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水下考古文物专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出水遗物、沉船和南海诸岛历史遗迹方面。其中,出水遗物以陶瓷器、铜器为主。
陶瓷器研究关注于器类、年代、窑址、纹饰和古代陶瓷贸易。羊泽林介绍了华光礁1号出水的青褐釉彩器,认为其所属窑口都在福建。他初步探讨了福建褐彩瓷的生产历史、年代、生产的原因及外销情况。(167) 孟原召对石屿2号沉船遗址出水的元青花瓷器进行初步研究,他鉴定这批瓷器应为元至正年间景德镇湖田南河北岸窑烧造,其钴料使用了进口钴料。根据考古发现,推断这些产品应是外销到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或再转销到非洲东海岸。(168) 赵嘉斌介绍了西沙华光礁、北礁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他认为华光礁1号沉船装载有景德镇窑、龙泉窑、福建德化、磁灶窑的陶瓷器,因此沉船最后的出发地应为泉州港,符合文献记载。(169) 林国聪简要介绍了我国水下考古调查、发掘中采集和出水的龙泉青瓷,总结了龙泉窑外销瓷器的盛行年代、器形、时代特征,他认为水下考古发掘填补了龙泉青瓷外销贸易环节的空白。(170) 蒋斌梳理了1998-1999年西沙群岛水下考古调查出水的龙泉窑瓷器材料,从出水地点分析,他认为元、明时期龙泉窑外销航线可能有所不同,而这些变化是由于外销地的变化而造成的。(171) 孙键介绍了西沙华光礁沉船的考古调查和发掘,他分析了出水文物,推断华光礁沉船是一条满载瓷器从中国前往东南亚等地进行贸易的商船,因突遇风浪,在华光礁北侧搁浅。沉船的发掘揭示了宋代繁荣的海上贸易和西洋航线。(172) 陈信雄尝试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遗物互相补充来重建西沙、东沙的历史,他认为岛屿与岛港的历史记载较缺乏,应该发挥好文献和文物的互补作用。(173) 尧迟月对西沙群岛出水景德镇明代青花瓷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同国内外同类器物进行对比,证明西沙群岛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航线,为景德镇外销瓷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174) 郝思德分析了华光礁1号的出水瓷器,简述了我国古代对外海上贸易的发展,同北礁3号沉船和南海1号沉船进行联系对比,他认为华光礁1号的出水瓷器大部分为福建沿海地区民窑生产的外销瓷产品,见证了自宋代以来中国陶瓷器大量出口外销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事实。(175) 何翔从陶瓷成因和色釉特征两方面来介绍西沙水域出水的“海捞瓷”并总结其特征。(176) 王静将华光礁出水瓷粉盒与古代妇女妆容习俗联系起来,她考证了不同时期的妇女化妆用品后,认为宋代粉盒的设计和制造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177) 之后,她又详述了华光礁出水瓷器的装饰艺术。(178) 刘爱虹从瓷器的类型、年代、窑口、装饰手法等方面概括介绍了“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陶瓷器。她认为沉船运载的大量陶瓷器是宋代外贸繁荣的明证。(179)
铜器研究关注于铜器来源、年代以及其反映的经济贸易活动。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东沙岛礁盘上发现的一批古代铜钱进行了整理、鉴定,他们发现这批铜钱品种复杂,朝代从唐-明都有,其中除“永乐通宝”钱成串外,其余钱币都很散乱。他们推测这批钱是我国古代的一艘古船所遗落,可能是触礁所致,年代应晚于明永乐年间。(180) 熊伟探讨了西沙群岛出水的“洪武通宝·二钱”,认为这批钱保存完好,其上锉痕犹存,证明这批钱未及流通就装运上船,最后沉入大海。(181) 张书裔、何健初步研究了西沙群岛北礁海域打捞出水的明代铜锭,根据形状和质地将其分为官锭、铜场锭和日本铜锭三种,他们认为这些铜锭同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官方、民间贸易活动有关,为研究我国明代初年和日本室町幕府的铸钱原料提供了实物资料,为研究中国明代同东西洋诸国贸易货币媒介状况提供了新材料。(182) 郝思德详细论述了北礁出水铜钱的时代特征,将北礁沉船的时代、起点、航线、规模、性质与同时期郑和船队的历史事件对比分析后,认为运载这批铜钱的船只可能属于郑和船队。(183) 李钊从埋藏环境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华光礁1号沉船未发现铜钱的现象,他认为未见铜钱是因为时间和条件充分,船员在海难发生后都携带贵重物品,弃船逃生,而且华光礁位于航线要冲,船队往来频繁,必定会有人再次打捞。(184) (www.xing528.com)
关于出水石质文物,高文杰从题材、工艺、风格等方面考证和分析了1986年珊瑚岛打捞出水的一批石雕及建筑构件,她认为这些石质文物可能出自清代福建惠安工匠之手,是当时移居东南亚的华侨运往海外修建寺庙宗祠或其他大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她认为金银岛、珊瑚岛、北礁所发现的石质文物,证明了传统宗教信仰对东南亚华人的深远影响。(1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