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对智力流动作用的经济学观点

高等教育对智力流动作用的经济学观点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众多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中,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及多林格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理论对农村智力流动可以做出比较好的揭示和解释。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

高等教育对智力流动作用的经济学观点

本研究关于智力流动等概念的解释实际上主要偏向于社会学视角,如果需要完整理解智力流动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更多视角来审视。智力流动也可以获得经济学的多种不同解释。这些解释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具有一定解释力和说服力。在众多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中,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及多林格等人提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理论对农村智力流动可以做出比较好的揭示和解释。但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有必要把握好这些理论的基本精神;其次,要把握好这些理论所依存的社会条件。

1.充分就业理论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经济术语。这一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就业、利息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它是指在某一特定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的判断标准是,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的就业水平,这种就业水平或者状态就称为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是在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消费不足与投资不足,导致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该理论进一步提出,要保证充分就业,国家就要干预经济,政府应该出台相应财政政策鼓励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充分就业[17]。

值得指出的是,充分就业(或完全就业)只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者(比如处于工作转换等待期的人),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位,没有浪费现象。值得指出的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充分就业实际上是与一定失业率并存的。为了实现充分就业,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刺激私人投资,为扩大个人消费创造条件;促进国家投资,通过公共工程、救济金、教育费用、军事费用等公共投资,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政府通过实行累进税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该理论认为,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总需求不足。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使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与萧条阶段出现的周期性失业是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现象;持续的普遍性失业(真正的失业)也是由一个长期的经济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导致的劳动力需求长期不足的失业。

从表现形式看,失业主要有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所谓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供求信息不对称,一个国家某个或某些地区从事某一类或某几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合适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缺乏这种类型的工作人员,由此产生的失业现象;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的工作季节性很强,而各种季节性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从而出现部分劳动者在某些季节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源于职业结构的变化或者人们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从而使岗位供给与岗位需求之间产生不匹配,导致有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总之,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总会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改变自己的职业,或者改换自己的雇主;也总会有人要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或者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这些复杂的情况,必然一同或分别导致一部分人在未找到另一项工作之前,会出现短暂失业。

如何使岗位供给和寻找岗位的人有效对接起来,充分就业理论提供了某种理论假说。这种理论如何解释和解决与农村智力流动相关的某些问题,并促使这类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则仍然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努力探索的重要问题。(www.xing528.com)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L.C.Thurow,P.B.Doeringer,M.J.Piore等人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不能相互替代的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

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之所以把依靠技术和技能获得准入的劳动力市场称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因为现代社会的职业越来越“白领化”,这意味着这个市场将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入;把不需要较多教育和培训而主要靠体力等获得准入的劳动力市场称为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因为它在整个劳动力市场中所占据的份额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包括就业人员数量减少或增长缓慢、薪金回报呈现增加缓慢甚至相对下降等方面。一般而言,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往往不愿也难以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而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因为知识和技术门槛而无法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也就是说,两个劳动力市场是按照不同标准(如劳动行业、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工资待遇水平等)分割而成,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的收入和就业决定机制,两者之间很难自主流动[18]。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以后便难以再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故大学生宁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待业,也不愿到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二者并存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因为大学生宁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自愿性失业(当然,他们也难以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也不会轻易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出现“民工荒”,主要是由于民工的供求在地域和行业上的不匹配造成的。

3.劳动力产业转移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研究基础上揭示了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劳动力产业转移理论。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转向第三产业[19]。产业转移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有很多分支学说。对农村智力流动研究有较强解释力的相关理论有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论以及二元经济论。

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1955年提出,后经一些经济学家不断完善而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该理论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出现在一些点上,然后这些点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成功向外扩散的点就变成了增长极,增长极成形后,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的不断提高,它不但会壮大自身规模并会对经济的其他部分产生促进性影响,也就是产生了常说的支配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所谓支配效应就是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不可逆转的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极化与扩散效应是指快速发展推动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要素和活动不断向增长极流动的过程。这种吸引与扩散效应表现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资本的集中和输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的加强。佩鲁认为,增长极是一个具有空间集聚特点和一定规模推动能力的工业集合体,增长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厂商或企业;另一类是产业,其基本形成条件包括人员、实体和环境,即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企业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布代威尔等西欧学者把增长极这一概念与地理空间的节点(城镇)联系起来,强调大型产业的作用,主张在落后地区建立大型现代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循环积累因果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总结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产出和收入、生产和生活、制度和政策等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积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其中任一因素起始的变化都会使其余因素发生相应变化,并反过来促成初始因素的第二级强化运动,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强化,使经济过程沿着初始因素发展的方向发展。比如,当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开始发展,通过市场经济集聚效应,实现持续、累积的加速增长;通过回流效应,吸引外围地区各种生产要素向中心地区流动,拉大区域经济的差距;通过扩散效应,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由中心地区向外围地区流动。缪尔达尔同时指出,回流效应不是无限的,区域间的差距扩大也是有限的。当优先增长区域的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由于人口密度过大、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最终弱化经济增长。于是,优先增长区域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将变得相对不经济,各种生产要素就会自然而然地向滞后区域扩散。但他认为,回流效应总是远大于扩散效应,主要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形成了“积累性因果循环”,即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不断累积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而落后地区则不断积累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导致经济在空间上出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为了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缪尔达尔认为,政府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应积极干预,特别是通过对滞后地区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消费和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和提高投资引诱,促进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提高,从而刺激经济发展,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经济差距。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则认为,经济形态存在三个基本特征[20]:第一,它包括“现代的”与“传统的”这两个部门。现代部门通过从传统部门吸收劳动力而得到发展,传统部门成为现代部门的劳动力蓄水池。第二,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量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代部门比在传统部门得到更多的工资和收入。第三,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对现代部门提供超过这个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也就是说,非熟练劳动者的供给往往是充裕的。但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传统部门的劳动力逐渐被吸纳,劳动力无限供给结束,城市现代产业部门的工人工资会快速上升,投资者就会把眼光转移到开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上,工业化就进入了新的阶段。现代部门工资从长期徘徊不前到快速提升的转折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了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于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加速调整发达国家的国内产业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