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证券从业人员,我要为自己的行业服务,为自己所在行业做些有益的事情,包括推荐场内投资基金的交易方式。这的确有点“私”,但是,这个“私”是建立在客观、公正之基础上的,即一些种类的基金在场内交易,速度的确快,成本的确低,效率的确高,总体上来说,的确对投资基金的人大为有利,所以,在前面一章里,我请大家高度关注场内可交易的一些基金品种。
但是,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的市场现实是:
一方面,投资者对于银行渠道有着过于执著甚至偏执的认知。有一位资深的证券专业媒体编辑朋友就曾经对我说过,他持有的指数型基金都是去银行买的,因为他认为如果在银行买的话风险会低一些。听了他的话,我当时有要揍他的想法。同样的标的,风险怎么会因为代销渠道的不同而有差别呢?
另一方面,投资者的路径依赖行为依旧严重,积习依旧的一些投资方式很难短时间内调整。当年,我曾经耗费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调整好几乎所有媒体记者对于中登统计的基金开户数的认知: 那个数据不能够反映市场的全貌,并且还有着一定的偏差。但是,随着很多新记者的上岗,老问题又开始冒泡了。(www.xing528.com)
总体来看,虽然管理层在不断地、不遗余力地推广和发展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但是,实际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暂不做赘述。只是我们应该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在基金销售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预计还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方面也根本没有放弃这种业务的意愿。因此,在这里,本书必须还是要为那些人数众多的、坚持走场外渠道的投资者提供一下服务。
对于场外基金的投基策略,我在《基金精选2009》和《王群航选基金2010》中都曾经说过,面对细分之后纷繁复杂的、较多的基金种类,原则上,在一般情况下,广大普通投资者要化繁为简地选择其中的一些主要类别进行投资即可,对于一些小类别、非主流类别,理论上可以放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