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鱼类原料的初加工方法

鱼类原料的初加工方法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鱼类原料的品种很多,从生长的环境看有淡水鱼和海水鱼之分,从体表结构看有有鳞和无磷之别,形态多样,品种繁多,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大致相同。(一)去鳞绝大多数鱼体的外表都被有鳞片,这些鳞片起到保护鱼体的作用,多数没有食用价值,加工时应去除。如鱼鳔是鱼腹腔内的沉浮器官,去内脏时应留作他用,因其含胶原蛋白较丰富,口感宜人,加工时,先将它剖开,用精盐搓揉,再用沸水烫一下,洗净后即可烹调。

鱼类原料的初加工方法

鱼类原料的品种很多,从生长的环境看有淡水鱼海水鱼之分,从体表结构看有有鳞和无磷之别,形态多样,品种繁多,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大致相同。主要有去鳞、去黏液、去鳃、去内脏等。

(一)去鳞

绝大多数鱼体的外表都被有鳞片,这些鳞片起到保护鱼体的作用,多数没有食用价值,加工时应去除。刮鳞时用刀、钢丝刷或电动去鳞器,从鱼尾至头逆鱼鳞生长方向刮去鳞片,注意头部和腹部的小鳞片也必须刮除干净。另有一些特殊鱼的鳞片(如鲥鱼),鳞片中含有较多脂肪,烹调时能够改善鱼肉的嫩度和增加鲜味,可以保留。

(二)去黏液

一般无磷鱼的体表有黏液。这些黏液有较重的腥味,而且非常黏滑,不利于加工和烹调,应全部清除,加工方法一般有浸烫法和盐醋搓洗法两种。

1.浸烫法

表皮无鳞,但带有较多黏液的鱼类,可以用沸水浸烫,使黏液凝结,然后再用干抹布将黏液抹尽,或用刀轻轻刮去黏液。如鮰鱼、泥鳅鲶鱼、鳝鱼、鳗鱼等。烫制的时间和水温要根据鱼的品种和具体烹调方法灵活掌握。下面以鳝鱼为例,介绍其烫制方法。

先用锅将清水烧沸(水和鳝鱼比是3∶1),加入葱、姜、黄酒、醋、精盐,然后倒入活鳝鱼,迅速盖上锅盖,直到鳝鱼在锅中不再动弹,全部死去,待锅中水沸腾时应注入少量凉水控制温度,烫制过程中用刷把轻轻推动鳝鱼,使黏液从体表脱落,直到鱼嘴张开到90°即可。葱姜、黄酒主要起去腥增香的作用,醋除了有去腥增香的作用外,还有利于黏液的脱落和增加鳝背光泽的作用,盐主要是防止烫制过程中肉质松散,使鳝鱼保持弹性和嫩度,醋的浓度在4%左右,盐的浓度在3%左右。汆好后的鳝鱼应立即捞入清水中漂洗,将残留的黏液和杂物洗净备用。

用浸烫法除了用来烫无鳞鱼外,还可以去除鱼皮表面的沙粒。如巴沙鱼皮表面附有较多的沙粒,将巴沙鱼放入沸水中烫1min左右,捞出刮去沙粒,刮沙时要经常用手试摸表皮有无沙粒(因沙粒较硬,很容易摸出来),直到完全去除。

2.盐醋搓洗法

对于一些菜肴(如油爆鳗花、生炒鳝丝等),在去除黏液时不能采用熟烫的方法,否则会影响菜肴制作质量,只能采用盐醋搓洗法将黏液去除。加工方法是:将宰杀去骨的鳗鱼肉或鳝鱼肉放入盆中,加入盐、醋后反复搓擦,待黏液起沫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去水分即可。

(三)去鳃(www.xing528.com)

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鱼类具两个鳃,去鳃时要全部去除。形体较小的鱼可直接用手摘除,或用刀后跟挖除;形体较大或骨刺坚硬的鱼去鳃时,要用剪刀剪断鳃弓两端,然后取出,切不可直接用手拉拽,以防伤手。

(四)去内脏

鱼经去鳞(或去黏液、去沙)、去鳃后,需要去内脏,去内脏一般有三种方法,需要用何种去内脏的方法,应根据菜肴要求、原料特点灵活掌握。

1.剖腹去内脏法

用刀从腹部剖开(不能划破鱼胆)将内脏从腹部取出,这种方法极为普遍,绝大多数的鱼类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红烧鱼奶汤鲫鱼、将军过桥等菜肴。

2.鳃处去内脏法

在肛门前1cm处用刀划1cm深的刀口,割断肠脏后再用两只筷子从嘴部插入腹腔,将内脏及鱼鳃一起搅出。对于一些外形需要保持完整的菜肴原料,可以采用这种去内脏的方法,如叉烤桂鱼、八宝鲈鱼等。

3.背部去内脏法

用刀从鱼脊背处沿脊骨剖开,将内脏从脊背处掏出,洗净腹腔。这种方法适用于腹部需要完整的一些菜肴原料,如荷包鲫鱼、清蒸鲥鱼等菜肴。

去内脏时应注意取舍,有的需要加工,留作他用。如鱼鳔是鱼腹腔内的沉浮器官,去内脏时应留作他用,因其含胶原蛋白较丰富,口感宜人,加工时,先将它剖开,用精盐搓揉,再用沸水烫一下,洗净后即可烹调。少数鱼肠应留作他用(如黑鱼的肠),用剪刀剪开,用精盐搓揉,洗净后即可。

另外,去除内脏时,鱼腹腔内的黑膜应去除干净。方法是用干抹布抹掉或用手撕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