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时代名著改编电影欣赏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时代名著改编电影欣赏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12岁时,源氏与左大臣之女葵姬结婚。从第42回起是小说的第二部分,主要写薰君对浮舟等女子的追逐和失意的故事。《源氏物语》中的宫廷行事,多出现于小说故事的转换承接处,在不经意间描绘出一个宫廷生活的真实世界,意在追求宫廷生活或贵族生活的真实感。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时代名著改编电影欣赏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源氏物语》全书共54回,出场人物有400余个,其中主要角色有30个左右,他们大多为上层贵族,也有中下层贵族,还有宫廷侍女、僧侣、平民等。小说的结构很有特色,第一部分以主人公源氏为中心,主要描写了他在情场上的悲欢离合和官场上的浮沉起落。源氏是桐壶天皇的儿子,因其生母桐壶更衣出身低微,为免其日后受外戚妒恨,桐壶帝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由于他长得聪明俊美,光彩照人,被人称为“光君”,桐壶天皇对他更是疼爱有加。12岁时,源氏与左大臣之女葵姬结婚。源氏在典型的贵族生活教育中长大成人,生性多情好色,17岁开始追逐其他女性,先后与空蝉、六条妃子、夕颜、末摘花等人偷情,并与继母藤壶妃发生了乱伦关系,生下儿子冷泉。葵姬死后,源氏纳养女紫姬为正妻。源氏21岁时晋升为近卫大将,显赫一时;也曾因为皇位的更替,一度失势而被流放;冷泉帝即位后,源氏被重新起用,官任太政大臣,荣华绝顶。但是,不久源氏发现他新纳的夫人朱雀帝的小女儿三公主与葵姬的侄儿柏木私通,生下一子薰君很像柏木。源氏感到这是对自己当年乱伦行为的报应,陷入难以解脱的痛苦之中。这时藤壶、紫姬先后故去,源氏深感人生无常,在万般苦恼、精神崩溃的情况下,最终遁入空门。小说第41回《云隐》只有题名,没有正文,似乎是在此处留下空白,暗示源氏之死。从第42回起是小说的第二部分,主要写薰君对浮舟等女子的追逐和失意的故事。薰君与源氏当年一样,长得年轻美貌,但他却一直生活在哀伤之中,私生子的身份和爱情的失意使他痛苦万分。小说最终在充满凄楚悲凉气氛的“宇治十帖”中结束。

小说《源氏物语》的大部分内容,实际上就是主人公源氏的人生传记,与之相关的权力争夺和源氏的恋爱故事交错在一起,由个人心理指向社会世相。《源氏物语》给人强烈印象的,是时代潮流的现实感,是必须使所有人的活动和喜怒哀乐都相对化的时间的实在感,或者是人生的一次性这种作为人的条件的感情表现。《源氏物语》描写了源氏等人的好色和风流,却对他们给予同情和肯定。可见这一类描写更多的是为了揭示时代的特色、世间的无常、人心的险恶以及荣华背后的衰落。《源氏物语》的主题,可以说是从人的精神史的角度来描写贵族社会的矛盾及其没落的历史

公元10至11世纪,整个日本社会危机四伏,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时期,人生不如意的哀伤预示了注定要灭亡的阶级困境。《源氏物语》的故事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通过主人公源氏的人生经历及爱恋故事,描写了当时日本贵族政治联姻、权力垄断以及带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面,并逐步深入揭开贵族社会生活的内幕,真实地反映了时代面貌和特征。紫式部认为,“物语虽然并非如实记载某某人的事迹,但不论善恶,都是世间真人真事。看了还不满足,听了也不满足,还想将这些事情传诸后世,而不是只藏在一人心中,于是执笔写作。对于好人,就专写他的好事,依从世人的评价;对于恶事,则专取那些稀奇的事情。所写的形形色色的事情,都不是世间所没有的。”紫式部这一“物语”文学观在《源氏物语》创作中得以实践,清晰地展现了源氏的荣辱沉浮,艺术地再现了当时贵族社会上层之间围绕权力互相倾轧的现实。

《源氏物语》中出场人物众多,但紫式部在小说创作中始终不落俗套,并且将每一个人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并且各具鲜明个性。由于《源氏物语》是在宫廷矛盾斗争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所以源氏的爱恋经历实际上反映出当时日本妇女的社会地位、婚姻爱情观及悲剧性命运。尤其是当时贵族阶层的婚嫁往往同政治利益联系在一起,女子无论出身高贵还是低微,往往成为政治交易的工具,女性也成了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并对她们的不幸表达了同情。小说中着墨最多的故事,如桐壶天皇与更衣,源氏与空蝉、夕颜、藤壶、末摘花、紫姬、明石姬等不同身份的女子,薰君与浮舟,无一例外都是悲剧性故事,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态度。(www.xing528.com)

同时,《源氏物语》有着深层的历史意义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作者以她的博学多艺,在书中展示日本宫廷的四时行事和自然景物。日本宫廷的仪式多从中国传入,为适应日本平安朝贵族社会生活而加以洗练。《源氏物语》中的宫廷行事,多出现于小说故事的转换承接处,在不经意间描绘出一个宫廷生活的真实世界,意在追求宫廷生活或贵族生活的真实感。对四季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四时行事场面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在这些叙事场面中出现,以增加抒情的艺术效果。而且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各种风物,都是随人感情的变化而有所选择,这是与《源氏物语》的“物哀”主调相连的,那些忧郁而虚无缥缈的景象,容易抒发人物的无常哀感和无常美感,体现日本文学美的精髓,同时也可以让人物从自然中求得解脱,来摆脱人生的苦恼和悲愁。

日本学者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的价值不在于说教道德方面,而在于“感知物哀”,即真实地描写世态人情,因而也就在于教导人的行动和感情的真实姿态这一点上。感知物哀,首先要懂得“物之心”,而懂得“物之心”就要懂世态、通人情。而“物语”这种体裁将世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写下来,使读者产生上述的种种感觉,将从前的事与眼前的事相对照,在从前的事情中感知“物哀”,又在自己与物语中的人物故事的比照中,感知当下的“物哀”,从而慰藉心灵,排遣忧郁。这样一来,《源氏物语》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带有日本特色的美学观念。小说以“知物哀”为善,为此无论对淫乱还是其他恶行都不回避。要强化“物哀”,势必要夹杂对淫乱之事的描写,因为色欲与人的感情关涉最深。不描写好色之事就不能表现出深深的“物哀”,所以在《源氏物语》中,容易给读者一种“好色”之事写得很多的感觉。但正如紫式部所说“对于好人,就专写他的好事”,而源氏又有那么多的好色之事,对于物语而言就成为描写的好素材。于是《源氏物语》的善恶就与寻常所说的善恶很不一样了,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在创作方法上,本居宣长曾经称赞紫式部在创作中“毫无保留地对这部物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角落,做了周详而又细腻的描述,犹如对着毫无阴影的明镜一般。我感到,大和也好,唐土也好,过去也好,今后也好,大致上在描写人情方面是无法与它相比的”。紫式部将书写重点放到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上,对后世创作影响很大。在文体方面,散文、韵文结合的形式成为整部长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受儒佛思想与神道思想的影响,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贯穿了浓厚的无常感和宿命思想,她对佛教教义进行了思考,发现了潜在深沉的哀,表现在作品中就是源氏及其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恐惧,原罪意识和消极遁世出家的念头又加深了这种独特的感受。还有,书中第41回“云隐”只有题名而无正文,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来暗示主人公源氏的结局,这也是一种独具匠心的表现手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