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旗渠修建及历史研究

红旗渠修建及历史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红旗渠尽快发挥效益,在完成总干渠工程之后,立即转入从分水岭向3个方向延伸的3条干渠的兴建。第二干渠自分水岭起,沿姚村镇东北部至马店村东,全长47.6公里。三干渠从分水岭至曙光洞东口,由任村、河顺、东岗3个公社承建。3条干渠施工的特点是人数足,速度快,质量高。3条干渠建设中,也有几处较为艰难的大型骨干工程。

红旗渠修建及历史研究

总干渠以下分为一、二、三干渠。为了使红旗渠尽快发挥效益,在完成总干渠工程之后,立即转入从分水岭向3个方向延伸的3条干渠的兴建。这时有20万人奋战在红旗渠工地上。

第一干渠自分水岭沿林虑山东侧向南,到合涧镇西与英雄渠汇流,全长39.7公里。第一干渠有泄洪闸5座;渡槽21座,总长1020米,涵洞91座,隧洞两个,防洪路桥105座,主要建筑物有黄华渡槽和桃园渡槽。

第二干渠自分水岭起,沿姚村镇东北部至马店村东,全长47.6公里。有大小闸门138个;渡槽18座,总长1178米;隧洞22个,总长2283米;防洪、路桥126座。

第三干渠从分水岭上游560米处的右侧分出,伸向东北,穿越卢寨岭3898米长的曙光洞后,到东卢寨村东,全长10.9公里。有各种建筑物65座,主要建筑物有曙光洞和仙岩渡槽。

1965年,林县又遇到一场多年不遇的大旱,无论从它持续的时间还是严重程度来说,都是林县历史上所罕见的。从4月到10月,仅下了一点小雨。林县的河流断流,库塘干涸,许多村庄吃水困难。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旱情的严重发展,连原有的一些山泉、河道、旱井、旱池以及大大小小的水库,绝大部分也干涸了。据统计,“全县原有6500多个山泉,到8月份,已有5300多个销声匿迹了;用来积蓄雨水的28000多眼旱井,只剩下2000多眼还存有一些水。著名的南谷洞、弓上、要子街三大水库,也不见碧波荡漾了。水位一向固定的英雄渠,也由原来的3.5个流量,萎缩到了0.8个流量。”[28]

然而,红旗渠却经受住了这场严峻的考验,发挥了它所独具的威力。由于红旗渠总干渠的开通,使任村、姚村、城关等公社的17.8万亩耕地得到灌溉,渠水所到之处,一片绿洲,附近公社的农民,在大旱之年都获得了大丰收。“渠水流到东山腰,东山坡坡种水稻,过去山坡蝈蝈叫,现在稻田青蛙叫。渠水流到西山坡,西山处处变果园。过去西山光秃秃,现在花果遍西山。渠水流到南山丘,丘丘高粱乱点头。过去庄稼不见籽,现在粮菜大丰收。渠水流到北山坡,棉桃咧嘴唱新歌。朵朵棉桃吐白云,大寨精神结硕果。”[29]渠水未到之处,禾苗枯焦。人们看到了渠水的威力,有水无水两重天。严重的旱灾,激发了人们的斗志。不用县委号召动员,大家都清楚该干什么了。于是,人们决心加快修渠速度,让水流到自己家门前。总干渠建成通水的胜利喜悦及抗灾效益,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原先,县委决定集中力量,先修二干渠。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县委重新修订了规划,决定兵分两路,齐头并进:一路人马抢修临时渠道,要把渠水送到田间,抗旱保苗,夺取当年粮食丰收,一路人马大战3条干渠,快马加鞭,3年工程一年完成。

人心齐,泰山移。总干渠以下的7个公社出动了7万人,同时挖开了30条临时引水渠,随挖渠,随浇地。高处的地浇不上,就在渠边挖个池,装上水车,安上水泵,提水浇地。离渠道远的地方,渠水一时流不到,男女老少就一齐出动,一条扁担两只桶,从渠里一担一担地挑水,一棵一棵地浇苗。那时,大部分青壮年都上了3条干渠,村子里凡是能出来的老人、孩子、妇女全都上了阵,小学生把课堂也搬到了抗旱地头,机关干部、厂矿职工全部动员起来了。挖渠的挖渠,担水的担水,挑不动的就抬,桶不够就用盆端。

