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是从“36 棵青松”发展而来的。
1968 年,当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开始建造时,核潜艇基地的建设也同时开工。1969 年7 月,中国海军从4 个常规潜艇支队和一个护卫舰支队精选了36 名官兵,组成了中国第一支核潜艇接艇队。那时,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正红遍华夏,剧中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有一句唱词:18 个伤病员就像18 棵青松。后来,大家就把这36 位核潜艇艇员称为“36棵青松”,以赞扬他们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虽然这36 人品质好、技术强,有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是冲锋陷阵的英雄,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大多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解放战争时就参加革命的艇长杨玺参军时只有小学文化,后来经过多年的文化知识补习和有关专业培训,调来之前已经是“03”型常规潜艇艇长;政委崔桂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斗英雄,获得过朝鲜二级战士荣誉勋章,脸上还存留着一道长长的弹痕。他回国后参加过速成识字班和潜艇专业培训,后来当上了常规潜艇的副艇长、政委。
这些被誉为“36 棵青松”“36 颗种子”的年轻军人,面对的是一项从未接触过的新式装备,在队伍组建之前,他们甚至不知道核潜艇为何物。
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缺乏管理使用核潜艇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等院校停课“闹革命”,他们无法进院校学习。于是,这些人稍加集训后,便按照各自专业奔向全国有关研究部门和工厂实习。其中,核动力专业的人员从1969 年10 月开始,在位于峨眉山麓的核潜艇陆上模式反应堆培训,时间一年。参加培训的除了第一批的36 人中的大部分外,还有1970 年陆续赶到现场的一些新战士,加起来共有四五十人。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他们身着便装,大都沉默寡言,既不游山玩水,也不主动与当地人交往,而是肩负重任拼命地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矗立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座科学技术的高峰,驾驭核潜艇要学习掌握有关核物理、热工水力、辐射防护、高等数学、化学、电子学等几十门学科,要操纵上万种机械设备——他们面对的对手是何等的强大,他们深感浑身是劲却使不上。但他们发誓:“不怕起点低,就怕没志气!”他们要迎难而上翻越科学的巅峰。他们谁也没有退缩,人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念头:就是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这是向党负责,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
那时的核潜艇教员都是国家的一流专家,他们要费很大劲把深奥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真是“台上教员讲得一身汗,台下官兵听得汗一身”。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更得形象地打比方,如把原子核的“核裂变”比作电影散场后奔向四面八方的人流。
攀登科学巅峰的道路艰难无比,几十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连一张学习的课桌也没有,所有的教科书和辅导资料都是刻蜡板油印的,但大家的求知热情异常高涨,就连每天轮流做饭的时间都觉得是浪费,最后大家决定到大食堂和工人们一起买饭吃。实习结束后,大多数人都掉了一二十斤肉,但行囊里却增加了一本本写满了学习笔记的本子。
一年后,经过专家考核,笔试、口试、实际操练,全部合格,无一人掉队。艇长杨玺自豪地说,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大家战胜困难,我们就是要为祖国争气、为中国军队争气!
最早的核潜艇艇员于1970年在天安门前的合影(前排左一是首任艇长杨玺)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艇长杨玺(摄于1989年)
1970 年10 月,在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前,接艇部队全体人员从全国各实习点陆续赶到核潜艇总体建造厂集中,准备接艇试航。首批核潜艇艇员按编制配齐后,终于登上核潜艇,进入自己的岗位。为了顺利完成试航任务,接艇部队一边熟悉核潜艇的结构以及专业设备、系统、仪器仪表的位置,一边请船厂技术人员和研究设计人员讲解潜艇总体性能、构造、核反应堆等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官兵们不顾高剂量的放射性辐射,一次又一次地长时间钻进反应堆舱,查系统、摸管路。他们在一无教材、二无教员的情况下,发动全体艇员的主观能动性,依据自己的实习笔记和有关说明书,抓紧编写操纵条令、条例,参照常规潜艇的做法,先后与设计单位制定了40 多种条例条令。通过一年来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艇员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很大的提高。在以后的试验阶段,配合研究机构和工厂参加了核潜艇各种试验试航项目,在实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提高。
杨玺陪同张爱萍视察核潜艇
年轻时的崔桂江
