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三个适应性需求相辅相成,内适应性是外适应性和学生适切性需求的基础,满足外适应性是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社会基础,满足学生适切性需求是高校改革和高等教育服务的终极目标。只有实现三者的合理平衡,高等教育服务质量才是公认的高质量。但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的多元性必然导致需求复杂化和需求格局变化,高等教育需求格局的变化必然带来以下难以克服的紧张:一方面不同需求主体都要求获得高校公平对待并满足其服务诉求;另一方面高校因无法充分满足不同顾客的全部需求而只能选择性对待。这必然导致顾客需求多元性与高等教育服务有限性之间存在一种难以克服的紧张。
1.满足学生发展型需求存在内生性缺陷
首先,生源与高校之间的匹配机制存在内生性缺陷。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的生源匹配机制是政府主导的高考,高考长久以来都被誉为国家的抡才大典,这种高考定位容易导致政府需求和高校需求之间的调和失效。除此之外,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政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形成的(比如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突然推出,当时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未做好充分准备)。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数量众多的学生经由一样的考试标准筛选后涌进了层次、类型和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不尽相同的诸多高校,造成高校难以选择到合适的学生,学生也不容易选择与其意愿、特长和志向相一致的高校,高等教育要真正促进学生多元多向发展,就变成了一项很难达成的目标。
其次,一味要求高等教育服务面向市场使高等教育难免不咽下市场失灵[46]的苦果。高校要满足其外部适应性需求,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人才需求方向,适时调整培养方式,提升委托人的回报性期望,这无疑是必需的。正如Alex Thio所言,人们对从学校获得的教育和技能的重视并非由于自身对知识和技能的热爱,而是寄希望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转化成好工作和赚更多钱[47]。但高校如果过度满足市场,甚至蜕变到“吃谁的面包,哼谁的调调”这样的程度,会给学生徒增很多无谓的压力并造成其需求目标偏移。尽管目前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能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相当多的学生盲目追求高学历,仅仅视高等教育为谋生工具,很多学生社会责任心缺失,学术素质低下,学习功利化倾向严重。
2.政府规定性需求的满足与高校经费配置间的过强关联左右高校服务能力
首先,政府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是高校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的经济前提。政府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公立高等教育举办者,也是其他高等教育重要的办学力量,政府的投入水平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然而,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早在1993年,我国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了“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末达到4%”的经费投入承诺,但直到2012年,这个目标才得以实现。而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因大规模扩招而出现从2000—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逐年下降的情况(2000年为2921.23元,2001年为2613.56元,2002年为2453.47元,2003年为2352.36元,2004年为2298.41元,2005年为2237.57元),2006年才开始出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新的增长趋势(2006年为2513.33元,比上年的2237.57元增长12.32%)[48]。过高的师生比,教学设施跟不上发展需求,教师素质和教学投入难以与学生数量增长相匹配都与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有关。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难以确保高等教育质量。2007年后,采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统计口径,2007—2012年的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依次为6546.04元、7577.71元、8542.30、9589.73元、13877.53元、16367.21元[49],基本上以每年不低于15%的速度递增。如此,高校的日子逐步好过一些了。
其次是教育经费分配问题。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但国家的政策仍然向精英教育倾斜,对“985”和“211工程”高校大力扶持。高校扩招对重点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影响较弱,因为教育经费的分配优先考虑重点高校的发展。相比之下,大批非重点高校在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数量激增和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发展相对迟缓,被迫通过扩大招生、银行借贷等方式维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容易坠入恶性循环之中。(www.xing528.com)
概而言之,规定性需求决定了政府的投资偏好:优先投资收益快、回报周期短的项目;忽视培养周期长、收益慢的学生投资。这种带有一定片面性的选择性投资行为会阻碍高等教育全面健康发展,影响高校服务质量的提升,甚至产生高校失灵现象[50]。事实上,农村学生在教育资源享有上处于劣势地位,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也处于不利地位。以“985”、“211”等形式存在的优质高等教育在资源分配上没有能够合理照顾农村,从而使农村人口对优质高等教育竞争处于不利的尴尬境地。
3.适应性需求的满足与避免高校行政化、市场化和实用化之间难以取舍
高校因科层管理而呈现的行政化主要受政府需求的影响,是高校对接政府部门的一种自然后果,是政府监管高校运行的必然产物。我国在高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际上就是采用政府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大学。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同于社会行政机构。如果大学管理者长期陷于官员职务和教育责任的两难之中,为追求政绩,必然会让教学这种不容易在表格中体现政绩的工作让位于学术研究等可以作为政绩的工作,使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难以达到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应有要求。
高校呈现的市场化色彩毫无疑问是应对市场需求的体现。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使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的学校不得不展开竞争。高校本来就存在办学定位模糊、盲目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同质化严重和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市场化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使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向就业倾斜,忽视高校科研和知识创新、传承工作;其次,它使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面向市场,甚至简单面向市场,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忽视自身的内适应性发展;再次,市场需求极大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使学生被动放弃自身的素质性需求和学术性需求,忽视兴趣和个性发展,盲目选择热门专业。这种大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服务虽然培养了大量专业性人才,但容易因一哄而起而很快导致供过于求,一方面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阻碍了高校学术发展和科研人才培养,必然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
伴随市场需求还产生了高校的实用化色彩。因为政府和企业需要人才,学生渴望成才,人们就简单地把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或质量的依据,外适性需求导致专业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成为培养重点,学生产生实用主义的学习倾向,忽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就业性需求的高涨严重打破其与学生发展性需求间的合理结构平衡,衍生高校失灵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