就这样,林县人民打了一场硬仗,一场漂亮仗。在两个月内,凡是能使上劲儿的地方全部浇上了水,龟裂的土地湿润了,枯黄的禾苗返青了,人们心花怒放,斗志更旺。

在3条干渠工地上,20万修渠大军在奋力拼搏,到处呈现出一派生龙活虎,热气腾腾的战斗景象。

1965年9月起,3条干渠工程建设全面铺开。一干渠从姚村水河至合涧,由姚村、东姚、原康、城关、采桑、小店、合涧7个公社承建。二干渠从庞村渠段起修至横水公社张家井,由河顺、横水两个公社承建。三干渠从分水岭至曙光洞东口,由任村、河顺、东岗3个公社承建。总指挥部分片设分指挥部,现场指挥,加强领导。

3条干渠施工的特点是人数足,速度快,质量高。红旗渠要通过的山山岭岭,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到处都能听到锤钎声、放炮声,一派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壮丽图景。

县委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红旗渠工地,访问群众,与民工座谈,总结推广建渠经验。县委听说技术人员对一干渠设计梯形断面有异议,认为占地多,工程量大,并不能保证不漏水,不适应林县山区特点,不如改为矩形断面。经过和工程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比较后,向上级申请修改设计方案。对修渠出渣要求妥善处理,一是垫路,二是垫地角,三是垒岸,渠建路通,出渣不见渣。渠道穿过村庄时,要留出一些台阶,便于群众下渠打水。

施工中,县委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广泛开展学习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人民的好战士雷锋、王杰的活动。

一、二、三干渠工地上,修渠社员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总结推广施工经验,互传捷报。施工进入中期后,1966年1月,县委、县人委在桑园村召开红旗渠工地英模表彰大会。出席会议的有高速度高质量施工的49个模范社队和489名模范个人。大会交流了经验,要求各战区广泛总结宣传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进一步鼓舞了群众,加速了施工进度。

3条干渠建设中,也有几处较为艰难的大型骨干工程。

1.修建桃园渡槽

红旗渠一干渠沿太行山东麓逶迤而行,到达了桃园河畔。在这里,修渠社员又遇到一道险关。

桃园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虽然并不太宽,但河岸又高又陡。汛期一到,河水奔腾咆哮,冲得卧牛石也逐浪翻滚,使南北两岸“鸡犬之声相闻,两岸人们不得往来”。桃园河真是称得起“天堑”了。修渠社员们面对如此“天堑”,是如何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建成桃园渡槽的呢?

1965年秋,经过多次勘测,红旗渠工程的设计人员,就一干渠如何跨过桃园河,提出了3个不同的方案:一是避开河床深、河岸陡的地段,把渠线沿河岸向上游绕去,一直到与河床成水平面时,在河、渠交叉的地方建空心坝;二是渠线不动,在河渠交叉处建翻水洞;三是架渡槽。这3种方案究竟哪一个最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对3个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比较。

单从渠道过河看,建空心坝虽然工程量小,并且在总干渠上已有建成拱形双孔空心坝的先例,比较简单易行。但是,渠线却必须往河的上游绕,使渠线延长十几华里,并且要经过两条季节性河流,还要穿崖过沟,使工程量大大增加。这个方案被否定了。

建翻水洞,渠道是不用绕了,但必须逼着渠水先钻进二三十米深的洞里,然后再爬出来。一干渠每秒14立方米的流量,渠水一钻一爬,由于来水的冲压力太大,势必威胁翻水洞的安全,影响下游几个公社的用水。况且,建翻水洞还必须附设压力池、澄清池等工程,使钢筋、水泥用量增大,多花资金,这个方案也被否定了。

