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挑战与应答:高教与农村发展互动

挑战与应答:高教与农村发展互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力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者高级阶段,往往与人的现代性追寻存在内在关联。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并建成良好的公民社会。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把人培养或塑造成现代人。农村智力流动其实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市民化或不断从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过程。

挑战与应答:高教与农村发展互动

个体通过高等教育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实现自身理想和抱负的过程,既是高等教育促进个体或群体向上社会流动的积极反映,也是高等教育增强人的社会流动能力并使之具有更强现代性的重要过程。智力流动作为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者高级阶段,往往与人的现代性追寻存在内在关联。

现代性是现代人的根本属性。“现代”一词于10世纪末期首次被使用,它原本是用来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开来。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47年出版的《历史研究》,则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10]:黑暗时代(675—1075)、中世纪(1075—1475)、现代时代(1475—1875)、后现代时期(1875至今)。他划分的“现代时期”指的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而他所认为的后现代时期是指1875年以来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崩溃为特征的“动乱年代”。由此可见,现代和现代性都是发展的概念。

有关“现代性”的权威理论家哈贝马斯则认为,“现代”一词为了将其自身看作古往今来变化的结果,它随着内容的更迭变化而反复再三地表达了一种与古代性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正如汪晖概括的:“现代”概念是在与中世纪、古代的区分中呈现自己的意义的,它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的“新”敞开的时代。这种进化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把我们自己的生存与奋斗的意义统统纳入这个时间的轨道、时代的位置和未来的目标之中。

一言以蔽之,在人文学科思想家看来,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变迁方面。马克斯·韦伯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分离角度出发来理解现代性,认为现代性被分离构成“科学道德艺术”三个自律的范围,由此把自18世纪以来基督教世界观中遗留的问题分别纳入不同的知识领域加以处理,它们被分门别类地纳入不同范围:科学以真理或追求真理为准绳,道德以规范的正义为鹄的,艺术则以真实性与美为魂灵,由此导引入日常生活,形成了知识问题、公正性与道德问题以及趣味问题。(www.xing528.com)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呼唤现代人,这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来寻找或找到佐证。(1)从经济上看,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广泛的社会分工,使人与人之间置于一种全面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之中,这种社会依赖关系也对社会成员的素质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因为社会化大生产是面向市场的生产,而市场经济是理性规则的法治经济,其实质就在于它把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纳入以强制力为保证的法律性权利义务关系中,这就使得所有市场主体都具有平等地位和均等机会成为可能,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实际上也决定了市场平等地向一切合适的主体开放,也就理所当然地使市场经济具有了开放性特征;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必然打破过去人与人之间分散、孤立、封闭的状态,呼唤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市场经济自主、开放、平等的特性,确认了公民个人的主体性地位,并要求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人格以及自由意志。(2)从政治上看,政治现代化是一种传统体制不断瓦解的社会变迁过程,政治民主化是其基本目标。换句话说,民主制度架构是政治现代化的一种外在规范,民主权利和民主观念则是衡量政治现代化程度的测量尺度,人的现代性水平则是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正如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所指出的: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1]。(3)从文化上看,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摆脱落后社会状态、走向高度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是一个包含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文化现代化的根本要旨在于实现传统道德情感向现代理性精神的转换。就我国现代化的演进而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向现代理性精神转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凝练和凸显新时代人文精神,并以此来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实现,真正让财富的增长给人们带来幸福,带来真诚和信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并建成良好的公民社会。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把人培养或塑造成现代人。英格尔斯把现代人归纳为具有以下特征的人:(1)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2)准备和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6)计划;(7)知识;(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0)乐于让自己和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重的职业,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互相了解、尊重和自尊;(12)了解生产及过程;(13)对自己和社会生活及未来持乐观态度;(14)平等观念和守法意识[12]。农村智力流动其实也是农村人口不断市民化或不断从传统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的一个重要阶段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