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滨海平原和靠近河流的台地、阶地上。按照发现遗址的地形,可分为台地(山坡)、沙丘(贝丘)类型的遗址,分布范围上偏重于本岛南半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遗址虽然发现较多,但分布相对稀疏,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遗址群。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活动受地理和生态条件制约,在消耗完当地的资源后,经常性地迁徙,其表现是遗址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延续时间较短,文化堆积单薄,遗迹现象也很少。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早、中期遗址考古调查、发掘较多,晚期遗址尽管发现较多,但大都未经过科学发掘。
(一) 三亚市英墩贝丘遗址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遗址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堤的南部,东距海岸线约280米,西南濒临铁炉港,铁炉港西、南有大岭、竹落岭、湾艾岭等丘陵包围。沙堤以西有大片低地,原应系潟湖,后干涸成陆。2014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陵水至三亚东部的沿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该遗址(图3-2-34)。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联合考古队对英墩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堆积情况和出土遗物可将英墩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推测其年代为距今6000-5500年。
早期遗存出土陶器主要有夹粗砂陶和夹细砂陶。夹粗砂陶多为红褐陶,亦见灰褐陶,陶色不均,陶胎一般较厚,夹砂甚多,砂粒粗大,陶质疏松,器形以盘形釜(图3-2-35)为主。夹细砂陶多见褐陶、黄褐陶、红褐陶和灰褐陶,陶胎较薄,夹砂量较少,砂粒较细,陶质较硬,器形有鼓腹罐(图3-2-36)、深腹罐(图3-2-37)、小圜底钵(图3-2-38)、大圜底钵(图3-2-39)、凹底钵(图3-2-40)、折腹钵(图3-2-41)、杯(图3-2-42)等。石器以有肩石器(图3-2-43)为主,肩部或仅稍打出,有些打磨成溜肩或弧肩,肩角均为钝角。另有石锤、砺石等。早期遗存出土一组鱼骨串饰,系由经打磨的鱼脊椎骨穿孔连缀成串(图3-2-44)。早期遗存出土大量贝壳、鱼骨、兽骨等海、陆生动物遗存,其中以海生贝类为大宗,包括腹足纲、双壳纲、异齿亚纲等,涉及钝缀锦蛤、加夫蛤、牡蛎、毛蚶、鸟蛤、文蛤、水晶凤螺、海月等20余种。早期遗存是英墩遗址的主要遗存,具有明确、独特的文化内涵,即为“英墩文化遗存”。
晚期遗存主要分布于遗址南部。晚期遗存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均为泥质,陶胎较薄,多为黄色或灰黑色,陶质较硬,火候较高,施红色或红褐色陶衣并磨光,制作精美,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卷沿罐唇部多见锯齿纹,腹部有一周细绳纹。(7)
图3-2-34 英墩遗址的贝壳堆积
图3-2-35 英墩遗址出土陶盆形釜
(口径44 厘米,高7.5 厘米)
图3-2-36 英墩遗址出土陶鼓腹罐
(口径24.2 厘米,高16.2 厘米)
图3-2-37 英墩遗址出土陶深腹罐
(口径17 厘米,高21.8 厘米)
图3-2-38 英墩遗址出土陶小圜底钵
(口径22.4 厘米,高11.4 厘米)
图3-2-39 英墩遗址出土陶大圜底钵
(口径35.8 厘米,高10.6 厘米)
图3-2-40 英墩遗址出土陶凹底钵
(口径22.2 厘米,高8.4 厘米)
图3-2-41 英墩遗址出土折腹钵
(口径23.2 厘米,高10.6 厘米)
图3-2-42 英墩遗址出土陶杯
(长径8.3 厘米,短径6 厘米,高3.3 厘米)
图3-2-43 英墩遗址出土石器
图3-2-44 英墩遗址出土鱼骨串饰
