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岛渔文化:源远流长、地域特色突出

青岛渔文化:源远流长、地域特色突出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岛天后宫青岛,傍海而生,因海而兴,有着源远流长的渔文化。青岛的渔文化从远古时期一路传承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青岛也是中外贸易的门户,文化交流的窗口。青岛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的渔文化极具特色。青岛天后宫供奉的便是妈祖女神。

青岛渔文化:源远流长、地域特色突出

青岛天后宫

青岛,傍海而生,因海而兴,有着源远流长的渔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青岛先民就有了涉海活动,与鱼、贝结下了不解之缘。胶州三里河遗址属于贝丘遗址,其中发掘出不少贝壳、龟甲、鱼鳞鱼骨。经研究,当时人们渔猎的对象包括了青鱼和鲅鱼等。可见先民不仅享用近海的鱼、贝,也能捕捞远海的鱼类。现在胶东食鲅鱼等习俗大概源于古代的传统。历史的长河中,青岛渔民靠海吃海,渔猎为生,逐渐形成了海神祭祀与海神崇拜等民俗。青岛的渔文化从远古时期一路传承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青岛也是中外贸易的门户,文化交流的窗口。青岛一方面不断发扬本土渔文化,另一方面吸收海外文化的精华,同时不断发展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人们的海洋意识比较强,具有振兴海洋经济、繁荣海洋文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白鲸遨游

鲅鱼跳,丈人笑

青岛有句俗话说:“鲅鱼跳,丈人笑。”在每年谷雨时节,鲅鱼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时新婚女婿要买新鲜鲅鱼给老丈人品尝。鲅鱼个头要大,并以双数送之,以示敬意。

胶东送鲅鱼的习俗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小五的孤儿,被一个海边老人收养。老人看小五善良真诚,便将女儿许配给他。小五为报答岳父的恩情,每天都会出海打鱼,送给岳父。老人日渐衰老。老人临终前,女儿说小五打鱼马上就会归来。老人说:“罢了,罢了。”老人离世后,小五悲痛欲绝。鲅鱼的“鲅”字音同“罢”,也同“爸”,此谐音更升华其意蕴。人们被这个故事感动,开始形成给岳父送鲅鱼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你还了解哪些青岛当地的海洋习俗呢?

飞鱼冲浪

你知道青岛在海洋考古方面有哪些成就吗?

守门石狮(www.xing528.com)

陶瓷碎片

宋代掌印砖

精灵拾贝

(1)渔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形色色的地域特色、漫长曲折的历史特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

(2)青岛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岛的渔文化极具特色。

海星闪闪

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

妈祖诞生和成长在公元10世纪的湄洲,她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乡亲,并且因为试图营救海难中的幸存者而献身。妈祖在人们心中是位慈悲为怀、救急扶危、行善济世的海上女神。沿海居民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平安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体现了汉族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起初,妈祖只是东南沿海的一位地方神灵,受到沿海渔民的崇拜。后来,随着商人、船工、华侨等人口的流动,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各地。

青岛天后宫供奉的便是妈祖女神。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天后宫不仅是妈祖庙,还囊括了青岛民俗博物馆青山大戏楼、寺庙钟鼓楼等多处民俗遗迹,海洋文化、海神文化、妈祖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寻觅到踪迹。

妈祖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