苏阶段(1979—1999年)。随着1979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也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在此20年间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论文达1072篇,发文数量呈现快速递增态势,平均增长率达24%。此阶段两个关键历史节点分别为1980年和1994年,其载文量分别为16篇和103篇,增长率分别达到129%和178%,成为此阶段地方文献研究的历史缩影。
(4)发展阶段(2000—2010年)。21世纪是科技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促使地方文献的研究进入全面发展的高速轨道。根据统计,2000—2010年,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论文高达3351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研究历史进程总量的62%,是1979—1999年总发文量的3倍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平均年增长率达15%。2002年和2007年增长率分别为53%和37%,2010年发文量达到历史峰值503篇。
(5)平稳阶段(2011—2019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地方文献的研究呈现平稳和偶尔回落期。(www.xing528.com)
2.地方文献的研究热点
(1)以文献采集、加工、编目分类、馆藏组织、文献管理、开发利用、信息服务为主线的围绕传统图书馆业务开展的工作研究,构成地方文献研究热点的主流分支。
(2)以地方非物质文化资源为对象进行的自动化设施建设、文献数字化及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构成地方文献研究热点的第二大分支。
(3)基于文献协调机制的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构成地方文献研究热点的第三分支,但此分支尚属热点主题网络的外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4)有关地方文献知识管理问题,法律保护问题,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旅游问题以及珍稀地方文献保藏问题已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构成地方文献研究热点的第四分支。此分支的主题反映出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可看成地方文献研究的前沿,但该分支同样处于网络的外围,需要学者更多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