(二) 东方市新街大桥沙(贝)丘遗址
该遗址位于东方市八所镇新街墟红坎园北黎河入海口北岸的第一台阶地上,高于河滩近3米(图3-2-45、图3-2-46)。1985年2月,由文物普查队员郑新瑶发现。遗址地势平坦,稍向东南倾斜,土质为灰褐色,文化层厚约0.5-1米。文化堆积分为两层,第二层为主要堆积,内含猪、牛、鹿等动物烧骨、大量螺壳、鱼椎骨、烧土、炭屑及夹砂陶片和石器等遗物。第二层下为砂岩石块和河卵石。陶器为手制夹砂粗陶,以灰褐陶为主,未见泥质陶。器类单一,可辨器形有圜底罐和圜底釜,均为敞口,鼓腹,多呈素面,少量饰有粗绳纹。石器以砾石为原料,采用交互打击法制成,器形有斧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磨制石器很少,有斧和锛,略似梯形。从出土器物和地层堆积可以推断,新街遗址的年代比三亚落笔洞遗址要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推测其年代距今约5000年。(8)
(三) 陵水县莲子湾遗址
莲子湾遗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地处南湾岭与尖岭相夹的沙堤上,其内有低地,原应系潟湖。遗址西南面向大海,东北可望六量岭,以东有淡水河流经。2012年3月,联合考古队调查发现该遗址,2013年3月进行复查,发现遗址被20世纪90年代和现今的两次洗砂作业破坏,出土大量文化和自然遗物。联合考古队随即对遗址展开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75平方米。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片、石器、动物遗骸等大量遗物。陶器有夹粗砂陶和泥质陶。夹粗砂陶均褐色,陶胎较厚,最厚可达3厘米,夹砂较多、较粗,陶质疏松,器形以盘形釜(图3-2-47)为主。泥质陶陶色有红色、橙黄色、红褐色、褐色和白色等,陶胎较薄,最薄处仅2毫米,陶质坚硬,施陶衣并磨光,制作精致,多见细绳纹,部分器物口部饰锯齿纹,器形有折沿罐(图3-2-48)、卷沿罐(图3-2-49)、钵(图3-2-50)、圈足盘(图3-2-51)、尊(图3-2-52)、小杯(图3-2-53)等。遗址出土大量有肩石器,肩角多为直角或圆钝角。多通体磨光。器形多为斧和锛(图3-2-54),另有石锤、砺石等。遗址出土少量人骨残片和大量贝壳、鱼骨、兽骨等海、陆生动物遗存,包括鱼纲、腹足纲、瓣鳃纲、甲壳纲、珊瑚虫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等60余种动物。莲子湾遗存的文化性质与英墩晚期遗存、桥山早期遗存相当。莲子湾遗存距今约5000年。(9)
图3-2-45 新街大桥遗址 局部一
图3-2-46 新街大桥遗址 局部二
图3-2-47 莲子湾遗址出土的陶盘形釜
(口径41.2厘米,高9.6厘米)
图3-2-48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折沿罐
(口径19.2厘米,残高6.1厘米)
图3-2-49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卷沿罐
(口径9.2厘米,高6厘米)
图3-2-50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钵
(口径12.2厘米,高8.3厘米)
图3-2-51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圈足盘
(口径19.3厘米,足径17.4厘米,高10.5厘米)
图3-2-52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尊
(口径14厘米,残高7.8厘米)
图3-2-53 莲子湾遗址出土陶小杯
(口径8.8 高2.8厘米)
图3-2-54 莲子湾遗址出土的双肩石器
(四) 陵水县桥山遗址
