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宝库。其中,与《创世纪》有关的内容最为丰富,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戏剧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大多为以“伊甸园”“诺亚方舟”“亚伯拉罕献祭”等为题材的作品,如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组画》、马萨乔的画作《失乐园》、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亨德尔的《圣经》音乐系列作品等。进入20世纪之后,以《圣经》为题材进行电影改编的作品也有很多,从1923年塞西尔·B.德米尔的《十诫》、1927年塞西尔·德米尔的《万王之王》到1965年乔治·史蒂文的《万世流芳》,还有颇具争议性的马丁·斯科西斯执导的《基督最后的诱惑》(1988)和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耶稣受难记》(2004),《圣经》主题成为电影电视上永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其中表现《创世纪》内容的影片,以美国著名导演约翰·休斯顿的《圣经:创世纪》最为经典,电影史上把这部影片视为“塞西尔·德米尔式的史诗电影”。
影片《圣经:创世纪》的素材来源于《圣经·旧约》中《创世纪》的第1到第22节内容,比较完整地展现了犹太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基督教观念中的创世历史,约翰·休斯顿在拍摄《圣经:创世纪》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丰富的电影语言对《圣经·旧约》中的文字进行描摹,但这种描摹不是简单地图解,而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当有效的电影化处理。影片《圣经:创世纪》中有五个核心故事,即上帝六天创世、伊甸园故事、亚当和他的子孙们、大洪水传说和诺亚方舟以及民族始祖亚伯拉罕及其子孙们的故事,在影片中每一个核心故事的电影表现手段都有所不同。例如,影片在第一个核心故事中讲述了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过程,这一开场部分很具有无声电影的特质。《旧约》中的原文在影片中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则搭配上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再加上电影艺术特有的声光色彩,如影片开始时从黑暗到光明的隐喻,创世过程中河海奔流、浩瀚火山喷发的壮观。接下来,《圣经·旧约》中神创造万物的过程便在这样的一系列画面中得以展现。作为这一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角色,上帝耶和华自始至终并未出现,但影片却通过画面和画外音展示了耶和华的威力以及神的无处不在。在其他的核心故事中,这种几乎没有对话的画面依然持续了很久。伊甸园故事的讲述也是如此,更多地通过明暗对比来表现,如伊甸园中的甜美生活、熠熠生辉的智慧树、躲在暗处的蛇的话语、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的狂风和接下来的恶劣天气,等等,这样的一系列电影手段而非简单的特效技术,使影片《圣经:创世纪》从纯粹的宗教题材框架中解放出来,所表达的内容更多指向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在大洪水传说和诺亚方舟故事中,前面略显庄严的基调似乎开始变得轻松诙谐,尤其是当诺亚按照神的旨意,带着动物进入方舟的时候。当洪水席卷整个世界时,影片通过一些特效展现了神的威力、死亡的可怕以及方舟中生命的可贵,影片的这种处理方式让整部作品散发出独特的精神和思想,人类从最原始的状态走来,始终乐观向上和满怀希望的态度成为影片的独特气质所在。
接下来,随着巴别塔的建造、亚伯拉罕和夏拉的出现,影片《圣经:创世纪》又重新回归到了更为传统的圣经电影叙述模式,在艺术手段的处理上也显得更为稳重,很多段落也呈现出惊人的视觉效果。作为一名导演,约翰·休斯顿擅长从摄影机的角度来进行电影的创作,在影片《圣经:创世纪》中,他舍弃了那些从摄影角度来看不切实际的内容,并且试图把原著中的文字用画面动作等更容易的方式表达出来,用视觉手段以较短的胶片体现出同样的思想,而且这样更为有效。拍摄影片《圣经:创世纪》对所有导演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在这一部分作品中,《圣经·旧约》讲述了多则故事,但似乎很难找到贯穿始终的线索。因此,休斯顿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一方面以神的创造、救赎和启示为重点内容,作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另一方面,则对每一个核心故事中的代表性事件及人物着力加以刻画,从而把上帝创世和希伯来民族繁衍发展的内容以电影的视觉形式展现出来。(www.xing528.com)
据说,拍摄《圣经:创世纪》的想法最初来源于意大利著名电影人迪诺·德·劳伦提斯与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但在两人因电影理念大相径庭而中断合作之后,劳伦提斯选择了与约翰·休斯顿联合完成此片,默默无闻的瑞典学生乌拉·伯格瑞德饰演影片中的夏娃一角,饰演亚当的是美国演员迈克尔·帕克斯。在这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亚伯的扮演者弗兰科·尼禄,亚伯拉罕的扮演者乔治·C.斯科特,莎拉的扮演者艾娃·加德纳等。这部史诗性的作品预算高昂,但影片在上映后票房不错,轻松地为制作方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