大家又对第三种方案作了分析:把笔直的大渡槽横架在桃园河上,红旗渠水就可以顺利通过。渡槽只要百米长就行了,工程量不增大,又节省时间,节约资金。大家认为这个方案最好。但是,实施这个方案也有很多困难。如河床深,渠线高,这么高的渡槽,在总干渠上还没有碰到过。

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设计人员终于设计出了桃园渡槽初步方案。同时又不断加深认识。

如果能在渡槽上加个盖儿,搞成个空心桥,不就既通水又通车了吗?桥梁和渡槽,虽然一个是旱路,一个是水道,用处不同,但都是为了过河,不同之中就有了相同处。桥梁的上部是平板,渡槽的上部是凹槽,虽然结构也不同,但下部都是墩和孔,构造上也有相同处。有可能把渡槽和渡桥统一起来。

他们首先要搬掉的拦路虎就是渠水中沉积的泥沙。红旗渠水携带有泥沙,特别是汛期更甚。如果听任泥沙自由沉积,天长日久,势必把水路堵塞。因此,渠道的清淤就成为红旗渠上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当然,在明渠上清淤并不难办,如今要在渡槽上修渡桥,要把明渠变成暗渠,就使清淤工作成了难题。但是技术人员认为,水既能带来泥沙,也能带走泥沙,关键是找到水中泥沙沉和泛起的规律。大家从水流湍急的地方没有泥沙沉积这一现象中找到了规律:水的流速越大,水中的携带物就越不容易沉积。技术人员就在设计中加大渡糟落差,提高水的流速,使泥沙无法沉积,顺利地解决了泥沙淤塞的问题。

再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桥墩的压力问题。渡槽与渡桥合而为一,势必加大对桥墩的压力,这就要求提高桥墩的承压能力。这个问题粗看起来并不难解决,只要把桥墩砌得粗大结实就行了。但是,桥墩既要承受渡槽的压力,又要受到河水的冲击。从承压能力看,桥墩越粗大,承压能力就越强,但从受河水的冲击力看,桥墩越粗大,所受河水的冲击力也就越大。加粗了桥墩,相对地就铺小了桥孔,影响了河水的顺利排泄,更加大了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这样反而加大了桥墩的危险。这样一来,既要求渡桥桥墩不能“粗大”,又要求加大桥墩的承压能力,就只能使桥墩“高壮”,桥墩高了,就扩大了泄洪的孔眼,减少了河水冰对桥墩的冲力。桃园河谷深达20多米,为把桥墩建得“高壮”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加高桥墩只是加固桥墩的一个因素,要使桥墩牢固,还必须保证桥墩有足够的横截面积,这就要求设计的桥墩纵截面尽量缩小,使桥墩既坚固,又减弱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变桥墩的“迎水面”为“迎水线”,既不减小桥墩的承压能力,又大大减弱河水对桥墩的冲击力,胜利地完成了桥墩的全部设计任务。比较理想的“桃园三用渡桥”建设方案诞生了。但是,方案毕竟还是方案,要把它变成现实还有许多困难,还必须继续闯过道道难关。

1965年9月25日,采桑公社的南景色、南采桑、下川3个生产大队的330名社员开始建设这个工程。

在桃园河上修渡槽,困难很大,桥高,负荷大,用料又多,施工需要搭架,仅起卷搭“拱胎”(群众称之为木牛)就需要3000多根木料。算上搭脚手架,木料用的更多,而总指挥部本着厉行节约的精神,只给了1000多根木料。木料少,搭不开架,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施工社员群策群力,反复琢磨节省木料的办法。他们采取高空作业不搭架的办法。按一般施工规程都是人站到架上,脸朝里进行垒砌。而他们恰恰相反,不搭架,人站到桥上,脸朝外施工,腰里绑根“安全绳”拴到建筑物上,以防止万一出现危险。桥墩高,人上不去,就采取分组搭路架桥的办法,8个桥墩3个施工连,搭了3条路架。靠近山坡的一个桥墩,大家索性顺崖坡爬上去。从而节省了大量木材