桥山遗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北距三才镇港演行政村大港自然村约1公里。遗址地处桐栖港西北岸,被南湾岭、走客岭、长水岭等丘陵包围。淡水河流经遗址北,在遗址东北汇入桐栖港。遗址西北隔淡水河与大港南遗址相望。遗址所在沙丘被田间小路及冲沟分为东、西两部分,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桥山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文化遗存以遗址第三层堆积为代表,出土陶片有夹粗砂陶和泥质陶。夹粗砂陶均褐色,陶胎较厚,最厚可达3厘米,夹砂较多且较粗,陶质疏松,器表多见灼烧、烟熏痕迹。泥质陶陶色有红色、橙黄色、红褐色和褐色,陶胎较薄,陶质坚硬,器表施陶衣并磨光,制作精致,多见细绳纹,部分器物口部饰锯齿纹,可辨器形有卷沿罐、钵、碗、圈足盘、尊等。出土石器以有肩石器为主,肩角多为直角或圆转钝角,多通体磨光,器形以斧或锛为主。桥山早期遗存的文化性质与英墩晚期遗存及莲子湾遗存相当。
晚期文化遗存主要包括第三层层面陶片堆积和M1墓葬。陶器均为夹砂陶,陶色以红褐色和黄褐色为主,偶见灰褐色和灰黑色,陶质较疏松,器表以素面为主,偶见刻划纹和绳纹。器形有钵形釜(图3-2-55)、折沿罐(图3-2-56)、盘口罐(图3-2-57)、凹沿罐(图3-2-58)、卷沿罐、卷沿小罐(图3-2-59)、杯(图3-2-60)、钵(图3-2-61)和器盖(图3-2-62)等。
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的墓葬M1,其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墓内填土略呈灰黄色,其间夹杂灰白色细砂,土色较杂。墓内出有头骨残片和部分胫骨,保存状况较差,直肢葬,头向西南,面向不详。未见随葬品,填土中有细碎的夹砂红陶片,与第三层层面所出相同。M1四周环绕着八个柱洞,柱洞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柱洞内填灰白色细砂,柱子的中心部分为灰黄色细砂,柱洞内未见文化遗物。推测柱洞与墓葬有关,墓葬之上原似有建筑(图3-2-63)。
遗址数量较多的是珠形陶纺轮(图3-2-64),另出土一件陶脚模(图3-2-65)。出土石器以长方形或梯形石斧、石锛为主,器物多较小,磨制精细(图3-2-66)。另有砺石和石锤。晚期遗存是桥山遗址的主要遗存,具有明确、独特的文化特征与内涵,即为“桥山文化遗存”。桥山遗存距今约3500-3000年。(10)
图3-2-55 桥山遗址出土陶钵形釜
(口径27.3 厘米,高14.5 厘米)
图3-2-56 桥山遗址出土陶折沿罐
(口径27.1 厘米,残高6 厘米)
图3-2-57 桥山遗址出土盘口罐
(口径21.7 厘米,残高20.8 厘米)
图3-2-58 桥山遗址出土凹沿罐
(口径26.5 厘米,残高14.5 厘米)
图3-2-59 桥山遗址出土卷沿小罐
(口径12.4 厘米,高9.5 厘米)
图3-2-60 桥山遗址出土陶杯
(口径7.3 厘米,高3.8 厘米)
图3-2-61 桥山遗址出土陶钵
(口径13.9 厘米,残高13.1 厘米)
图3-2-62 桥山遗址出土陶器盖
(口径29.7 厘米,高12.3 厘米)
图3-2-63 桥山遗址发现的墓葬M1
图3-2-64 桥山遗址出土陶纺轮
图3-2-65 桥山遗址出土陶脚模
(脚模长10 厘米,宽5.3 厘米;
脚长10 厘米,掌宽4 厘米,跟宽3 厘米)
(www.xing528.com)
图3-2-66 桥山遗址出土石器
(五) 陵水县石贡遗址
石贡遗址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南约1公里的南湾半岛,坐落在半岛西北面的沙岗坡上,北临新村港,背靠南湾岭,平均高于海平面约4米。1992年,海南省文物培训班学员在中山大学古人类学系教师指导下,对石贡遗址进行了试掘。2006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再次对石贡遗址进行发掘(图3-2-67)。文化层厚近1.5-2.4米。发现的遗迹有灶(图3-2-68)、红烧土、房址、柱洞(图3-2-69)、灰坑、陶片堆积(图3-2-70)和石块堆积等,出土遗物主要有石器和陶器,另有少量兽骨、贝壳(图3-2-71)。石器较多,以磨制为主,打制的甚少。磨制石器多为通体加工,有的磨光较精致,器形主要有斧、锛、凿、穿孔石刀、石璧。其中,石锛数量较多,分双肩和梯形两种。打制石器则有砍砸器、石核、石片和石料等。陶器居大宗,以夹粗砂褐陶为多,陶色有红褐、灰褐、黄褐和褐色等。有少量夹细砂陶,未见几何印纹陶。可辨器形有罐、釜、钵、杯、盆、纺轮、环等,较流行圜底器,圈足器次之。素面磨光为主,纹饰有划纹、绳纹、弦纹等。磨光红陶衣是该遗址的文化特征之一。
