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克辉:《珠崖郡治今何处?——琼山县文物普查队在遵谭区东谭乡发现与珠崖郡治有关的历史残迹》,《海南日报》1985年6月5日。
王海平:《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王克荣:《海南岛的主要考古发现及其重要价值》,《海南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海南省的考古发现与文物保护》,《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1年。
杨式挺:《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的探讨》,《史前研究》1986年Z1期;《“朱庐执刲”银印考释——兼说朱卢朱崖问题》,《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11月;《从考古发现探讨海南岛早期居民问题》,《岭南文物考古论集》,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11月。
郝思德、王大新:《海南省近五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述》,《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海南考古的回顾与展望》,《考古》2003年第4期。
王大新、郝思德:《海南考古六十年》,《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郝思德、王明忠:《海南史前文化遗存经济生活初探》,《南方文物》2004年第4期。
赵焕庭:《西沙群岛考察史》,《地理研究》第15卷第4期,1996年12月。
许永杰、范伊然:《中国南海诸岛考古述要》,《江汉考古》总第122期,2012年第1期;《中国南海诸岛考古史》,《中国文物报》第5版,2012年9月28日。
陈光良:《海南原始居民蠡测》,《海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海南原始农业初探》,《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郝思德:《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南方文物》1997年第1期;《略谈西沙文物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从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文物看海上陶瓷贸易》,《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海南新石器时代考古若干问题的探讨》,《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海南古墓葬考古概述》,《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馆藏有肩石器选介》,《文物天地》总第312期,2017年6月。
颜家安:《海南岛史前采集渔猎经济及其技术的发展》,《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海南岛原始农业起源的几个问题》,《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海南岛第四纪古生物及生态环境演变》,《古地理学报》第8卷第1期,2006年2月。
王少霞、陈奋飞:《浅谈陵水新石器时代遗址》,《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
何声乐:《海南琼海发现的磨制石斧》,《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
何翔、张健平:《海南原始文化遗存及其面貌》,《南方文物》1994年第3期。
丘刚:《海南岛贝(沙)丘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海南岛青铜器源流初探》,《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
王亦平、贺务云:《海南与两广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王育龙、王少霞:《海南远古追踪》,《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王育龙、蒋斌:《海南洋浦盐田遗址》,《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王育龙:《海南古墓葬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馆藏青铜鼓、釜之浅议》,《文物天地》总第312期,2017年6月。
邓聪:《史前蒙古人种海洋扩散研究——岭南树皮布文化发现及其意义》,《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海南树皮布的几个问题》,《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3月。
吉开将人:《南越印章二题》,《中国古玺印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作为一个历史世界的岭南及北部越南》,《琼粤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海南出版社,2002年。
李露露:《海南黎族的树皮布》,《文物天地》1997年第1期。
王静:《史前石拍与海南岛树皮布》,《百越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从西沙华光礁出水瓷粉盒看古代妇女的妆容习俗》,《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出水瓷的装饰艺术》,《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
王翠娥:《略谈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工艺》,《南方文物》2006年第1期;《海南古代穆斯林墓葬与海上丝绸之路》,《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高泽强:《海南岛树皮布历史溯源》,《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吴春明:《“岛夷卉服”、“织绩木皮”的民族考古新证》,《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谭其骧:《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历史地理》1989年第6期。
黄展岳:《“朱庐执刲”和“劳邑执刲”——兼论南越国自镌官印》,《考古》1993年第11期。
孙慰祖:《“朱庐执刲”银印的赐主与受主——兼议“朱庐”“珠崖”之辩》,《上海博物馆集刊》2012年12月。
贾宾、郝思德:《蛇纽银印 镇馆之宝——馆藏“朱庐执刲”印鉴赏》,《文物天地》总第312期,2017年6月。
李勃:《试谈海南古代青铜器的来源》,《新东方》总第205期,2014年第3期。
张林彬:《儋州出土青铜鼓釜考略》,《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
曹量:《海南岛古代铜鼓初论》,《海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曹量、王育龙:《海南岛铜鼓发现情况述略》,《艺术百家》2014年12月;《海南岛发现古代铜鼓述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8卷,2015年第4期。
曹量、王晓平:《海南岛古代青铜乐器研究》,《中国音乐》2016年第3期。
李静生:《海南铜鼓修复暨铸造相关问题探讨》,《殷都学刊》2014年第4期。
涂高潮:《海南青铜文化及其相关问题》,《海南省博物馆研究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雷州窑存续年代的探索》,《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
李琳:《汉代珠崖郡治城址考》,《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1期。