桥墩脚手架的问题解决后,他们又考虑木牛架的问题。老式木牛架,是从地面开始起架的,这样不仅需用大量木材,而且搭起架来十分繁难。社员们仿照盖房上梁的办法起架,创造了新式木牛架,不仅砍掉了桥墩顶面以下的全部“牛腿”,而且根据“立木顶千斤”的经验,对顶柱也作了删减,采用木石混用(用石头代替小木料)。这样一改,修建桃园渡槽只要1000根木料就足够了。修建红旗渠总指挥部表彰了群众敢于发明创造的精神。同时指出,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对情况周密深入的调查研究。桃园渡槽高,孔眼大,拱券时木牛架要背驮十五六万斤的重压,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一定要认真试验,然后全面推广。

桃园渡槽的工程进入拱券阶段后,用新式木牛架起拱的试验选在渡槽北头第一孔进行。随着“木牛”重量的增加,出事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将要合龙的时候,木牛负重量达到顶点,是最关键的时刻。如何使“木牛”经得住沉重压力而又不出问题呢?建桥社员除了精心计算“木牛”的承压能力外,为了预防万一,又准备了几根短木料,在合龙前的关键时刻,用它把龙口撑住,利用张力原理减轻“木牛”压力,然后合龙。

但是问题又出来了。两个桥墩相距8米,这样长的木料根本没有,也就无法搭架。怎么办?大梁不够长,可以把它“化”长,桥墩离得远,可以把它“化”近。怎么个化法?桥墩是石砌的,如果在适宜放大梁的地方砌上几对又长又厚的石条,从桥墩向外伸出1~2尺,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就近了3~4尺,大梁也就“长”了3~4尺。这样,桥墩就会像巨人一样伸出大“手”,稳稳地托起大梁。新式木牛架就这样搭成了,第一孔拱券成功合龙。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人们对桃园渡槽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很严格,每块石头都经过细心选择,精心锤锻。开始他们对锻青石得心应手,而对红石缺少办法,有的料石不够规格。他们立即采取措施,拜当地老石匠为师,互教互学,认真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做到块块料石一个样,头脸齐,五面光。河滩表面的沙里有细土,质量不好,他们就翻开老河滩,挖出了最好的沙子。

这座渡槽的整个建筑都是就地取材,石头垒砌的,非常坚固耐用。为了防止渡槽漏水,使桥身坚固,砌筑石头都是采用“挤浆垒砌法”。条条泥缝都勾到,石头之间灌饱浆。桥基扎在河床里的子母石上,最下面都用水泥砂浆灌缝,打混凝土0.5米,往上用水泥砂浆砌料面。桥墩高13.5米,底宽2.95米,顶宽1.6米。因桥墩的负重大,桥墩的下半部是1∶3水泥砂浆垒砌,上部用1∶1∶6水泥、石灰、砂浆砌筑。桥孔跨径8米,长6米。起拱是1/3圆,拱石厚度0.5米,卷高2.5米。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渡槽宽2.6米,顶宽1米,高2.8米,均用水泥砂浆垒砌料石。渡槽上边的路面宽4.8米。盖板是混凝土结构,采用钢筋绑格,就桥灌注而成。为了保证行人、车辆安全,路面两旁设有铁索栏杆。[30]

采桑公社民工团结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桃园渡槽于1966年4月1日提前胜利竣工放水。桃园渡槽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上最高的一座建筑物,桥下桃园河水过,中间渠水流,上面是公路。桃园渡槽像一条空中走廊,巍然屹立。渠水飞渡,人来车往,千古天堑变通途,把红旗渠水引到了县南。它北起南崖头,南登小梯头。“渡槽全长100米,宽6米,高24米,共7个孔。”修建这座渡槽,“用了6万个工日,开挖土石方5400立方米,垒砌石料5600立方米,搅拌混凝土365立方米。”[31]

2.建设夺丰渡槽(www.xing528.com)

夺丰渡槽在二干渠上,位于河顺公社东皇墓村附近,在卧牛山与凤凰山之间,是红旗渠第二干渠的咽喉工程。该渡槽由河顺公社的东皇墓、西皇墓、东山、石口9个大队共同承建。

在建设这座渡槽过程中,需要上万立方米的石料,他们把工地附近的山山湾湾都挖遍了,打开一处山石不满意,另换一处,近处石质不好,为了找到优质石料,就到远处寻。在离工地2.5公里远的杨伯山屯村附近找到大量的好青石,还在离工地10多公里远的洹河找到了好沙子。