石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期遗存,距今约4900-4400年(碳14树木年轮校正)。分析遗址的文化内涵可知,石贡遗址生活的人类以捕捞、采集和狩猎为生,会纺织和使用火,能够制作陶器,会搭建房屋,可能过着半定居的生活。这是海南一处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与广东、广西同期文化遗存有着较密切的联系。(11)
图3-2-67 石贡遗址发掘现场
图3-2-68 石贡遗址发现的火灶
图3-2-69 石贡遗址发现的柱洞
图3-2-70 石贡遗址发现的陶片堆积
图3-2-71 石贡遗址发现的贝壳堆积
(六) 东方市江边乡老村遗址
海南东方江边乡老村遗址是在海南岛昌化江流域考古调查工作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位于东方市江边乡老村东南约3公里处,地处大广坝水库库区,昌化江右岸第一阶地阶坡(图3-2-72)。昌化江自东南向西北方向从遗址旁流过。遗址高于江面约10米,南距乐东县南美村约7公里,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遗址所处阶坡受降雨影响,旱季露出江面,雨季则没于江面以下。阶坡表面土质为黄褐色粉砂黏土,无植被分布,散布大量砾石,大小不一,磨圆度较低,岩性主要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遗址未见文化堆积,遗物以石器为主,极少量陶片,皆散布于阶坡(图3-2-73)。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3年9月和2014年6月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调查(图3-2-74)。共采集标本135件。其中石器标本129件,陶片标本6件。通过分析石器种类和制作方式,推断该遗址性质应为一处石器制作场。在海南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单一遗址中,如老村遗址这般性质明确,仅通过考古调查就发现并采集到如此大量石器标本的例子十分罕见。老村遗址的发现为海南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探索海南岛史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明确了方向。
老村遗址采集到的石器以砂岩、粉砂岩和片岩为主,既包括打制石器,如砍砸器、刮削器,其制作较为简单,采用单面打制加工。又包括磨制石器,如石斧(锛)、石网坠、石瑗、石璧、石环等(图3-2-75、图3-2-76、图3-2-77)。老村遗址加工制作完整的64件标本中,打制石器共5件,占总量的7.8%。磨制石器共59件,占总量的92.2%,占绝对多数。成形双肩石器仅有7件。老村遗址出土陶片6件均为红褐、灰褐色夹砂陶,器表光素无纹,可辨器形为敞口、卷沿、折沿(图3-2-78)。
综上,分析老村遗址文化内涵可知,老村遗址人群的制作、加工石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除部分打制石器外,完成石器均通体磨光。老村遗址人群会使用磨制的石斧(锛)、凿、刀用来砍伐树木、挖掘植物根茎、加工木材;会利用网坠来编织渔网、捕捞昌化江中的鱼、虾、贝类;会烧制陶器来取水和烹煮食物;石瑗、石环、石璧等石制装饰器的发现,为探索史前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材料。老村遗址的经济模式仍属于渔猎、采集。根据出土器物对比,推断老村遗址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早于中原殷商之际。(12)
图3-2-72 老村遗址所处台地
图3-2-73 老村遗址地表状况
图3-2-74 考古队员开展考古调查
图3-2-75 老村遗址发现的石器 其一
图3-2-76 老村遗址发现的石器 其二
图3-2-77 老村遗址发现的石器 其三
图3-2-78 老村遗址发现的陶片
(七) 陵水县移辇沙丘遗址
