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县红旗渠研究:十年九旱危机与水土保持措施

林县红旗渠研究:十年九旱危机与水土保持措施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县缺水造成的十年九旱,比洪水灾害更为严重。1958年9月,在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上,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一面锦旗。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5月26日,林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杨贵传达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上级的要求,给林县县委提出了新的动力和压力。

林县红旗渠研究:十年九旱危机与水土保持措施

林县缺水造成的十年九旱,比洪水灾害更为严重。1944年林县解放时,全县98.5万亩耕地中,仅有12400亩水浇地。“靠天收”的瘠薄耕地,遇到旱灾,不是播不上种子,就是田苗被旱枯死,造成颗粒不收或严重减产。因此,在—些贫瘠山区,很少种小麦,秋季也不过只种些谷子、豆子、马铃薯等。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粮食产量微薄,麦子的收成每亩仅有30公斤左右,秋粮每亩产量也不过50公斤。广大群众终年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们一年四季忙到头,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太行山险恶的自然环境,糠不饱腹、衣不避体、住不挡风的生活条件,使广大农民养成了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待人忠厚的优良品质。贫穷的苦难,使林县人民迫切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一旦有人号召他们起来改变他们的缺水的面貌,他们的热情就会向火山一样爆发起来。这就为“引漳入林”——红旗渠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的大地上,1958年是一个“赶超英美”的“大跃进”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群体和英雄个人辈出的时代,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使国家繁荣富强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并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成就,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就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因此,提出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口号很有号召力。在这方面,中共中央鼓励和支持各地的大跃进,对于促进人民群众的干劲和热情,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浪潮。“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跃进是兴修水利运动,证明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的威力。”[16]

大跃进运动是从农业战线开始的,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水利,因此,水利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1958年3月,河南省委召开地、市委第一书记会议。在“大跃进”的气氛下,会议提出了“5月底基本实现水利化”的目标。[17]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显得特别重要。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创业精神,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表彰。1958年9月,在全国水土保持会议上,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授予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委员会一面锦旗。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作为列席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毛泽东作出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加强农业的重要指示。

5月26日,林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杨贵传达了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接着,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了大会决议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对贯彻总路线精神,加快山区建设步伐作了部署。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作出专门指示,对于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表扬。“去冬以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在今年防汛抗旱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斗争的巨大胜利,不仅坚定了广大农民人定胜天的信念,而且在打破社界、乡界、县界以至省界的大协作中,发挥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自带工具口粮无偿地进入山区进行水土保持,到外地去兴修水库、打机井、修渠道、开运河、挑水抗旱等等,这些都是伟大共产主义风格的具体表现。”[18]

1958年11月1日,毛泽东来河南省郑州市主持召开郑州会议,路过新乡火车站时,他和豫北的地方领导人座谈,其中有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毛泽东主席握着杨贵的手说:“林县杨贵,我知道你,听说你治水很有一套啊!”当听到杨贵汇报说由于大炼钢铁庄稼收不上来时,毛泽东主席指示说:“现在你们看看能不能把炼钢铁的人往下撤,一部分收庄稼,一部分搞渠呀!要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呀!”[19]毛泽东还专门问到了水利建设,并听取了杨贵关于“引漳入林”工程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汇报。他告诫在座的县委书记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搞水利。”[20]

1958年11月23日,河南省人委制定出《1958年冬到1959年春水利建设方案》。[21]《方案》提出,全省各地继续贯彻“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迅速掀起更大规模的治山治水运动,在两三年内保证做到“大雨不成灾,无雨保丰收”。《方案》对山区、丘陵和平原的治山、治水目标均提出了具体要求。上级的要求,给林县县委提出了新的动力和压力

在县委领导下,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治山治水发展水利事业的进程中,从桑耳庄、马家山群众兴修水利的典型经验,到“一千个庵子沟运动”,从修建淇河渠、英雄渠到兴建三座水库,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治山治水实践,进一步开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增长了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本领和智慧,改造山河的胆子越来越大,对于再大再难的工程也不畏难,并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成为以后修建红旗渠,“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骨干力量,同时,在思想上、组织上也为以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做好了准备。

1959年,林县大旱。河水断流,井塘干涸,连一些常年出水的山泉也没有水了。林县人民前几年拼死拼活修的几个大水库和一条英雄渠,能蓄住天上地面的大部分水,满以为该差不多了,谁知一冬无雪,一春无雨,水库和渠道的底被晒脱了皮,干裂的泥纹像龟背图似的令人恐怖。有些村庄群众依然爬山越岭远道担水吃。受灾最严重的砚花水村,从河北省挑水种上的小麦,到夏季收割时不用镰,村支书在群众大会上宣布:“全大队平均亩产二两八钱。”[22]据报道,这一时期,近邻的河北省小麦亩产是1275.5公斤,新疆的小麦亩产公布为4293公斤。这在林县人民的心里会产生多么大的反差。

别的地方农业高产,林县却基本上颗粒无收。严峻的现实,使林县人民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的农用灌溉水利设施。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回忆说:“由于一直缺水,修渠引水是当时群众最渴望的事。”[23]

事实证明,仅依靠已建水利设施,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干旱缺水的状况,在水的问题上,不容盲目乐观。人们又在思索:挖山泉,打水井,地下不给水;挖旱池,打旱井,天上不给水;修水渠,河里没水可引;建水库,依然蓄不住水。这些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一步棋该怎么走才能彻底解决林县缺水问题?林县领导和群众认识到:没有水源,就是再多的库、渠、井、池,还是受老天的摆布和欺负,没有主动权。