由于工程浩大,锻的石料多,各大队都采取老石匠带徒弟的办法,老手带新手,一手带多手,互教互学,先锻出几块样板石,让大家照着锻。很快,工地上就培养出了一批顶呱呱的巧石匠。有些队让徒弟锻荒石,师傅锻细料,块块锻成“寸三道”(每块一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因此,备的料石块块都是精雕细刻的。由于运料路途远,有时难免碰撞,便改石场锻料为工地锻料,宁肯多花费力量,不肯让石料降低质量。锻出的石料有棱有角,质量过硬。

公社原来计算,修建这样大的工程,建设料石和沙运输任务大,没有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按当时的人力、车辆计算,仅运料石一项就得3个月的时间。

河顺公社党委和渡槽工地领导,积极发动群众,充分依靠广大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干部、职工、教师也参加了运料队伍,就连放学回家的孩子也自动背上一块石头送到工地。附近驻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煤矿工人也抽假日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运料的人越来越多。各大队派出马车、牛拉杠车、铁轮车拉石头,大车小车齐出动,牲口驮,肩膀扛。“出动畜力750多头,汽马车、胶轮车、铁轮车、木轮车、小推车、小平车、小推车等600多辆,劳力达3100多人。”[32]这样,运输线上车水马龙,大小车辆齐出动,肩扛、担挑、人抬,各显神通,仅用1个月,全部完成备料、运料任务。

运料战斗的胜利完成,进一步鼓舞了大家修渠的斗志和干劲,他们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立即垒砌渡槽。

工程在前进,槽墩在节节升高。但随着槽墩的升高,料石、水泥等垒彻材料却越来越难以运上去,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进展。如何解决料石、水泥的提升问题,又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土”技术员郭振彪从桔槔打水受到启发,提出了根据杠杆原理栽高杆造土吊车的建议,就是用“游杆土吊车”拉绳上料。这种游杆土吊车的制作和操作的方法是:把一根像水桶粗的木杆栽到地下(如果不够长的话可以再往上接),再用一根比碗粗的木杆横绑在竖杆的上端,横杆的前端捆上铁绳,备运石头,安上铁钩,备运水泥;(泥浆)后端是民工操作的一端,捆上一条绳子由10多人一齐用劲拉拽,不运物料时,前端落地,后端翘起。若运物料时,前端用铁绳捆好或用铁钩钩好,然后人们用猛力往下拽绳子,所运的东西就运到了渠墙上。具体运料的方法是:由一人喊:“起呀!”下边人同喊:“起呀!”前端吊杆就徐徐上升,升到物料快上墙了,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时刻,所有的人两只眼死盯物料,口喊:“起!起!起!”物料安稳上墙,再喊:“松!松!松!”杆的前端徐徐落地。这样一来,料石就稳稳当当地送上了桥墩,不光节约了木料,还减轻了劳动强度。“开”着土吊车,五六个姑娘就能满足供应一个槽墩高空垒砌的全部用料。“土吊车”提高了几倍工效,迅速得到推广,工程又快速前进了。工地上,全线几十架游杆,游起来很是壮观。就这样坚持苦干,把一块块料石吊上了墙。

当工程进展到拱券时,又遇到了新困难。工地上木料缺乏,根本无法起券。有人要求向上级要。但建渠社员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大胆实践,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简易拱桥法”。就像盖房子一样,在渡槽的腿上留下梁窝,三梁起架;先把几根长方木分别插到梁窝中,再在方木上竖起固定木桩。按照拱券直径大小截好的这些木桩,在方木上固定成半圆形,做成一个叫“牛子”的东西。这“牛子”用罢后卸下来,还可以去券同样直径的拱券,顺利解决了木料缺乏的困难。原来设计需要木料2000多方,结果只用了314方就完成了建渡槽的任务。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并且缩短了工期。

