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南考古三十年:唐宋时期实物证据证明

海南考古三十年:唐宋时期实物证据证明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步认定该遗址的时代为唐宋时期,为研究海南省昌江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城内文化堆积很薄,文化性质单纯,皆为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遗物。2011年12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的考古人员对旧州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调查发现,城墙开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四周有环濠拱卫。从汉、唐、宋,直到明清时期,各代都有,以明、清两代为多。按墓碑形制,可分为唐宋、宋元两期。

海南考古三十年:唐宋时期实物证据证明

(一)昌江大仍遗址

遗址位于昌江县七叉镇大仍村西南4公里,昌化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地形为东高西低的缓坡。2006年4月-5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图3-2-143),发现灰坑3个,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陶瓷器和铁器等。

石器数量较多,有棒、球、饼等,均为天然形状,直接使用,未经过加工。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器形有罐、钵、盆、碗等,纹饰有弦纹、水波纹等。瓷器仅出土少量青釉残片和圈足,另有几件铁削、铁镖等(图3-2-144、图3-2-145)。灰坑平面近椭圆形(图3-2-146),深约0.2-0.25米,出土有少量夹砂陶片和泥质陶片,有的还发现有零星瓷片。初步认定该遗址的时代为唐宋时期,为研究海南省昌江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37)

图3-2-143 大仍遗址发掘现场

图3-2-144 大仍遗址现场出土遗物 其一

图3-2-145 大仍遗址现场出土遗物 其二

图3-2-146 大仍遗址发掘的灰坑和出土遗物

(二)海口博抚珠崖岭城址

城址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塘镇博抚村北,西南距龙塘镇约4公里。城址坐落在南渡江西岸的高台地上,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与南渡江面高差约有20米。1999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琼山市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通过发掘,确认城址的城墙为夯土填筑(图3-2-147)。墙基宽约5.1-5.7米,残高1.5-2米,平面近方形,边长155-160米,周长近750米。出土遗物主要为瓷、陶、石等器物和建筑构件(图3-2-148、图3-2-149)。城墙和城内地层中发现的具有断代意义的遗物主要为平底和饼足的青瓷器(图3-2-150), 其中部分器物的形制在广东唐代中期墓葬中十分常见。此外部分青瓷器的饼足向内略凹,呈假圈足,具有唐晚期的风格(图3-2-151)。珠崖岭城址的面积很小, 只发现有向南开的一座小城门。根据城址的规模及形制,推测它可能属于军事城堡。靠近城内北部的中间地带发现有建筑硬面,这里可能存在建筑。城内文化堆积很薄,文化性质单纯,皆为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遗物。由此推断,城的使用时间不长,至宋代时可能就已经废弃。(38)

图3-2-147 北城墙东壁剖面图

(1.灰红色土 2.红褐色土 3.黄红褐土夹碎砖瓦 A.坚硬夯土 B.填筑夯土 C.灰土)

图3-2-148 兽头形陶建筑构件

图3-2-149 珠崖岭城址出土的莲花纹瓦当

(直径15 厘米,厚3.5 厘米)

图3-2-150 青绿釉饼足瓷碗

图3-2-151 青黄釉圈足瓷碗

(三) 海口旧州城址

城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旧州村的东北部,利用当时的自然地势,修筑在南渡江右岸的二级高台地上。2011年12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的考古人员对旧州城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城址平面近长方形,长约400米,宽约300米,周长近1.4公里(图3-2-152)。调查发现,城墙开有东、南、西三座城门,四周有环濠拱卫。地表采集遗物有陶、瓷、石等不同质地的器物残片。可辨器形有绳纹板瓦、筒瓦、瓦当、青砖、罐、盘、碟、碗、缸等生活用具及建筑用品(图3-2-153)。从汉、唐、宋,直到明清时期,各代都有,以明、清两代为多。为了解城墙结构和修筑方式,考古队员在北城墙中段试掘探沟(图3-2-154、图3-2-155)。通过试掘,确认城墙为平地夯土填筑,墙基宽约7.5-8米,残高1.5-2米,在夯土中出土绳纹板瓦残块(图3-2-156)。对比旧州城址与珠崖岭城址的出土遗物,旧州城址的年代应不晚于所发掘的珠崖岭城址的年代。抑或两者年代相当,都兴建于唐代。(39)

