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挑战与应答

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挑战与应答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只是农村人口突破城乡壁垒的制度化手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比较独特的地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最容易观察到的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互动:挑战与应答

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看,一方面,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发展,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的双重压力同时凸显,它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入口(招生)和出口(就业和质量评价);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接受机会并没有走向更加平等,城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差别仍然很大甚至有拉大的趋势。尽管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但城镇生源进入大学的机会在2001年就已经是农村生源的2.9倍[46],现在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甚至一度还存在扩大的趋势。这一现象说明农村人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方面还是大大低于城市。此外,城市对农村的智力剥夺现象(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剥夺和被剥夺,对当事人来说,往往具有心甘情愿的成分)仍然存在,在城市中接受高等教育回流到农村仍然缺乏社会性动力和制度性支持。如何通过高等教育途径,把农村人口的出路植根于我国现代化整体进程中,如何通过教育为将近9亿农民户籍意义的人口统计数据)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摆脱落后和愚昧,真正融入现代社会之中,我们有必要关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现实,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研究,为最后妥善解决农村问题和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出主意、想办法。

我国社会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13亿中国人口的现代化,这么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我们不可能套用欧美国家的资源消耗型现代化旧模式,也不可能疯狂地占有外部物质资源,只可能采取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故应该注重从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合理社会流动等方面实施合理的制度安排,从人的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顺利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因此,农村人口的智力开发和农村人口的良性流动,既是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最终动力之一,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就农村智力流动对城乡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农民身份转换

农民身份的转换一般需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即就地转换和易地转换。就地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职业的提升并带来农民身份的转换,其主要特征是“离土不离乡”,它是适应农村建立健全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需要而进行的。如现在农村有以种田大户为骨干的农业生产联合体,有种子公司饲料公司、各种中介组织,有以龙头产品为中心的公司加农户的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处在这些组织中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按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方式划分,他们至少可分为以下几大社会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雇工阶层、农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手工业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农村管理者阶层等。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些阶层的出现不仅有利于农村市场体系的完备和农民进行规模经营,农民流动过程本身也从客观上加速了农民现代素质的累积,敢于冲破原有的经济格局,敢于冒险[47]。农村职业地位的这种改变,也为农村吸纳新知识和新技能提供了现实契机。易地转换就是在空间和职业上的转换,是农民在住所、职业或身份等方面的综合性或整体性改变。

2.通过为城市发展作贡献而推动农村发展

农民流动到城镇,主要在城市中从事建筑、零售、餐饮、保姆、修理、运输等经济活动,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填补了城市人一些不愿问津的脏、苦、累、差、险的就业岗位,为促进农村对城市的了解和城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提供了渠道,为农村人口适应城市提供了尝试性准备。进城的农民往往开始对自身的素质问题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反思,这必然引起他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变。笔者的调查[48]发现,凡是有过社会流动经验的农民,都能够或深或浅地认识到良好教育对自己孩子将来的重要意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不再像他们自己一样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尽管他们认为现在的生活比单纯的种田要好)而苦恼。这种认识给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动力。

3.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农村社会流动向智力流动的转向,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职业的非农化,它可以帮助有效地改变社会职业构成和人口的总体结构。实际上,这种从农业中释放和转移出大量劳动力的农村智力流动,推动了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向高效率的非农产业转移,这种流动最终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对流动者的知识技能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从而使一般性社会流动逐步演变成为智力流动。

4.进一步打破城乡经济壁垒

农民对社会流动有着足够的认识,并以不甘示弱、吃苦耐劳和特有的创造精神在城市谋取就业岗位后,却又受到来自城市各个方面的抵触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限制。也就是说,当城镇在提供其谋生的经济环境时,社会还不可能为其提供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社会上出现了农民在申请城市户口、子女求学、人身安全和自由、身份限制、身份歧视、打工中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面的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是农民从根本上转移身份的最大障碍。值得欣慰的是,这些问题逐步成了办公桌上的文件、新闻媒体的话题、学术会议的研讨内容、各式会议讲话上所积极关注的问题。这最终必然引发政策性和制度性的变革,从而最终打破僵硬的城乡壁垒。

在理想状态下,高等教育引起的农村社会流动应该能够发挥上述四种作用,但在现实中,高等教育引起的农村社会流动只是让部分农村人脱离了农业和农村,并没有实现农村整体的职业非农化和身份市民化的转变。高等教育只是农村人口突破城乡壁垒的制度化手段,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比较独特的地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促进农村社会流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的最容易观察到的原因之一。城乡外显的地理差别,仍然反映甚至就是身份地位的差别。

[1]彭拥军,姜婷婷.个案研究中的学术抱负——兼论个案的拓展与推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8.

