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消毒方法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是利用物理因子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物理消毒为湿热消毒法。湿热消毒是利用较高温度的热水(≥90℃)或蒸汽为消毒介质,在维持相应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蛋白质的变性和凝固,需有水分子的存在,而湿热处理时是在热水或热蒸汽的环境下,且湿度越高蛋白质的变性和凝固越快,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亦越好。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真菌等对湿热均较敏感。WS 310.2—2016中4.4条款规定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方法是根据杀菌作用,消毒剂可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由于化学消毒对器械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器械消毒时需要谨慎选用。
(一)湿热消毒法
1.煮沸消毒 利用煮沸消毒器进行湿热消毒的方法。
(1)使用范围:可用于耐高温、耐高湿材质的腔镜器械和物品消毒,包括不锈钢等金属类、玻璃类、一些耐高温的塑胶类材质的器械。
(2)工作原理:常用设备为电热消毒煮沸器。使用时煮沸槽中加入纯化水(或蒸馏水),通过电加热待水温达到90℃或沸腾达到100℃后,将清洗后的器械浸泡于热水中。开始记录消毒时间,消毒时间1~5分钟,具有简单、方便、实用、经济、效果可靠等优点。
(3)使用注意事项:①物品应先清洁后再煮沸消毒;②煮沸物品需用蒸馏水或纯水煮沸,避免物品上有水碱黏附;③中途加入物品时,应按照最后放入的器械时间,重新记录消毒时间;④煮沸器的盖应严密关闭,以保持沸水温度;⑤煮沸消毒的物品应及时取出,以免生锈;⑥玻璃类物品冷水时放入;橡皮类物品水沸后放入,以免橡胶变软;⑦所有物品必须浸在水面以下;⑧每次所放入物品的量不应超过消毒器容量的3/4。
2.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 全自动清洗消毒器可以进行湿热消毒。利用热水进行喷淋冲洗,在保持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实现器械消毒。使用方法参阅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或指导手册。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适用于医院没有湿热消毒设施,需要选择使用化学消毒;不耐热的腔镜器械,通常采取浸泡或擦拭的方法消毒。
1.酸性氧化电位水
(1)使用范围:适用于包装前腔镜器械的消毒。
(2)主要原理:氧化电位水生成机是利用有隔膜式电解槽将混有一定比例氯化钠和经软化处理的自来水电解,在阳极侧生成具有低浓度有效氯、高氧化还原电位的酸性水溶液,同时在阴极一侧生成负氧化还原电位的碱性水溶液的装置。由氧化电位水生成机生成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ORP)、低pH、含低浓度有效氯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生成原理是将适量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加入到隔膜式电解槽内,通过电解,在阳极侧氯离子生成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另外,水在阳极电解,生成氧气和氢离子,使阳极一侧产生pH 2.0~3.0的液体,氧化还原电位≥1100mV,有效氯浓度为50~70mg/L,残留氯离子<1000mg/L。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各种微生物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杀菌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不留残毒、对环境无污染。但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稳定性不高,对铜、铝和碳钢有轻度腐蚀性,杀灭微生物作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大。
(3)使用方法(腔镜器械消毒):手工清洗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冲洗浸泡消毒2分钟,净水冲洗30秒,取出干燥后进行包装、灭菌等处理。具体方法应遵循WS 310.2—2016的相关规定。内镜的消毒遵循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卫生手消毒、卫生洁具和织物的消毒遵循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4)注意事项
1)由于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在电解过程中会释放少量的氯气和氢气,故应将生成器和蓄水容器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且没有阳光直射的场所。