图3-2-152 旧州城址北城墙

图3-2-153 城址内采集器物

图3-2-154 北城墙中段发掘的探沟

图3-2-155 探沟东壁剖面

图3-2-156 旧州城址发现绳纹瓦残块

(左为地表采集绳纹筒瓦残块;右为探沟夯土内出土绳纹板瓦残块)

(四) 陵水英州唐代珊瑚石板墓

根据考古调查,此种墓葬类型主要分布在陵水县英州镇军屯坡到古楼坡一带。1978年、1994年和1995年,考古人员在这一带共发掘5座珊瑚石板墓(图3-2-157)。根据墓葬形制不同,珊瑚石板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内,贴四壁直立珊瑚石板,之上再覆以珊瑚石板作为盖板,墓内不设底板。珊瑚石板未经过加工,很不规整。墓室一般长3米,宽0.6-0.8米,高0.7米。墓内出土夹砂陶片和铁器残件。另一类则使用打磨规整的珊瑚石板,采用全榫和半榫套合相接而成长方形的墓室,石板之间填以石灰勾缝,十分严密。墓室顶近似两面坡式的“金”字形顶。墓室长2.2-3.5米,宽1-1.5米,高1-1.2米。珊瑚石板多加工成长方形或方形,厚11-14厘米。有的墓室底部铺有10厘米的炭灰。随葬品主要有青釉、酱黑釉四(六)耳罐,彩绘花卉罐,平底碗,圈足碗,刻花碗等,还出土铁剑和石雕人像(图3-2-158)。(40)

图3-2-157 陵水县英州镇军屯坡发现的珊瑚石板墓

(www.xing528.com)

图3-2-158 陵水县英

州镇军屯坡珊瑚石墓出

土珊瑚石雕人像

(高82 厘米,宽30 厘米)

(五) 伊斯兰教徒墓群

海南的伊斯兰教徒墓主要分布在三亚、陵水一带的沿海沙堤上,经过考古调查,发现有三亚市梅山镇八人轿坡(图3-2-159)、羊栏镇回新村、藤桥镇番岭坡(图3-2-160)、崖城镇大蛋港、陵水县英州镇福湾村、干教坡等六处墓群。1978年和1988年,广东省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番岭坡和干教坡共发掘伊斯兰教徒墓21座。从发掘的墓葬可知,此类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长1.8-2米,宽0.8-1米,深1-1.2米,无葬具和随葬品,死者侧身屈肢,面朝西方圣地,头向西北,脚向东南。墓葬地表无封土堆,前后两端各竖珊瑚石碑一块以表明墓界。石碑一般高40-67厘米,宽35-58厘米,厚10-14厘米,单面雕刻阿拉伯文或波斯文以及云、月、花朵、树枝等图案,文字内容多为《古兰经经文、死者的名字和死亡日期,碑文字体和花纹图案也略有不同。头碑碑面朝西北,脚碑碑面朝东南。按墓碑形制,可分为唐宋、宋元两期。

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的出现应与阿拉伯人的海上贸易活动有关。三亚、陵水发现的伊斯兰墓葬的形制不同于我国广州、扬州泉州杭州发现的伊斯兰教徒墓。上述这些地区的墓葬一般使用石板或砖石构筑,地表盖有石盖顶,墓碑则采用单碑双面雕刻。据调查,在阿拉伯半岛阿曼南部海岸的佐法尔古城址和东非沿海港口遗址中,发现与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相似形制的墓葬。由此推断,海南伊斯兰教徒墓的形制应当来源于东非和阿拉伯半岛,较之我国的其他地区,年代较早。(41)

图3-2-159 三亚市梅山镇八人轿坡出土的伊斯兰教徒墓碑

(高66厘米,宽47厘米,厚10厘米)

