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鲸猎洋:核潜艇海神号水下探索地球

巨鲸猎洋:核潜艇海神号水下探索地球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海神”号核潜艇“海神”号核潜艇于1956 年开工建造,1959 年服役。1960 年1 月,“海神”号艇长爱德华·比奇上校被召回华盛顿,在五角大楼的秘密会议上,领受了驾驶“海神”号环球航行的任务。2 月24 日,“海神”号到达距离赤道只有几海里的巴西圣保罗岛,并以此为起点和终点开始水下环球航行的惊人之举。4 月25 日,“海神”号到达起始地点圣保罗岛,共用60 昼夜零21 小时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水下环绕地球的航行,航程26 723 海里。

巨鲸猎洋:核潜艇海神号水下探索地球

1960 年2 月24 日~4 月25 日,以巴西的圣保罗岛为始末点,美国的“海神”号核潜艇(舷号“586”)首次在水下沿着麦哲伦航线环球一周,时间只用了两个月,这使得“海神”号成为继“鹦鹉螺”号之后又一艘声名显赫的核潜艇。

美国“海神”号核潜艇

“海神”号核潜艇于1956 年开工建造,1959 年服役。建造初衷是打造一艘雷达预警核潜艇,以弥补常规潜艇航速与续航力有限的缺陷。“海神”号是潜艇史上仅有的一艘雷达预警核潜艇,主要执行航空母舰编队的对空早期警戒任务。为了能伴随航母编队作战,就对“海神”号的航速要求较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首次采用双反应堆,以提高航速和可靠性,但这使得核潜艇的体积猛增,艇的长度达136 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为了改善水面操纵性和航速,采用“T”形艉舵、艏水平舵和常规型艇体。“海神”号水下航速为20 节,水面航速为27 节,是唯一一艘水下航速低于水面航速的核潜艇,这是因为它属于水下阻力大的常规型艇型,而且在它的指挥台围壳里装满了潜望镜和各种天线等设备,其中包括对空搜索雷达的巨大天线,使得指挥台围壳异常高大,增加了水下航行阻力。

到“海神”号建成时,由于陆上雷达性能大大提高,特别是舰载空中预警机的使用,使“海神”号的实际作战价值非常有限,在建成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未被启用。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是带有戏剧性的,当“海神”号看似无用武之地时,新的机缘降临了。

1960 年1 月,“海神”号艇长爱德华·比奇上校被召回华盛顿,在五角大楼的秘密会议上,领受了驾驶“海神”号环球航行的任务。比奇要在这次被称为“马耶兰作战”的航行中,验证核潜艇的居住性、耐久力以及长期在水下工作时艇员们的精神状态,还要在地球物理和海洋学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对装艇的一些新设备进行试用性试验(如新型的“MK-X1”型潜望镜、惯性导航仪、氧气发生剂的使用效果等)。这实际上是一次核潜艇水下最大续航能力的试验,以便为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样的大型核潜艇积累远航经验。

比奇上校只有两个星期的准备时间。他受命后不敢迟疑,立即返回康涅狄格州的新伦敦潜艇基地,把密令传达给自己的军官们,然后开始着手出航前的准备。为了掩盖这次秘密行动,艇长假称“海神”号要去北欧进行一次普通的航行训练。但在出航准备时还是露出不少蛛丝马迹,如准备了可供200 人在120 个昼夜所用的食品(在艇上几乎所有的空余地方都堆满了远航食品)——通常远航食品的准备最多为90 个昼夜。而且1960 年2 月16 日早晨,艇上突然来了16 名各方面的专家,有造船厂的代表、惯性导航专家、海军水文专家、海军生理学家以及海军情报局的军官,参加出海的共计184 人。这些现象都在暗示此次航行并不平常。

1960 年2 月16 日14 时20 分,“海神”号从新伦敦起航,5 个小时后在长岛海峡下潜向东南方向航行。第二天,比奇艇长才向所有的艇员说明了进行水下全球旅行的真实目的。

第三天,从潜艇上抛出第一个橙黄色的水道测量瓶,此后每天都要抛出一两个这样的瓶子。在每个瓶子里都装有水文局专用的表格,表格用几种不同的语言书写,要求找到瓶子的人标明发现瓶子的时间、地点,并把它寄到距离最近的美国代办处。表格上有两个神秘的字母“MT”,这是麦哲伦和“海神”号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以纪念麦哲伦首次水面环球航行,并代表核潜艇首次水下环球航行。

2 月24 日,“海神”号到达距离赤道只有几海里的巴西圣保罗岛,并以此为起点和终点开始水下环球航行的惊人之举(直到2 个多月后才浮上来)。当天夜里,“海神”号第一次越过了赤道,生理学家开始进行对艇员心理、身体方面的测试和研究,准备各种生理特性变化图表,诸如睡眠时间、对咖啡和烟要求的程度、疲倦感觉等。在禁烟试验的3 天中,有些“烟鬼”的忍耐到了极限,变得烦躁不安,怒气冲冲。为了打发值班以外的时间,艇上还组织水兵到图书室看书学习,定期出宣传壁报,放映电影,等等。

