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智力流动: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的挑战与应答

农村智力流动: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的挑战与应答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农村社会流动大规模、长时段地在中华大地发生并且整体上逐步向智力流动方向转变,这种思考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他们处于社会认同丧失和重构的艰难阶段,有可能成为一群没有认同或认同内卷化了的无“根”漂泊者[7]。根据笔者2007年启动的对湖南宁乡某镇所做的调查,由于当地各种类型的企业迅速发展,本土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在家乡工作的经济收益和其他收益优势逐步明显,回流型农村智力流动开始大量出现。

农村智力流动:高等教育与农村发展的挑战与应答

正如亨廷顿所言,“现代化带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后果便是城乡差距”[6]。农村发展滞后虽有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的宿命性因由,但我们不能无视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承受的诸多代价,更不能任凭农村发展与现代社会相断裂。毋庸讳言,没有农村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现代化。所以,无论基于现代化顺利实现的考量,还是基于对农村应有的社会关怀或者其他合理原因,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农村和农民亚文化,理解改变农村和农民行为的重要性。

随着农村社会流动大规模、长时段地在中华大地发生并且整体上(最初只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人才或智力)逐步向智力流动方向转变,这种思考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生活阅历、进城动机等方面已经大不相同。他们在经历了城市工作和生活后,对家乡和城市的认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对家乡的认同越来越淡漠;另一方面还没有确立起对城市社会的真正认同。他们处于社会认同丧失和重构的艰难阶段,有可能成为一群没有认同或认同内卷化了的无“根”漂泊者[7]。

从目前农村人口的智力流动状况看,我国农村还处于智力输出为主的阶段,如果高等教育引发的农村智力输出以及以农民工形态存在的农村智力输出都是以农村智力流失为基本存在样态的话,农村发展必然十分困难。值得欣慰的是,智力输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根据笔者2007年启动的对湖南宁乡某镇所做的调查,由于当地各种类型的企业迅速发展,本土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在家乡工作的经济收益和其他收益优势逐步明显,回流型农村智力流动(主要表现为在外学习了知识、技术并增长了见识的已婚成年男性大量回乡创业)开始大量出现。为了便于在统计意义上反映该镇社会流动者从业的地理空间,该调查研究把流动者分为省内流动和省外流动两种类型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发现该镇在本省范围的流动者超过了到外省寻找工作机会的人[8]。就全国而言,农村智力回流目前还只在局部范围呈现,并且流量较小、流速较慢。(www.xing528.com)

有必要指出的是,农村发展仍处劣势且带有更多传统意味,现在有很多人倾向于把农村和农民视为保守和落后的代名词。而更为合理的看法应该是“传统不应仅仅被当作是障碍或不可避免的状况。抛弃传统应该被看成是新事业的一种代价;保留传统则应算作是新事业的一种收益”,“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9]。换句话说,我们不能把传统简单地看成社会发展进步的累赘,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传统社会某种意义上的赓续,传统社会仍然潜藏或隐含解读现代社会的脉络。此外,随着农村、农业和农民中高等教育接收者的比例提升,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地位将与发达国家目前呈现的格局一样,即涉农人口和行业同样拥有较高政治经济地位和备受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