移辇遗址位于海南省陵水县光坡镇移辇村东北,东距南海海岸线约200米,北距港坡河口约1000米,海拔高程10-13米。遗址坐落在海边沙堤上,其走向为东北-西南。2007年8月,陵水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获知在光坡镇移辇村的建设工地发现了古代陶瓷器。同年10月,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往调查。经现场勘查认定,移辇遗址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堆积。沙丘上部发现有唐宋陶瓷器,下部含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经实地调查,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范围很大,面积近10万平方米。遗址大部分已遭到严重破坏。为全面了解遗址文化内涵,由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陵水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工作队,于2007年10月下旬和12月两次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三处灶址和部分居住遗迹,出土和采集了一批石器、陶器和动物遗骸等。灶址中提取的炭粒经北京大学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进行碳14测年和树木年轮校正,认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3610年至3430年。
石器材质主要有砂岩、硅质岩、板岩和燧石。石器形制规整,系先打制成坯,然后磨制而成。器类有斧、锛、凿、锤、砧、砺石等。斧、锛多数通体磨光,磨制较精细,不见打制痕迹,其形制以双肩为主(图3-2-79),还有长方形和梯形者(图3-2-80)。绝大多数为弧刃,刃部锋利。此外,还发现一些打制的石核、石片。
陶器经中国科技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检测,陶片烧成温度为800-1000度。但因陶胎杂质较多,又被水浸,故陶片疏松易碎。陶质皆为夹砂陶(图3-2-81),所夹砂粒有粗、中、细之分,多为石英,也有长石、铁锰结核。陶色以红褐色为主,还有橙黄、橙红、灰、灰褐、灰黑和灰白等色。灰和灰褐陶质地较硬,橙黄和橙红陶则较松软,灰和灰黑陶的器表多磨光。陶器皆为手制,陶片可见泥条贴筑痕迹,小型物件如把手、器足等则用手捏而成。口沿、器身、圈足应为分别制作,然后再拼接成形。几乎所有的器物口沿都经过慢轮修整。可辨器形有圜底釜、直口(折沿、卷沿)罐、大口缸、平底盆、折腹钵、器盖和纺轮(图3-2-82)等。另有不少较薄的腹片,饰绳纹、方格纹等,器形难辨。
遗迹仅见3处灶址(图3-2-83)及其下面的灰土居住硬面(图3-2-84)。灶由呈三角形排列的三块石头组成,石块大小不一,尺寸15-25厘米。灶中心部位出土大片陶釜口沿,大量鹿、猪、鱼等动物骨骼和牙齿(图3-2-85、图3-2-86),以及少量炭粒、红烧沙土等。三块灶石明显被火烧烤过。灰土硬面板结、坚硬,较为平整,厚近0.4厘米。因扰乱严重,形状不明。(13)
总结移辇遗址的文化内涵,在移辇遗址生活的人群可能过着季节性迁徙的生活。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时候,这些史前人类来到滨海平原地区,砍伐树木、搭建临时性的住所;拣拾螺、贝、蟹、藻等海产;编织网具,捕捞鱼、虾;采摘植物果实,挖掘根茎。他们会烧制釜、罐等陶器来烹煮食物,由于陶器是圜底,使用三块石头来支撑炊具。他们偶尔还会捕猎鹿、猪等较大型的哺乳纲动物。
图3-2-79 移辇遗址出土的双肩石斧
图3-2-80 移辇遗址出土梯形石斧(锛)
图3-2-81 移辇遗址出土的夹砂陶器口沿
图3-2-82 移辇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图3-2-83 移辇遗址发现的三角灶遗迹
图3-2-84 移辇遗址发现的灰土居住硬面
图3-2-85 移辇遗址出土的猪下颌骨
图3-2-86 移辇遗址出土的鹿下颌骨
(八) 万宁市神州半岛踏头沙丘遗址