图3-2-160 三亚市藤桥镇番岭坡出土的伊斯兰教徒墓碑

(六) 甘泉岛唐宋遗址

1974年3-5月,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行政区文化局的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到西沙群岛进行文化调查。通过在甘泉岛(图3-2-161)上的发掘,发现一处唐宋时期的居住址,出土瓷器37件,其中唐代11件,以青釉四系罐为代表,与广东韶关张九龄出土的同类器相同。(42) 宋代瓷器26件,以青白釉小口瓶、点彩瓶、点彩罐、四系小罐、碗、碟、粉盒等为代表,与广州皇帝岗窑址、潮安笔架山窑址等广东沿海地区窑址出土的同类器相同。(43) 遗址堆积中还发现有铁锅残片,应该是岛上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具。1975年3月-4月,考古工作人员再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出土瓷器72件,除发现卷沿罐、梭形瓶、凸唇盏、莲瓣纹钵、器盖等新器形外,大部分器形与上次发现相同。铁器出土铁刀2件、铁凿3件,已成残块(图3-2-162)。铜饰件1件。遗址中还发现鸟骨堆积,应是人类食用后集中抛弃形成,共清理出鲣鸟骨一百余块。螺壳三十余个,近半数有敲砸痕迹(图3-2-163)。甘泉岛唐宋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我国渔民早在唐代就在岛上延续居留,从事开发生产活动。(44)

图3-2-161 甘泉岛航拍照片

图3-2-162 甘泉岛发现的铁器

图3-2-163 甘泉岛发现的鲣鸟骨(左)和螺壳(右)

(七) 琼山市美秋宋代墓葬

墓葬共有3座,位于琼山市永兴镇美秋村西南约600米处,由村民在采石生产中发现。2000年12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琼山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对该墓葬进行清理发掘。墓葬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为积石石室墓,墓向东北-西南,地表以火山石堆砌成长方形的墓丘(图3-2-164、图3-2-165),地下以石板垒砌成墓室。在墓室中未发现人骨架和葬具,应当为二次迁葬,出土随葬品主要有酱釉魂坛、青釉浅腹碗、酱釉双耳小陶罐及买地砖券等。墓葬平面布局较为有序,应当为一家族墓地,两块买地砖券(图3-2-166、图3-2-167)上都刻有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纪年,记载了当年的一桩土地买卖情况,推断墓葬年代为北宋晚期。类似的买地砖券在琼山市府城宋墓中曾发现过,对研究宋代海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契约的关系研究有一定价值。(45)

图3-2-164 美秋宋代墓葬的地表积石墓丘 一

图3-2-165 美秋宋代墓葬地表积石墓丘 二

图3-2-166 美秋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其一

(长25 厘米,宽13.6 厘米,厚2.8 厘米)

图3-2-167 美秋宋墓出土的买地券 其二

(长25 厘米,宽13.6 厘米,厚2.8 厘米)

(八) 澄迈县南宋灵照墓

美榔双塔是南宋末澄迈乡人陈道叙为纪念其皈依佛门的亡女灵照、善长二人而修建的寺塔。灵照墓位于美榔双塔西约100米。2005年11月,海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人员清理发掘了澄迈县南宋灵照墓(图3-2-168)。该墓为石室木棺墓,分为地表建筑物和地下石室两部分,清理时发现该墓已遭盗掘。地表建筑物为石质仿木结构的墓塔形制,长3.1米,宽3米,通高2.76米。底部为须弥座,上部为面阔三间、深两间的“享堂”。“享堂”之上为五层复钵形式的塔刹,刹高0.48米(图3-2-169)。“享堂”明间后檐嵌有“故姐陈仙化台”墓碑一方。两梢间浮雕四抹对扇门。“享堂”左、右、后墙为浮雕花鸟纹样。清理地下墓室时(图3-2-170),未见木棺和尸骨,出土带盖魂坛2件、青黄釉鼓腹小罐1件、残陶屋2件、铜钱2枚(其中一枚为“皇宋通宝”)、铁棺钉26枚、铁质提环4件,残板瓦、筒瓦等遗物(图3-2-171)。灵照墓的墓塔形制十分罕见,应与佛教建筑文化和葬俗在海南的传播有关,丰富了海南宋代丧葬制度的文化内涵。在海南缺乏明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实例的情况下,灵照墓发现的石质仿木写实结构建筑成为珍贵的实物史料。(46)

图3-2-168 灵照墓地表发掘现场

图3-2-169 灵照墓石制塔刹

图3-2-170 灵照墓墓室

图3-2-171 考古人员现场清理遗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