2)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时只能用原液,宜现用现制备,贮存时应选用避光、密闭、硬质聚乙烯材质制成的容器,贮存不超过3d。
3)每次使用前,应在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值,达到pH 2.0~3.0、有效氯浓度50~70mg/L、氧化还原电位值≥1100mV。
4)对不锈钢以外的金属物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慎用。
5)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前,应先清洗器械,彻底清除有机物。
6)不得将酸性氧化电位水和其他药剂混合使用。
7)酸性氧化电位水为外用消毒产品,不可直接饮用;碱性还原电位水不慎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
8)如仅排放酸性氧化电位水,长时间可造成排水管道腐蚀,故排放后应再排放少量碱性还原电位水或自来水。
9)每半年应清理一次电解质箱和盐箱。
(5)有效指标的检测
1)有效氯含量:应使用精密有效氯检测试纸,其有效氯范围与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有效氯含量接近。具体使用方法见试纸使用说明书。
2)pH:应使用精密pH检测试纸,其pH范围与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接近。具体使用方法见pH试纸使用说明书。
3)氧化还原电位:取样时开启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等到出水稳定后,用100ml小烧杯接取酸性氧化电位水,立即进行检测。氧化还原电位检测可采用铂电极小于等于在酸度计“mV”档上直接检测读数。具体使用方法见使用说明书。
4)残留氯离子:取样时开启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等到出水稳定后,用250ml磨口瓶取酸性氧化电位水至瓶满后,立即盖好瓶盖,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2.含氯消毒剂
(1)作用原理:含氯消毒剂是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类。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能有效杀灭多种微生物和原虫,但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腔镜器械消毒时不宜选用。
(2)使用范围:①对朊毒体或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和器具的消毒;②对消毒供应中心物表和环境的消毒遵循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注意事项:①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②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③配置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3.醇类(乙醇)
(1)作用原理与特性:乙醇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75%的乙醇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质未变性前逐渐地向菌体内部渗透,使细菌所有蛋白质脱水、变性、凝固,达到杀死细菌作用。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且受有机物影响大;易挥发,易燃烧。
(2)适用范围:乙醇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可用于不耐湿热消毒器械的消毒处理。
(3)使用方法:用75%乙醇无絮低纤维棉布擦拭器械表面。
(4)注意事项:①乙醇易燃,忌明火;②盛装乙醇的容器,用后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③对乙醇过敏者勿用。
(三)器械消毒操作流程
1.基本要求及程序
(1)人员要求:①操作人员须经过岗位培训;②操作时,符合去污区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
(2)基本原则
1)消毒处理方法首选机械热力消毒,消毒设备主要有清洗消毒器、煮沸消毒槽等。
2)不耐湿热腔镜器械,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药液进行消毒。
3)对于不能水洗或不耐受高温的腔镜器械,可采用75%乙醇擦拭消毒。
4)腔镜器械厂商特别说明的器械材质接触化学消毒剂或高温水会导致材质变性及功能受损者,这类器械在确保清洗质量的情况下,可直接进行检查、包装、灭菌。
5)应建立消毒质量记录表,湿热消毒记录温度、时间、A0值等参数,化学消毒记录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作用时间等参数。
(3)操作要点
1)有可遵循的技术操作规程,符合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
2)评估器械材质与所采用消毒方法的兼容性,正确使用消毒方法,避免器械的损坏。