踏头遗址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澳镇踏头村东南约1公里,西北距坡头港约1.4公里,东南距南海海岸线约1公里,海拔高程约5米。遗址坐落在神州半岛出海口近旁东岸的沙丘之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其分布区原貌为茂密的自然林地和较为平整的沙地,当地村民俗称此地为“坡压园”。2016年11月,此处项目施工开挖基槽时,发现大量陶片散布。2017年3月,万宁市文体局委托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调查。之后,2017-2018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分四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遗址内未发现遗迹现象。地层堆积共分为五层,其中四层、五层为主要堆积,出土遗物有石器和陶片,未发现完整陶器。出土石器有石斧(图3-2-87、图3-2-88、图3-2-89、图3-2-90)、石锛(图3-2-91、图3-2-92)、石锤(图3-2-93)、砺石(图3-2-94)等,大部分保存较为完好,通体磨光。根据出土陶片,遗存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所见陶片以夹细砂和石英碎粒以及部分泥质的灰褐陶和红陶为主。陶胎较薄,质地较为疏松,器表施绳纹和刻划纹或交叉菱形纹等纹饰,纹饰较为丰富。部分器物有矮圈足(图3-2-95),可辨器形有盘口罐、浅凹沿罐、卷沿罐(图3-2-96)、陶环(图3-2-97)等。晚期陶片多为灰褐色或黑褐色夹粗砂陶,有较少的夹细砂陶。夹粗砂陶较厚,器表粗糙,火候较低,内壁抹平,可辨器型主要有卷沿折腹罐(图3-2-98)、陶釜(图3-2-99)、陶饼(图3-2-100)等。根据出土遗物特征,联系周边相关遗址,初步推断其年代为距今3500-3000年。(14)
从遗址的周边环境和文化内涵推测,踏头遗址和陵水移辇遗址的性质相似,史前人类以采集、渔猎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图3-2-87 踏头遗址出土的双肩石斧
图3-2-88 踏头遗址出土的条形石斧
图3-2-89 踏头遗址出土的梯形石斧
图3-2-90 踏头遗址出土的石斧
图3-2-91 踏头遗址出土的梯形石锛
图3-2-92 踏头遗址出土的条形石锛
图3-2-93 踏头遗址出土的石锤
图3-2-94 踏头遗址出土的砺石
图3-2-95 踏头遗址出土的矮圈足
图3-2-96 踏头遗址出土的卷沿罐
图3-2-97 踏头遗址出土的陶环
图3-2-98 踏头遗址出土的陶卷沿折腹罐
图3-2-99 踏头遗址出土的陶釜
图3-2-100 踏头遗址出土的陶饼
(九) 昌江县乌烈新石器时代遗址
乌烈遗址位于昌江县乌烈镇乌烈村东约7公里处,坐落在一处较平缓的山岗坡地上,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在昌江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时,当地考古人员在地表上采集到147件文化遗物。2016年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昌江县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工作队对昌江县乌烈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文物堆积比较单一,未发现遗迹现象。出土磨制石器一百余件,包括石斧、石锛、石凿、石环以及大量石胚料,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定数量的夹砂红褐陶器残片。石器加工方法多为磨制,完成的石器均为通身磨光,器形有双肩石拍(图3-2-101)、梯形石斧、双肩石锛(图3-2-102)、梯形石锛(图3-2-103)、石凿(图3-2-104)、石环、石璧、石锤(图3-2-105)等,其中又以石锛为多。夹砂粗褐陶片,全为手制,可辨器形以圜底釜、罐为主,发现有圈足(图3-2-106)。初步判断,乌烈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旷野遗址,具有石器加工场的性质。(15)
图3-2-101 乌烈遗址出土的石拍
(长10 厘米,宽6 厘米,厚2 厘米)
图3-2-102 乌烈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
图3-2-103 乌烈遗址出土的石锛
(长7 厘米,宽4 厘米,厚1 厘米)
图3-2-104 乌烈遗址出土的石凿
(长7.5 厘米,宽2 厘米,厚1 厘米)
图3-2-105 乌烈遗址出土的石锤
(长9 厘米,宽3 厘米,厚2 厘米)
图3-2-106 乌烈遗址出土的夹粗砂陶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