要改变林县干旱缺水面貌,确保工农业用水和人畜吃水,必须再寻求新的可靠水源。但是,在林县境内寻求新水源的希望不大,中共林县县委把解决水问题的眼光移向县境外部。(www.xing528.com)

1959年6月11日,县委书记处举行全体会议,对林县干旱缺水情况和水利建设远景规划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全县已建成的几条主要引水渠道,正续建的3座中型水库,还不能彻底解决工、农业用水问题,缺水仍是林县的主要矛盾。要想彻底摆脱干旱缺水的威胁,必须打破县域界限,去外县寻找水源。

县委常委多次谈论多年来的老话题:“引漳入林”,还在一般干部中征求意见,并向省委、省人委、新乡地委、专署的领导汇报。

1959年8月22日,杨贵到郑州开会,又一次见到毛泽东主席,受到极大鼓舞,决心搞好水利建设。在会议期间,他向有关领导汇报了“引漳入林”的设想,还迅速派人回林县传达,着手做筹备工作。

1959年8月26日,河南省委组织9个市地近200万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的广播。从27日起,全省各地迅速掀起了宣传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公报的高潮。同时,各地盲目修改主要经济指标,提出许多脱离实际的口号。30日,《河南日报》发表社论:《大干特干推进生产大高潮》,要求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反右倾、鼓干劲”的指示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发动群众,掀起河南工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24]在“反右倾、鼓干劲”的鼓动下,林县县委和群众的干劲更大了。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办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水利建设方针和毛泽东关于大办水利的指示,结合林县山区特点,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各区、乡、社都搞了一些水利工程。

195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号召继续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建设,“水利仍是目前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在今后几个冬春,再搞几次水利建设高潮,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化,这是全党全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25]

1959年11月2日~11日,河南省委召开农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工作“大跃进”。会议提出:1959年冬和1960年春的农村工作必须以水利建设为中心,实行“水利”挂帅,组织1000万劳动大军,开展一个比1958年水利建设高潮更气势磅礴的水利建设运动,争取全省灌溉面积达到9000万亩至1亿亩。[26]

10月下旬,河南省各地陆续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开封洛阳、新乡、南阳等10余个地、市投入劳动力达800余万人。31日,省水利建设委员会成立,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兼任主任。11月19日,省人委第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今冬明春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运动的方案》,对全面发展防洪、灌溉、水土保持、除涝、航运、发电、水产等项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27]

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林县的“引漳入林”建设提上了日程。10月10日,杨贵主持召开县委全体(扩大)会议,对兴建“引漳入林”工程做专门研究。经过一番讨论,统一了认识,鼓起了斗志,一致认为:水利建设蓬勃发展,“引漳入林”是大势所趋。引漳河水,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是从根本上解决林县干旱贫困面貌的唯一途径。全县人民群众斗志昂扬,干劲足,向大自然作斗争的决心大,已经锻炼成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坚强队伍。全县各级党政领导,首先是县委一班人,必须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旗帜鲜明地领导“引漳入林”。改造大自然,小手小脚不行,必须大干快干几年,在太行山上开凿一条大运河,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彻底告别“水缺贵如油”的历史。大家争先恐后发言,一致同意兴建“引漳入林”工程。

为了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将县委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县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意见。广大群众一听说准备兴建“引漳入林”工程,精神振奋,认为:“县委的想法,正是俺们的心愿,宁可和石头拼上几年,也不愿再苦熬下去,再也不能受老天的摆布了!县委啥时叫去,俺们啥时上山,不把漳河水引进林县,誓不罢休!”[28]表示坚决支持县委的决定。广大群众对“引漳入林”的强烈愿望,积极响应林县县委修建水渠的号召,更加坚定了县委的决心。

1960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展望六十年代》的社论,向全国人民提出“开门红、满堂红、红到底”(红即跃进)的号召,要求“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实现月月红、季季红”。[29]这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持续跃进”的局面。

1960年1月初,《河南日报》报道:“在掀起水利建设高潮的三个月中,全省已完成土石方30亿立方米;建成中、小型水库929座,修通大小渠道11.5万条,新增排灌机械2379部。”[30]全省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有明显增强。这又是对林县的“引漳入林”工程上马的一个鼓舞。

到这时,动工兴建“引漳入林”条件成熟了:800年修渠不止的历史,并由此积累起的修渠经验与技术知识,在20世纪50年代有历史上空前的修渠动作,为红旗渠修建提供了技术背景与知识背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的公有制结构;缺水造成的种种苦难,使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建设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高涨,并对未来共产主义幸福生活理性的及非理性的渴望。广大群众有引水的内在需求,符合民意,是后来林县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修建红旗渠的思想基础;组织群众引水,改变林县贫困面貌,符合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的要求和指示,行政机关的强有力的组织、动员、协调,在跨农户、跨村落兴修较大规模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前后,特别是合作化以来兴建大大小小水利工程取得的经验,是进行这场大打水仗的组织基础;在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通过“谁受益,谁出工出钱”,或者反过来说,当地人只有通过先出工出钱然后才能最终受益,这种基本制度规则,是修建红旗渠的制度背景;林县人民勤俭办社,经济上的积累是进行“引漳入林”的物质基础;党的正确领导,政府行政组织承担的治水责任强,党群、干群的鱼水关系,是取得“引漳入林”的根本保障。这些情况构成了建设红旗渠系统这一宏伟工程的大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