从1966年2月14日开始垒砌,4月5日竣工,夺丰渡槽前后共用了50天时间。它是红旗渠干渠中最长的渡槽,全长413米,宽4米,高14米,50个孔眼,通过3.5立方米/秒的流水量。[33]

夺丰渡槽整个工程气势磅礴,坚如铁壁。设计宏伟,50座槽墩,排列得齐齐整整,精心雕刻的块块青石,玲珑碧翠,既气魄又美观。它宛若一道长虹,巍然屹立,堪称红旗渠上的巨大工艺品,显示着人民群众无限的智慧和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3.凿通曙光洞

曙光洞是三干渠上的一个大型隧洞工程,也是咽喉工程,全长3898米。这里有火石山、豹子山、卢寨岭3座大山岭,比分水岭地势更高。地质非常复杂,岩层石质软硬不均,是三干渠向县境东北方向伸展的严重障碍。劈山修明渠挖石方工程量太大,开凿隧洞,必须钻洞近4公里才能通过卢寨岭。除有坚硬的岩层外,还会遇到裂隙水渗、流沙或断层。要在卢寨岭肚子里钻一个近4公里长的大窟窿,困难非常大。

1964年11月17日,曙光洞工程开始动工,由东岗公社卢寨、岩峪等21个大队1300名社员,怀着满腔的热情奔上了隧洞工地。他们日夜奋战,可是工程的进展速度缓慢,开工两个月了才钻了很短的一截。这样长的洞两头对钻,只有两个工作面,速度缓慢是由于隧洞长和工作面少造成的。尤其工作面少是工程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这怎么能行呢!

县委决定多打竖井,增加工作面,达到早日钻通隧洞的目的。在曙光洞的开凿中,在卢寨岭洞线上,分指挥部首先在洞线上角隔100多米远挖一个竖井,沿途布设了34个竖井,然后从每个竖井里向两头凿平洞,这样把打洞工作面增加到70个。这样一来,既增多了工作面,又大大减少了两头对钻出现“两层楼”的可能,加快了整个隧洞的工程进度,还大大方便了通风、排烟、出渣和送料,隧洞钻通后,竖井还大有用处:可以利用它安装深井水泵,抽水上山,解决渠线以上4个大队的人畜吃水和浇灌卢寨岭上的4千多亩山岗坡地。方案确定后,东、中、西3个卢寨和其他18个村的民工在卢寨岭上摆开战场。

34眼竖井,最深的达70多米,最浅的也在20米以上。本来隧洞就很长,34眼竖井加起来在千米以上,会不会延长钻洞时间?我们算一下账就可以明白了。打竖井1000多米深,是要占去一些时间,这是“失”,但有了竖井,工作面多了,能大量上人,用在隧洞上的时间必然大大减少。算一下总账,多钻了洞好像是慢了,实际上却是大大加快了。事实证明,在曙光洞的开凿过程中,34个竖井发挥了巨大作用,使钻洞速度提高了几十倍,顺利地解决了钻洞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没有竖井,就没有曙光洞。”[34]

在挖竖井时,没有仪器,技术员和民工们就采取一线垂直法,即在洞口中心吊一块石头,挖挖照照,照照挖挖,保证了竖井和洞线垂直。

竖井底下凿平洞,搞不好就会出现“楼上楼,偏对口,来个不见面或者水倒流”。怎么办?技术员采取“两点吊线法”,就是从竖井中心线的两边,系两根垂线,到测定的深度,利用这两点掌握方向,利用木制的土水平仪器,掌握高程。

凿洞主要是打眼放炮,石层碎的多用小炮,石层厚的装大炮。先用钎子打个炮眼,少装点药,爆炸后再用钎打。这样反复多次,搞成瓮形,装20多斤药,效果很好。因石质不同,还创造了“两眼炮”“三角炮”等。放炮的顺序,都是先放一炮,崩开临空面,再崩第二炮、第三炮,效果就更好了,一天一个工作面可进1米左右。