核潜艇是我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的骄子,核潜艇第一支艇员队就是率先驾驶现代化装备的排头兵。经过多年的摸索、试验、总结,艇员队在船厂交艇队和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独立操作、管理、使用核潜艇的任务。艇上指挥军官对核潜艇水面航行、水下航行、机动和下潜、上浮等各种性能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试航过程中,他们根据实际操纵的经验体会,在原有40 多种条令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使之增加到100 多种;并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参照常规潜艇的科目训练内容,初步制定了适合核潜艇训练特点的第一部《核潜艇训练大纲》,为后续艇员队的接艇训练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依据。从1971 年开始参加码头试验到1974 年交艇的三年中,他们参加了核潜艇三个阶段共26 个航次的海上航行试验,成功地完成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试验试航任务。36 名核潜艇骨干艇员就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科学道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像一棵棵葱郁的青松,巍然耸立在科技之峰。(www.xing528.com)
在中国核潜艇部队的创建、发展壮大过程中,这36 颗种子发挥了火种的作用,其拼搏的精神像燎原之火,向四处传播,带动了更多的官兵,影响着整个核潜艇部队。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政委崔桂江(摄于1990年)
核潜艇第一任政委崔桂江曾感慨地说:“第一批艇员队的同志们是背负着民族的期望攻克文化和科学上的拦路虎的,高等数学、反应堆理论是靠神圣的使命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的!”他动员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核潜艇上的干部,第一任机电长张盛钦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核潜艇部队当兵,他们把对核潜艇的深厚情怀寄托在后代身上。后来,第一批核潜艇兵大多都成为军地各个岗位的骨干力量。
1965 年,中央专委在决定核潜艇重新“上马”的同时,批准核潜艇码头、基地选址和建设。1967 年12 月,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建设大型核潜艇综合保障基地,并将该工程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工程设计主要由海军工程设计研究局负责,国家有关部、委和科研部门给以协助。1968 年,核潜艇基地正式开工,海军从军地近10 个单位调集了几百名设计人员展开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分成总体(含强电、废水处理和设备)、雷弹、舰艇修理、动力和建筑结构五个专业组。由于这项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专业门类多,尤其是一些特殊专业如核防护、剂量、三废处理等给设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但他们凭着对海军事业的一腔热情,团结协作,不分昼夜和节假日,边学习、边工作。他们大胆地采用当时很多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
核潜艇基地于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开始兴建,投入施工的兵力达到12 000 多人。由于当时要求工程建成的时间紧,广大官兵采取四班三倒制,日夜奋战。有人形容当时的工地环境是“远看像村庄,近看草料场,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粗粮”。
工程兵在洞库作业的工作环境更艰苦:浓重的石尘粉末、滚滚的炸药硝烟,还有空气压缩机的柴油废气等,严重地污染着洞中的空气,即使戴着口罩在洞中待上10 来分钟,两个鼻孔都会变得黑乎乎的。洞里到处是渗漏的滴水,阴冷潮湿,冬季作业时汗水从棉衣里向外洇,滴水从外面向里渗,很快棉衣就湿透了。
施工中还时常发生塌方,塌方最多的时候,在同一地段一昼夜竟达到8 次。在那几年里,直接牺牲于施工现场的烈士就有32 人,受伤的官兵更是不计其数。有一次塌方,一名排长不幸被掩埋,几天后找到遗体时,少了半个头和一条腿,可怜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从河北老家赶来,泪水长流,并要求最后摸一摸自己的孩子。为了让老人如愿,医生和领导们怀着深厚的感情为烈士身体做了精心的修补。最后,他们把着老人颤抖的手,让她从头到脚抚摸了孩子一遍……有多少烈士的父母,在失去孩子后,表现得深明大义,在与自己的孩子永别时,忍着巨大的悲痛,没有额外的要求,说得最多的话是感谢部队的培养和教育,为自己有一个好儿子而自豪。在核潜艇基地的建设中,年轻的官兵们就是这样,不但用汗水而且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浇筑了坚不可摧的核潜艇保障工程。
有一次,解放军总后勤部的领导们来现场看望施工部队,当他们看到从山洞里出来的官兵们穿着被石头磨出棉絮的湿漉漉的棉袄时,首长们动情地搂着战士们的肩膀,眼圈湿润了。后来总部以最快的速度给工程兵部队增加了棉衣数量,保证了战士们在施工中能及时更换。
当年的生活是如何地艰苦,今天的人们很难体会,如果没有顽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的。
由于中国缺乏建设核潜艇基地的经验,因此在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各个环节都遇到不少困难。广大设计、施工人员先后到全国100 多个单位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大胆采用先进技术,解决了核潜艇更换核燃料、装卸导弹、潜艇消磁、潜艇修理、防核污染以及土建结构等一系列难题。经过一年多的突击,按时完成了第一期工程的设计任务。
核潜艇基地第二期工程于1984 年开工。经过建设,核潜艇基地各种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可以保障一支相当规模的核潜艇部队进驻。
就是因为有了几代核潜艇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国核潜艇部队的勇往直前、势不可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