3)消毒时间、温度或浓度等指标符合要求。
4)填写消毒记录表,复核消毒指标,确保消毒质量。(www.xing528.com)
2.湿热(槽)消毒器操作
(1)操作前准备
1)人员准备: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符合WS 310.2—2016附录A要求。
2)环境准备: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环境整洁、光线充足。
3)物品准备:操作台、转运车,器械清洗篮筐、清洗架等,煮沸消毒槽,标识等物品,记录表或电脑记录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2)操作步骤
1)操作前评估,评估器械已完成清洗过程,有可遵循的消毒技术操作规程,评估器械属于耐湿热材质,可采用湿热消毒方法。
2)消毒槽注水,使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湿热消毒,加水量不应超过最高水位线。
3)配置润滑剂,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4)开启设备,按照操作规程启动设备。
5)腔镜器械消毒,消毒的器械须放在清洗篮筐内,再浸入热水中;橡胶类材质器械物品水沸后放入,以免长时间浸泡于热水中使橡胶变软;玻璃类物品应冷水时放入。消毒的器械应全部浸没在水中;每次所放入量不应超过消毒器容量的3/4。
6)将消毒后的器械放在清洁的台面上,及时传送到清洁区进行干燥等处理。清洁处理台面指专用于清洗消毒后器械的车或操作台面。
(3)操作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消毒方式。
2)记录消毒方式及参数。
3)消毒人员取出消毒器械时,建议使用防护手套,避免烫伤。
3.酸化水消毒操作
(1)操作前准备
1)人员准备: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符合WS 310.2—2016附录A要求。
2)环境准备: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环境整洁、光线充足。
3)物品准备:操作台、转运车,器械清洗篮筐、清洗架等,标识等物品,记录表或电脑记录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2)操作前评估
1)评估准备消毒的器械已经过清洗处理。
2)评估器械可使用酸化水消毒,有可遵循的技术操作规程。
3)评估酸性氧化电位水有效指标合格(pH、含氯浓度)。
(3)操作步骤
1)酸化水准备:开启酸化水阀门,并将酸化水接入消毒容器,容器放在清洗池中。
2)器械消毒:待水液量完全浸没器械后,开始器械消毒计时,始终保持酸化水阀门开启,使新鲜的酸化水不断加入容器。消毒的器械须放在清洗篮筐内,再浸入酸化水液中浸泡或直接冲洗消毒器械。消毒时间2分钟。
3)消毒结束,将消毒后的器械放在专用清洁处的台面上,即刻传送到清洁区进行干燥等处理。
4)酸化水用后处理:消毒结束后,关闭设备,倾倒容器内酸化水消毒液,用清水冲洗清洗水池,或打开酸化水碱性阀门,用碱性水冲洗。
(4)操作注意事项
1)彻底清除器械、器具、物品上的有机物,再进行消毒处理。
2)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光敏感,有效氯浓度随时间延长而下降,消毒液宜现制备现用。
3)对铜、铝等非不锈钢的金属器械和物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慎用。
4)酸性氧化电位水日常监测要求参阅化学消毒监测及操作的相关内容。
4.化学消毒剂使用及操作
(1)操作前准备
1)人员准备:操作人员个人防护符合WS 310.2—2016附录A要求。
2)环境准备:在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环境整洁、光线充足。
3)物品准备:消毒剂,消毒剂配制使用容器、量杯,清洁擦布数块,操作台、转运车,器械清洗篮筐、标识等物品,记录表或电脑记录系统处于备用状态。
(2)操作步骤
1)操作前评估:①评估器械已经过清洗过程。②评估器械材质属于不耐湿热材质,符合消毒技术操作规程。③确认消毒剂使用效期和配比浓度。含氯消毒剂对清洗后器械、物品消毒可采用500mg/L的消毒10分钟以上;直接对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用含有效氮2000~5000mg/L消毒30分钟以上。
2)配置消毒剂:容器或水槽上标注加水线,提示加水量。按照规定的消毒剂浓度和添加量,使用量杯配置。配置后,使用化学测试卡进行浓度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消毒剂配制量(放入器械后的水位)以在容器的3/4位置为宜;放入的器械量不超过容积的3/4。
3)器械消毒:浸泡消毒将器械放在清洗篮筐中,然后浸泡于消毒剂中,消毒剂应浸没全部需消毒的器械,盖上消毒容器的盖子。达到消毒时间后,取出篮筐,不应直接用手拿取器械,避免损伤皮肤。浸泡消毒的器械使用清水漂洗或再用软水漂洗,以彻底去除消毒剂的残留。
4)消毒结束,将清洗后的器械放置于专用清洁台面,如转运车或操作台。
(3)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化学消毒方法的适用范围。
2)准确配置消毒剂使用浓度和确定消毒时间。配置的含氯消毒剂应加盖保存,定时更换。
3)消毒后应彻底清洗,去除化学消毒剂残留。
4)记录消毒方式及参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