在钻洞过程中,钻洞社员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塌方。4000米长的平洞中,有900多米出现塌方现象,几乎占隧洞总长的四分之一。塌方最厉害的地段,一次能塌十多米长,数十米高,几乎露出天来。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钻洞,塌方是工程进展的主要障碍。县委和施工社员对此是有充分估计的。但是,塌方的原因是否都相同?塌方的形式是否都一样?塌方的严重程度怎么样?这在钻洞之前是难以估计的。他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只是打算在出现塌方后抓紧时间,闯过塌区,把洞钻通,然后回头拱券,以防将来通后再出现塌方,把洞堵死,阻断水路。他们以为这是十拿九稳的办法。施工开始不久,果然出现了严重塌方,大家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办,塌多少,就将塌下来的碎石运出多少。可是,某处一旦塌方,周围的洞顶都受到影响,而且不是塌一次、两次就算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塌,一次比一次塌得厉害,冒顶越来越高,空势越来越大,有时塌下来的“方”把社员们出洞的路也给堵死了。塌方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事先的估计。他们仍用原来的方法去处理,塌得多,就往外运得多。谁知运出的越多,接着塌的就更多,成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局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于过去钻洞遇到的塌方,多是岩石风化造成的,而这里却是由于断层所引起。再采取你塌你的,我运我的,你塌多少,我运多少的简单做法,是不能根治塌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只有认识了塌方的规律,才能预防和根治。为此,隧洞工地领导抽出人员专管观察塌方的全过程,并发动群众一起寻找塌方的规律,结果发现,塌方的根本原因虽然是由断层引起,但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钻好的洞子吹进冷风后受到影响,塌方明显增多;由于石质的不同,钻洞工作面上放炮,对洞顶、洞壁的震动,也引起塌方;当时邢台大地震波及到了林县,地震也加重了曙光洞里的塌方程度。塌方时,一开始不断有“活石”下落,然后洞顶“咯咯”作响,“活石”越掉越多,塌方就跟着来了,从小到大,越塌越凶,甚至塌成“通天洞”。摸清了这些规律,就采取相应措施。如先用柱子顶住“活石”,同时改变过去钻通洞再拱券的方法,制订了边钻洞、边拱券的施工方案。这样,拱券制服了不少塌方,可是,有的塌方却把拱券破坏了。有的地方刚把“木牛”(为拱券所搭的木架)搭起来,一阵塌方,把架子砸趴在地,有的把水桶粗的木梁砸成两截,有的把拱好的券顶压垮,使施工无法进行。都是断层塌方,为什么会有不同?塌方量大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有的地方塌方量小,破坏性却很大。为了弄清情况,找出原因,大家对同一断层内的不同塌方作了比较发现:凡破坏性严重的地方,都是拱券前就塌过几次的地方,空势较大,塌顶高,碎石掉下来破坏性自然就大。原因找到了,办法就有了。抬高拱券顶,使券顶与塌顶距离缩短,不就使塌顶相对变低了吗?塌方砸在拱券上的力的大小也是可以转化的,如果使拱券与洞壁紧紧靠在一起,塌方砸在拱券上的力就分散到两边的洞壁上,不就加大了拱券的承压能力了吗?

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对塌方采取的办法是:把放炮崩出的一部分石渣和塌方掉下来的碎石填到拱券顶上,既使券顶的压力全部撑在洞壁上,券顶也进一步压紧挤实,更加牢固结实,增强了承受冲击的能力,同时也缩短了拱顶与塌顶的距离。这样做的结果,终于征服了塌方,还减少了石渣的运出量,加快了工程的进展速度。施工社员们高兴地说:“券顶填渣真好,可以一举三得。”[35]

4000米长的大型隧洞中,地质构造复杂,塌方各式各样,有早有晚,但都有前兆可寻。在钻洞实践中,施工社员们逐步掌握了塌方的规律,以防为主,使许多地方塌方还未形成,拱券已经建成,避免了塌方,胜利地钻过了塌方地段。

