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52年印度国际电影节引领印度电影风潮

1952年印度国际电影节引领印度电影风潮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1952年第一次印度国际电影节为契机,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电影逐渐流露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特征。两人到法院对质,法院判决向波需在三个月内还清债款,过期就要没收他的土地和房屋。电影《两亩地》作为印度20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性作品,象征着那个年代印度的“国家形象”。导演比马尔·罗伊在印度电影史上以本片率先开辟现实主义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崭新道路,这部影片于1954年在第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

1952年印度国际电影节引领印度电影风潮

以1952年第一次印度国际电影节为契机,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电影逐渐流露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特征。之后无论是大制片厂制作的主流电影比如《足迹》(1953),还是由独立的电影公司与大制片厂合作生产的影片《两亩地》,以及由政府资助制作的独立电影《大地之歌》等,“现实主义”话语贯穿了印度电影的发展历程。这些运用“现实主义”话语的电影,其创作动力既来自印度独立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的热情,又来自把这些电影送到国外的电影节以彰显印度电影特色的创作冲动。

《两亩地》(1953)是一部在印度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也是20世纪50年代印度新电影运动中的杰出代表,其突出成就在于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印度底层民众——包括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生活,蕴含了人道主义思想,具有独特的印度民族风格。这部影片取材于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同名叙事诗。和诗中的主人公巫宾一样,电影里的主人公向波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一家四口人以仅有的两亩地为生。地主撒寇为了赚更多的钱,准备在他乡下的土地上建立工厂,想要买下向波与之相邻的两亩地,但却被向波拒绝,于是地主就逼他立刻偿还债务,包括一大笔无中生有的款项。两人到法院对质,法院判决向波需在三个月内还清债款,过期就要没收他的土地和房屋。在走投无路之际,向波听从了邻居的建议,告别了有病的父亲和年轻的妻子芭萝,动身到加尔各答去碰碰运气。他的儿子格奈杨偷偷地跟着父亲,也上了火车。父子二人来到加尔各答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安顿下来。为了在规定时间内挣够钱,向波没日没夜地拉洋车,格奈杨则来到街上给人擦皮鞋。但向波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因担心丈夫而赶来探望的妻子芭萝在路上又被汽车撞伤,三个月攒下的血汗钱结果都付了医药费。待他们一家人伤愈出院回到家乡时,两亩地上已经建起了厂房。很显然,泰戈尔原著中通过六行诗描述的巫宾流浪的十六年,在改编成电影时变成了主人公巫宾保住土地最后希望的三个月,这一调整大大丰富了原著的内容。它不但串联起农民向波失去土地后的悲惨命运的主线,也将视野拓展到了向波为了挣钱而为之卖命的城市生活,反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印度社会生活画面。而这个生活画面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等作品的城市生活状态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尤其是向波在加尔各答作为一名人力车夫拼命挣钱,以及他的儿子流浪在街头当擦鞋童的场景,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两亩地》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借鉴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拍摄手法和技巧。它的大多数电影场景都是在加尔各答以及附近的郊区实景拍摄而成,演员也是从印度人戏剧协会中挑选出来的,而不是使用著名的电影明星。导演比马尔·罗伊认为:“影片应该真实地反映大家所关心的当前的重大问题,应该使观众觉得他们不是坐在电影院里观剧,而是真正的生活悲剧的目击者……”为了真实描摹这座城市,《两亩地》运用极端的长镜头,从空中鸟瞰的角度对加尔各答的城市街景及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进行实景拍摄。这种拍摄手法不仅拓展了电影空间的艺术表达,而且在其运用加尔各答城市街头的各种声音并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更是对电影声音进行了创新性的试验。

电影《两亩地》的编剧与导演在改编泰戈尔原著的过程中,植根于社会现实,将目光聚焦于城市和乡村的底层贫民,挖掘其贫穷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社会问题:农民是怎样在地主的逼迫下失去自己的土地,沦落为租种者和城市底层贫民的?表面上看起来,向波的遭遇是偶然的,他土地的失去与地主置业办厂的念头有关,钱财的失去与车祸有关。但实际上,就像向波身边的农民和城市贫民们一样,失去土地而在城市里苦苦打拼的现象在当时的印度比比皆是。影片的悲剧性在于,向波在受到地主盘剥敲诈之后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赚钱赎回土地,实际上,这显然不是主人公向波赚更多的钱就能赎回自己土地的个人奋斗故事。可以想象,即使向波赚到了这笔钱,他的两亩地迟早也会被地主夺去。(www.xing528.com)

此外,影片在无情批判和揭露地主资本家的同时,对农民及城市下层人民则寄予深切的同情,尤其是在向波身上,包裹着泰戈尔对乡村佃农进行描摹时所提到的“纯洁、单纯、善良的心”。向波的正直善良与忠厚老实,在这场悲剧面前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与妻子的爱、对被地主欺凌的无奈与愤怒、对身边人的关心、对儿子的爱,所有的表演真实而连贯,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影片导演在谈到本片创作意图时说过:“我要让观众知道,印度的农民虽然穷,但他们是善良的、正直的。”此外,电影中的其他小人物如向波的妻子芭萝(尼鲁帕·洛埃饰演)、儿子格奈杨(拉丹·库马尔饰演)、小店老板娘苔蒂、擦鞋童勒路等,每一个人都真实善良且栩栩如生。

电影《两亩地》作为印度20世纪50年代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性作品,象征着那个年代印度的“国家形象”。导演比马尔·罗伊在印度电影史上以本片率先开辟现实主义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崭新道路,这部影片于1954年在第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荣誉奖。影片中那些原生态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电影歌曲是由音乐导演萨利尔·查特赫莱创作的。值得一提的是,萨利尔·查特赫莱是这部影片剧本的最初创作者,现有的电影剧本是编剧赫·穆凯尔在原剧本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查特赫莱为影片创作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影片开头干旱的土地以及此后一场倾盆大雨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引出了一场狂欢歌舞。影片的歌曲如《摇篮曲》是在厄运来临前母亲哄儿子入睡时唱的,曲调平静,既表现了对儿子的爱,也传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插曲《告别》(又名《田里的歌声》)是向波被迫离开家乡时,村民们一边在田间干活一边唱的歌,既像是送别,又像是在倾诉他们自己的命运,还预示了故事不幸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