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德育中的“学科”指的是除思想品德、法制等德育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课程。学科融合德育是一种德育模式,指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将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自然地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实现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德育实施策略。简而言之,就是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1.学科融合德育的课程教学。学科融合德育是课程、课程教学、课程学习三领域的共同作用过程,分别涉及课程学、课程教学和学习心理学三个领域。
就课程本身而言,学科融合德育之“学科”属于显性课程,“德育”则属于显性或隐形课程。语文、历史学科中道理阐述、情感表达、思想观念等直接显示的课程内容属于显性德育内容,而数理化等学科中的思想史、科学史等间接反映的思想和精神,以及怎样利用知识为民服务的内容则是隐形德育内容。学科德育除了思想政治、法制等德育课程外,包含了其他的学科课程。大多数学科课程属于隐形德育课程。
就课程教学而言,学科融合德育的教学属于“以德为先”的学科教学。学科课程教学设计三维目标,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是德育目标,如果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是按部就班走程序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心理预期的是“育分”,而非“育德”,则不属于学科融合德育,只有在有育德意识,且在系统德育目标指导下的“以德为先”的学科教学,才称得上是学科融合德育。从生理机制中的单点刺激和多点刺激强化心理的识记效果比较来看,一个德育目标在单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实现道德内化的效果比较弱;多学科的多点刺激,能起到强化作用,德育效果较为明显。所以,提倡多学科聚焦于同一德育目标的学科德育,使德育目标在多学科的综合性强化作用下,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进程。
就课程学习而言,在隐形课程中,学科融合德育的学习属于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内隐学习指无意识、自动化地获得知识的过程,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抗干扰性和高选择力、高潜力、高效性等特征。由于大多数学科德育属于隐形课程,学生的德育认知是在无意识学习中自动产生的,是一个无意识的获得和无意识的内化过程,但却是可以被意识到的。当然,这种被意识,有时候需要教师的点“睛”之笔。学生在学科中获得的往往是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认知,当与一定的道德情景相联系时,这些认知能够在道德结构中得到反映,成为道德认知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2.学科融合德育的德育目标。学科融合德育,学科是载体,德育是目的。学科德育教学要确定与学科认知融为一体的道德目标,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不是每一学科内容的教学都是学科德育,只有某一学科的某一课的具体内容纳入了学校德育目标体系,才能成为学科德育课程。当然,如果课程教学中能够生成新的德育目标,也可以成为学科德育课程。
学科德育目标的确定权在学校。要改变以往学科德育目标由学科任课教师随意确定的非预期性,学校应依据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标准、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确定学校德育总目标和子目标。在此基础上,由学校德育部门组织学科组梳理学科德育目标,在汇总各学科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再对各学科的德育子目标规定具体内涵,各学科的德育子目标可以根据本学科的具体内容做加法,不可以做减法,以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系统性不至于支离破碎。
3.学科融合德育的基本模式。学科融合德育的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基本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在德育系统目标指引下,学科融合德育有三种模式。一是某一学科融合某一德育目标,二是多学科融合相同的某一德育目标,三是学科融合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1)单学科融合德育。单学科融合德育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学习内容融合德育目标而展开教学的德育模式。譬如语文诗词教学,以德为先,融合爱祖国山河的德育目标而进行的教学,就是单学科融合德育的教学。这种模式是常用模式,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明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等德育因素;或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文化内涵、美学价值、进取精神、坚韧品质、爱国主义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学生的道德认知建构和内化,一次学习就能达到目的,从心理识记规律来看,可能性不大。所以,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内化于心,需要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有计划地、间断性地在学科教学中重复同一德育目标,反复多次,才能有成效。(www.xing528.com)
(2)多学科融合德育。多学科融合德育指的是两门以上的学科聚焦于某一德育目标而展开教学的德育模式,譬如语文学科内容是爱妈妈,音乐学科唱爱妈妈的歌,美术课画妈妈的肖像等。这三门课可以连着上,也可以组成一节大课穿插着上。这种多学科教师聚焦一个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科内容,最后殊途同归实现德育目标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认识能力是在认识过程中发展的,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证明,识记那些具有相互联系意义的材料时,识记效果比那些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要好。多学科聚焦于同一德育目标的学习内容,由于有了意义上的相互联系,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能起到促进或强化作用。
(3)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以课程形态分类,属于活动课程。前两种模式则是学科课程。之所以归类于学科融合德育的模式之一,是因为这类主题教育活动还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德育为目的。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以德育践行为主,主要起“外化于行”的作用,一般在学科德育“知”的基础上进行,两者建立的是“知”与“行”的联系。
4.学科融合德育的有效载体。学科融合德育的有效载体有两种,一是国家课程的教材,二是校本自编教材。
(1)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教材。学校各学科的国家课程教材是学科融合德育的重要载体,国家课程可以校本化实施,其德育内容在学校德育目标指引下由学校德育部门和学科教师共同确定,形成学科德育内容细目表。这个细目表,也是学生道德认知的细目表。
(2)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确定了学科德育内容,明确了道德认知的范畴之后,就要确定与之相匹配的道德践行活动,编写学科融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教材。两种教材的结合,成为实现德育知行合一有效载体。编写校本教材需要在德育专家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
5.实现学科融合德育价值的基本路径。学科融合德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成为有德行的人。知行合一是实现学科融合德育价值的基本路径,即学科融合德育的教学与学科融合德育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从功能上看,前者重在德育认知,后者重在德育践行,知行合一就是同一德育目标下的“知”与“行”的有机融合。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将道德认知内化并逐步固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6.学科融合德育的评价。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涉及评价主体的目的、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也关系到课程的未来发展。同时,参与评价的人员也是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具有丰富感情的价值主体。所以,要坚持多元评价理念,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学生、家长、教师等),评价形式多元(图片、文字、符号等),评价方式多元(自评、互评等)。实施多元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为学生提供了客观认识自我德性、认识他人德性的机会。
同时,学科融合德育的评价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平时的德育活动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扬、表彰、奖励,场合可以是班内、校内或更大的范围。终结性评价采用等第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