在几十米深的竖井底下放炮凿洞,尽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仍然是硝烟难以排出,通风不良,形成大量的一氧化碳,洞深,空气稀薄,闷得人喘不过气来,影响施工,甚至造成窒息。为此,凿洞民工有的制成木制鼓风机,用人工轮流搅动,向井下输风排烟,有的把碾米用的风车安到洞里煽风;有的在筐子边插上树枝,在竖井内上下提动,通风排烟;有的摸索出早晨、夜间气温低排烟良好的规律,就在夜间和早晨放炮。更难得的是,不少民工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披上湿衣服,在刚响罢炮的洞里来回跑,借以煽风排烟。

在34号竖井里,随着竖井的不断加深,大白天施工井下也是一片漆黑,社员就各自把自己家里的马灯或油灯提到工地照明施工。放过炮后硝烟弥漫,仅排烟就得4~5个小时,社员冒着生命危险下洞用衣服赶烟,还想出了风车或用抬筐插上树枝上下拉拽赶烟雾的办法。

26号竖井也是最艰巨的一段工程之一。这个竖井有23米深,在竖井半腰遇到流沙层、地下水,施工困难,连队领导带头冒水挖凿。当平洞打到100米长的时候,突然遇到严重塌方,社员采取边开凿边券砌的办法,保证凿洞进度和质量。英雄面前无困难,工地上领导干部、积极分子和技术人员组成突击队日夜奋战,强攻硬打,昼夜不息,挖山不止。

整个隧洞大部分是坚硬的石英岩,不漏水、不坍塌;但也有1600多米长的破碎面和土夹石。施工社员对这些易塌易漏的地段进行衬砌,用白灰砂浆砌料石。用的是比例1:1:6的水泥、石灰、砂浆勾缝,保证了隧洞的质量。

广大建渠社员克服种种困难,终于闯过了难关,于4月5日钻通隧洞,胜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这座大型隧洞,使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因此该洞被命名为“曙光洞”。

1966年4月,3条干渠全部竣工。4月20日,全县人民隆重举行红旗渠3条干渠竣工通水典礼,主会场设在一干渠红英汇流处。河南省省长文敏生在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并为3条干渠的通水剪彩。

在总干渠和干渠施工中,都执行了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完成一段,管理一段。总干渠的4期工程、干渠工程也是首先集中兵力完成需水急迫、配套任务较大的二干渠,接着再分别完成一、三干渠。分阶段,分渠系的施工安排,不仅可以及早地发挥工程效益,而且以渠促水,以水促渠可以加速工程进度。此外,兵力集中、主攻方向明确,便于领导,便于人力、物力的调配和使用。这3条干渠工程,“共完成挖砌土石和浇筑混凝土方量291.43万立方米,修建大小建筑物469个。最多修渠劳力达7万人。”[36]奔腾的红旗渠水和英雄渠水汇流而下,3条干渠像3条银带,盘绕在山地丘陵之间。

红旗渠的竣工通水,林县人民多年来朝思暮想的理想实现了,6年多来为之顽强奋战的目标实现了。这不仅改变了林县农业的落后面貌,而且为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的通水成功,得到社会舆论的称赞。1966年4月,《河南日报》发表社论《改天换地斗争的伟大胜利》。4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度赞扬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庆祝在建设红旗渠工程中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人民日报》社论说:“修建红旗渠的最初几年,正是林县和我们国家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资金缺乏,物资缺乏,甚至钢钎、镐头、抬筐、抬杠等简单工具也很缺乏。在许许多多困难面前,敢不敢挑这样重的担子?这是对林县人民的一个严峻考验,更是对林县县委的一个严峻考验。林县县委不愧为全县人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核心,主动地、清醒地接受了这个严峻的考验。”还说:“用什么态度对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加强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还是忽视政治,突出物的作用和技术的作用?林县人民用最有力的实践作了回答。全国每个地方、每个单位,如果都像林县人民那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国家的面貌必然能够更快地改变。”[37]

作为党的一级县委,能够获得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论的肯定,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核心”的评价,无疑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赞誉。

各地纷纷学习林县的成功经验。1966年4月20日至4月27日,河南省委在林县召开地、县委书记会议,与会人员参观了红旗渠,着重讨论了如何以林县为榜样,进一步改变面貌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