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军人心理教育训练—荣誉态度形成的重要作用

军人心理教育训练—荣誉态度形成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霍夫兰等学者认为,态度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强化、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这说明,“强化”对军人荣誉态度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军人个体对待荣誉的态度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的认可、赞许,它就得到了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普通士兵处于青年期,对于他们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其强化力量不容忽视。这种荣誉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也是暂时的。

军人心理教育训练—荣誉态度形成的重要作用

关于态度的形成,心理学有诸多研究和理论,这里以学习论中所涉及的原理来讨论军人荣誉态度的形成。

霍夫兰等学者认为,态度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强化、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这说明,“强化”对军人荣誉态度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军人个体对待荣誉的态度(如崇尚荣誉、珍视荣誉)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的认可、赞许,它就得到了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荣誉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赞许。普通士兵处于青年期,对于他们来说,来自同伴的赞许,其强化力量不容忽视。因此要培养青年士兵形成正确的荣誉态度,注意培养军人群体健康舆论颇为重要。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如果榜样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塑造军人荣誉模范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注重就近原则。如在同一个班、同一个连队当中树立模范人物。军人对荣誉模范人物的模仿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军人个体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现与模范人物一致。这时还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和情绪成分。这种荣誉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也是暂时的。(www.xing528.com)

第二,认同。指军人个体因为喜欢,认可某荣誉事件、荣誉模范或荣誉集体,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荣誉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为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

第三,内化。即军人个体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成分占主导地位的荣誉态度,它已经成为军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