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因此,语文学科的育德不是外在的,而是语文学科本身所蕴含的,它是语文学科本身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建构过程,是“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成长过程。要在语文学科中无痕落实德育,让德育深入语文学科的各个领域,就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课堂的补充与延伸,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沟通、碰撞与交流,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素养。
语文学科与体育学科是两门并列的学科,两者之间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只有在开运动会的时候,需要写一篇关于运动会的作文,似乎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但是以往的运动会作文,学生的写作思路大部分都是“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着重描写“比赛中”。学生为了写而写,提不起精神。甚至有的同学因为要写作文而产生不希望开运动会的想法。如此生硬的做法,遮掩了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我利用学校的一次体育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挖掘出体育比赛与语文相关的资源,将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变为一份“文化大餐”,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www.xing528.com)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就需要一封写给所有同学,特别是运动健将们的倡议书,那么同学们就要想跳绳啦、跑步啦等运动项目有哪些好处,尽可能地说服别人。比赛中的新闻稿肯定需要将选手们比赛前、比赛时和比赛后的样子写得生动具体,这样稿子才能被播报。为了将稿子写好,得到播报的机会,我相信同学们会仔细观察绳子是如何摇摆,健儿是怎样欢跃的,学过的好词佳句自然而然都运用到文章中去。经过这样有计划、有策略的引导,学生不仅喜欢上运动,而且他们写出来的文字也有了活力。
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培育人性的圣殿。文以载道,只有扎实有效、灵活多样的语文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加喜欢我们的母语。语文教材中能体现德育教育的地方很多,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挖掘蕴藏在课本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德育情感的熏陶。相信这种教学方式必将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公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