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特性即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即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久起作用的特性。不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教育自身的逐渐完善,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所以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而不是利托尔诺所说的生物现象、孟禄所说的心理现象。其立论依据是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也非源于人的生物本性。阐明这一点是确定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动物的生存活动的关键。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虽也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紧紧围绕生存本能。无论是鸟会飞、鸭游水,还是猫捉老鼠、动物表演等,都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而非教育的结果。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其社会性上。人的教育需要不是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2)动物没有语言,不具备将个体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递的能力。“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待征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的共同利益和方便作出任何贡献。”因此,所谓动物的“教育”只能一直停留在第一信号系统的水平上,它不可能有“类”的经验,也不可能进行个体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传递,因而也就不可能通过“教育”使动物一代胜过一代。尽管一代代的老猫都“教”小猫捕鼠,但猫的本领始终不过是捕鼠而已,如需提高,则要经过人的训练才有可能。但是,“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相互利用,因为人能够把各自不同的产品汇集成一个共同的资源”。人通过语言和其他的自己创造的物质形式(如工具、产品),把个体的经验保存和积累起来,成为“类”经验。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不是本能的产物,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因为如此,有史以来的二千多年中,人类自身的活动和社会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高等动物中任何一种都无法比拟的。
最后,所谓动物教育的结果无非是小动物适应环境,维持生命,并独立生存,而人类教育的结果远远不止于此。人类教育不但使受教育者获得适应环境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人进一步改造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创造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了人创造新经验的能力。这也是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正像社会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需要用“人”这个词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一样,社会性也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因此也需要用“教育”这个词把人的培育活动与动物的亲子本能的活动区别开来。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动物只拥有生命物质最基本的反映形式——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心理,只有人才是有意识的。动物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依靠的是特定的感觉宫和结构简单的大脑,如蚯蚓没有眼睛,但能感受光线的明暗,依靠的是它的躯体的感光细胞;响尾蛇的两眼虽已经退化,它所以还能在夜间捕食,具有奇妙的视觉能力,这是因为它的眼睛和鼻子间有一块皮肤能感受红外线辐射。而人却不同,人不但通过特定的感官反映外在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人能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动物即使经过训练也达不到这一点,这就说明动物是不具有意识的,动物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本能的支配下产生的。而人却不同,即使年龄很小的幼儿,当他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时,他便存在了意识,随之产生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的参与。因此,人类教育中无论是生产经验的传授,还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导,都不是产生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人们意识到的社会需要,在明确意识的驱动下产生的有目的行为。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动物在其种系发展和后天生活中也有信息的传递,它们的信息和经验是以一种极为有限的信息方式而不是以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传递的。在高等动物中,除本能外当然也有熟练和智力活动的存在。在年长的动物中也有对付同类和人类的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但是,这些后天获得的生存本领和经验,正因为没有意识和复杂的语言,便不能以教育这种传授方式为其他动物所掌握或进行历史性的存留,作为个体的经验只能随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人却不同。在人长期的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和智力,也在遗传素质中有所表现。但是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形式进行的。人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人类有意识。人能把自己的需要报告给自己,意识到经验的不足和欠缺。人类又有语言和文字,借助语言文字的信息载体功能,不仅可使人类的经验存在于个体系统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脱离每个个体而独立存在;不仅可使人类获悉感官所及范围之内的经验,而且可超越时间限制和空间地域的阻隔,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传递经验的这一特点也证明了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人类的社会活动方方面面,有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业、农业、建筑、冶金、医药、水产、林业等等,有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等。教育活动是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它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生产为直接对象的社会生产活动。同时,教育与其他有意识的以人为直接对象的活动还有区别,教育是以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为直接目标的。这样就把教育活动和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抵御疾病对人的身心危害的医疗活动,以及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目标的社会服务活动区别开来了。
至此,可以使我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明确。
近年来,有人把教育的阶级性、生产性、福利性等也视为教育的本质特性。从全面来看,这些特性,对培养人这一本质的规定性来说都是非本质的,因为阶级可以消亡,生产性到共产主义将降到次要地位,福利性在原始和奴隶社会是不存在的。这些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都不能成为教育的本质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