[2]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322.

[3]在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57倍。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所以,从1978年至1985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处于缩小的态势。但自1985年之后,伴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差又开始有了扩大的趋势:在1989年扩大为2.28倍;在1991年扩大为2.40倍;1992年扩大为2.58倍;1993年继续扩大,增长到2.80倍;1994年上升到2.86倍;1995年之后虽然稍有回落,但在1998年之后又继续上升。参见相关年度国家统计数据以及李培林等的相关研究。

[4]HABERMAS J.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2 vols[M].Boston:Beacon Press,1981.

[5]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1992(5):3-17.该文最初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结构转型,后来有许多学者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转型的含义。

[6]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6.

[7]熟人社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存在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

[8]陌生人社会是随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导致都市里较近生活圈的人们之间互不关心、互不信任,容易滋生“对陌生人处处提防,又抱怨人性冷漠”等两极性负面情绪。

[9]赫茨伯格从1844个案例调查中发现,造成员工不满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工作条件、薪水、地位、安全以及各种人事关系的处理不善。这些因素的改善,虽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真正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却能解除员工的不满,故把这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10]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带有挑战性、工作的成绩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职务上的责任感和职业上能够得到发展和成长等等。这些因素的满足,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热情,对于员工的行为动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故把它们称为激励因素。

[11]胡俊生.由隔离走向融合——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趋势[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5-40.

[12]李飞龙.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1949—1978)——基于国家和社会的视角分析[J].天府新论,2011(2):94-98.

[13]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6.

[14]李若建.“民工潮”对中国社会的冲击[J].未来与发展,1995(3):41-43.

[15]高等教育接受者可以得到“不受进人指标限制并免收城市增容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

[16]李春玲.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镇社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7(5):82-88.

[17]李强.现代化与中国分层结构之变迁[M]∥陆学艺.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7—1995.6.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14.

[18]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M].王春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7:11.

[19]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9.(www.xing528.com)

[20]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1]波普诺.社会学:下[M].刘云德,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4.

[22]人们最初把农民的自主社会流动称为盲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后来又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寻出路的社会流动,进而把剩余劳动力的说法修正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说法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问题。以往针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描述往往只是把这种劳动者作为体力供给者,忽视了这些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笔者使用智力流动这个概念来描述农村社会流动意在表明,农村社会流动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呈现正在不断增强。

[23]张英洪.农民权利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2.

[24]彭拥军.走出边缘——农村社会流动的教育张力[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3.

[25]这里的合法性包括逻辑合理性,人们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制度或法律合理性等含义。

[26]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7]百万考生放弃高考 农村学生占大多数[EB/OL].中国广播网,2013-06-08.

[28]彭拥军.走出边缘:农村社会流动的教育张力[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9]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0]彭拥军.农村社会流动进阶与农村教育功能变演[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24-28.

[31]彭拥军,陈乐.大学生精英形象起伏的逻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6):104-110.

[32]罗吉斯.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1.

[33]该人口数不是指户籍人口数,而是指常住人口数。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仍然非常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参见《中国青年报》2013年11月5日第7版,这一数据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的数据27.7%比较吻合。

[34]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

[35]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36]费孝通.江村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2.

[37]鲁洁.论学校的选择功能[G]∥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社会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8]彭拥军,等.高校扩招要防止文凭疾病[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6):86-89.

[39]何建章.中国社会指标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175.

[40]社会张力(social tension)是指社会系统在运行和变迁过程中,由于结构失调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社会冲动力量。一般而言,社会张力增大与群体性事件增多,使社会控制的难度加大。

[41]Darendorf.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211-222.

[42]布劳,王春光.不平等与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20.

[43]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57-59.

[44]阿历克斯·英格尔斯,等.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45]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模式。它指那些面临外部现代化挑战而本身却缺乏现代化因素积累的国家,由政府出面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自上而下地启动的现代化。因为这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由民间力量启动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民间也缺乏足够的能量来推进现代化进程,所以必须由政府出面。日本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46]彭拥军,唐慧君.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07(1):94-97.

[47]章辉美.农民社会流动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讨[J].求索,2002(6):96-98.

[48]笔者在2003年和2007年对湖南宁乡某小镇进行了长时段和大样本的调查。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彭拥军.走出边缘:农村社会流动的教育张力[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