3 月5 日,当“海神”号接近南美洲端点时,一位名叫普尔的水兵患上了严重的肾结石病,艇上有限的医疗条件无力对其救助。真是祸不单行,正当艇长为病员发愁时,一台回声测深仪也坏了。一个是人命关天,一个涉及潜艇的航行安全,都必须解决,但是如果上浮,水下环球航行的壮举将前功尽弃——比奇艇长陷入进退两难之中,艇员们的情绪也跌落到出航以来的最低点。天无绝人之路,关键时刻航海部门的电工兵成功地排除了回声测深仪的故障,而且在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正好停泊着一艘美国的“梅肯”号巡洋舰,经过无线电联络后,两舰在海上会师。但新的问题是,如果上浮把病号送到巡洋舰上,将破坏水下航行计划。艇长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把核潜艇的指挥台围壳露出水面,而艇身一直处于水下,病员在4 名水兵的护送下,由巡洋舰的汽艇接回到巡洋舰的小医院里治疗。然而这一“巧妙”做法依然使得水下航行的连续性以及核潜艇航行中没有外援的说法,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3 月7 日,当潜艇到达合恩角时,来回巡游了两次,以便让潜艇上所有人员都有机会通过潜望镜观看到这个著名的大陆之角。潜艇绕过合恩角后高速向西北行进,3 月13 日抵达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艇员们通过潜望镜进行了第二次“朝圣”活动。

“海神”号环球航行路线图(www.xing528.com)

3 月27 日,“海神”号行驶到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日本驱逐舰击沉的老式常规潜艇“海神”号附近时,根据已有的传统,为永远葬身海底的先辈举行了简短的追悼仪式。

3 月28 日,途经关岛。4 月1 日,瞻仰了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的麦哲伦纪念碑。4 月5 日,从印度尼西亚的龙目岛海峡默默通过,然后绕过印度,横越印度洋,目标直指非洲的最南端,进入去好望角的航线。

4 月17 日,“海神”号绕过好望角,重新北上。4 月25 日,“海神”号到达起始地点圣保罗岛,共用60 昼夜零21 小时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水下环绕地球的航行,航程26 723 海里。

但是,“海神”号并没有结束航行,也没有向美国方向驶去,而是潜航去了西班牙。4 月30 日,“海神”号从加那利群岛侧翼通过,5 月2 日到达西班牙海域,在加的斯港附近与美国的“约翰·威克士”号驱逐舰会师(航海家麦哲伦就是从加的斯港开始环球航行的)。“海神”号在大风浪中第二次上浮到半潜状态(上一次是运送病员),一名情报军官和一名医生从驱逐舰的舢板登上了潜艇,两名水兵钻出潜艇接应。情报军官带着关于“海神”号可以返回美国的密令,而医生则负责航行结束前的人员身体检查等工作。由于海面风暴骤起,特调遣了一架直升机把传令军官接走,同时把潜艇上的值班日志以及潜艇上原有的情报军官一同接到华盛顿。

5 月10 日零时刚过,“海神”号在水下航行了83 昼夜零10 个小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迎着午夜的月光浮出水面,上浮地点是美国特拉华州沿岸。到此为止,“海神”号的“马耶兰作战”行动宣告结束。“海神”号环球航行创造了水下连续航行36 335 海里的纪录,水下平均航速为18.15节(约33.61 千米/时)。

直升机抵达“海神”号上空

“海神”号刚一露出水面,比奇上校便被直升机接走,直抵白宫。这时,美国向全世界宣布了“海神”号水下环球航行的消息。比奇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颁发的“军团荣誉”勋章和总统嘉奖令,“海神”号上的全体乘员也都被授予带有全球标志的特别奖章。仅仅几个小时之后,比奇就满载荣誉重新飞回“海神”号上,“海神”号于第二天凌晨便停靠在新伦敦的码头旁。

艰难的航行使潜艇外壳斑驳陆离,但“内脏”却正常如初。在新伦敦的迎接仪式上,美国海军部长威廉·弗兰克说:“‘海神’号的远航成功,表明了美国核潜艇哪里需要,就能到哪里;什么时间需要,就能在什么时间到达。”接着,他高度赞扬了核动力装置突出的优越性,这使得核潜艇的远航能力举世无双。

“海神”号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水下航线,它作为美国海军战后“昙花一现”的特种潜艇,毕竟有过出色的表现,闪耀过骄人的光芒,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将永载史册。“海神”号水下神游之后,其他国家的核潜艇也进行了环球航行或模拟环球航行。1986 年,中国的核潜艇也完成了一次连续90 昼夜的自持力考核训练。

“海神”之后,世界上的核潜艇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