阎根齐、欧少娟:《珠崖岭城址辨析》,《文教资料》2006年2月号下旬刊。
阎根齐、梁小平:《论海南明代高官的墓地》,《岭南文史》2007年第2期。
陈奋飞:《海南陵水县古代沿革及古城址考略》,《大众文艺》2018年第15期;《海南陵水地区古代墓葬简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4期。
陈达生、(法)克洛蒂娜·苏尔梦:《海南岛穆斯林墓地考》,《回族研究》1993年第2期。
武洹宇:《海南穆斯林古墓群双墓碑现象研究》,《海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3期,2007年6月。
王仁湘:《且晒且煎 兼备生熟——海南万宁盐墩村海盐生产传统工艺调查》,《东方考古》2015年12月。(www.xing528.com)
支艳杰、王育龙:《“崖州煮海”史迹初探》,《南方文物》2019年第3期。
羊泽林:《从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上的青釉褐彩器看福建釉下彩瓷的生产及外销》,《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孟原召:《西沙群岛海域出水元代青花瓷器初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1期。
赵嘉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古代外销瓷——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与发现》,《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林国聪:《我国水下考古中所见的龙泉青瓷》,《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蒋斌:《华光之舸楫齐扬——华光礁1号船体出水始末》,《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试谈西沙出水龙泉窑瓷器——以1998年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为例》,《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
孙键:《南海沉船与宋代瓷器外销》,《中国文化遗产》2007年第4期;《揭秘华光礁1号沉船》,《华夏地理》2007年第10期。
陈信雄:《岛屿、岛港考古与历史重建——以西沙、东沙与澎湖马公为例》,《福建文博》2010年第4期。
尧迟月:《西沙群岛出水景德镇明代青花瓷器研究》,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何翔:《“海瓷”考》,《从西沙华光礁出水瓷粉盒看古代妇女的妆容习俗》,《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刘爱虹:《“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陶瓷器概览》,《文物天地》总第312期,2017年6月。
熊伟:《西沙群岛出水的“洪武通宝·二钱”》,《陕西金融》1999年第5期。
张书裔、何健:《西沙群岛打捞出明代铜锭》,《中国钱币》1998年第4期。
李钊:《华光礁1号未见出水铜钱之探析》,《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高文杰:《西沙珊瑚礁出水清代石雕及建筑构件》,《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韩振华、李金明:《西、南沙群岛的娘娘庙和珊瑚石小庙》,《南洋问题研究》1990年第4期。
陈进国:《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及其变迁辨析》,《世界宗教文化》2015年第5期。
侯毅、吴昊:《南海历史遗迹与文物的保护、发掘与利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222期,2017年第7期。
李钊、韩飞:《海南渔民开发南海之考古遗迹述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期。
林果:《水下考古中的技术运用》,《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崔勇:《水下考古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几种水下调查发掘技术》,《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蔡敷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程序——以海南洋浦LNG站线项目为例》,《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
蔡敷龙、韩飞:《水下考古的潜水规程》,《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二辑》,南方出版社,2012年11月。
韩飞:《水下考古摄影概述》,《海南省文博学会文集·第一辑》,南方出版社,2011年10月;《西沙水下考古调查方法举要》,《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徐海滨:《略谈水下摄像与照相在考古中的应用》,《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李滨:《在水下遗址发掘测量中所使用的一些摄影记录方法》,《福建文博》1997年第2期。
冯雷、朱滨:《水下考古调查中的遥感探测技术及其应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年3月。
张聪:《浅谈水下考古绘图方法》,《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林唐欧:《水下考古绘图初探》,《南海学刊》2018年第1期。
赵嘉斌:《西沙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遗址》,《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王浩:《西沙群岛水下考古之行——“华光礁1号”南宋沉船发掘纪实》,《武汉文博》2008年第1期。
龚昌奇、张治国:《华光礁1号宋代古船技术复原初探》,《国家航海》2018年第1期。
袁晓春:《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造船技术研究》,《南海学刊》2018年第2期。
马燕如:《一批特殊的西沙出水陶瓷器脱盐保护方法概述》,《文物保护与修复纪实——第八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包春磊:《华光礁出水瓷器表面黄白色沉积物的分析及清除》,《化工进展》2014年第33卷第5期;《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水下考古试析》,《南海学刊》第1卷第3期,2015年9月。
包春磊、贾世杰、刘爱虹、符燕、张治国:《西沙群岛出水石雕文物结垢物分析及处理》,《应用化工》2017年第4期。
包春磊、刘爱虹、贾世杰、符燕:《海洋出水石雕文物的病害特征及处理》,《博物馆》2017年第2期。
李文静、陈岳、李乃胜、李斌、罗武干:《“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瓷器“保护性损伤”量化评估的ICP-AES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第35卷第3期,2015年3月。
李乃胜著:《海洋出水瓷器保护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
杨传森、王菊琳、张治国:《华光礁出水铁器腐蚀产物及脱盐研究》,《化工学报》2011年第63卷第9期。
刘东坡:《海洋出水南宋古沉船饱水木构件的定形保护》,《东方博物》2015年第2期。
符燕:《华光礁1号船体及出水文物的现状与保护修护》,《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凤凰出版社,2011年。
张治国、刘婕、田兴玲、李乃胜、包春磊:《海南出水石质文物表面凝结物的清洗技术研究》,《石材》2013年第12期。
王昊、付永海:《海洋出水石雕文物表面污染物激光清洗实验研究》,《应用激光》2018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