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标识体系
由于科技报告来源广泛,用途多样,且需要与科研管理紧密衔接,分级保存,共享数据,因此,相比其他信息资源,对其进行明确标识显得更为重要,需要建立统一的标识体系、制定通用的唯一标识符。科技报告标识系统的作用主要如下:一是对数量庞大、来源多样的科技报告进行唯一标识,方便对分散的科技报告的统一管理和集成整合;二是与科研项目的标识体系进行链接,从而实现科技报告信息与项目信息的对接,方便科研统计、项目验收、成果管理、奖励评优等科技管理工作;三是实现对分布的科技报告资源和数据进行准确识别、定位和调度,方便跨系统的资源检索、识别、定位和调度,提高科技报告资源建设的开放性和协调性。
科技报告一般需要统一编号。美国制定了科技报告编号的国家标准,对编号的组成进行了规定。科技报告编号具有唯一性、简明性和规则化、格式化的特点,可以作为科技报告的唯一标识符使用。科技报告一般实行国家、部门/地方和基层三级管理,因此,科技报告的编号也需实行分级分别编码的方式,一份科技报告在从基层单位逐级呈交到国家科技报告管理中心的过程中,会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编号,最终被赋予基层科技报告号、部门科技报告号和国家科技报告号三个编号。基层科技报告号可由科技报告的创建机构代码、项目编号和顺序号组成;部门科技报告号可由部门代码、年代表示和顺序号组成;国家科技报告号则由规定的国家报告代码、年代表示和顺序号组成。
当然,也可以综合考虑三种科技报告编号的规则和特点,制定科技报告编号的统一规则,为科技报告赋予唯一编号,以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科技报告管理的需求。科技报告资源统一标识体系的建设包括标准、维护机构、中央数据库等要素。标准是开展科技报告统一编号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各级科技报告编号的技术框架和总体要求。科技报告编号的维护机构应由国家或部门授权,对编号实施实时分配和动态维护,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科技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中,三类科技报告号将全部予以保留和标注,实现不同科技报告编号相互对应和交叉映射。
2)资源层级体系
科技报告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成果产出,其资源配置需要以国家制度配置为主,使用政策法规、行政管理、指令性计划等手段实现资源的公共配置。但科技报告在资源配置上与其他类型科技文献明显不同,对科技报告的保存、管理和使用有明确的层级性要求。
首先,政府科技投入的立项具有层级性,既有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科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也有部门和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省部级科技项目,不同层级的科技项目在研究的前沿性、尖端性、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很大差别,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报告的产出数量和内容水平。(www.xing528.com)
其次,科技报告具有严格的保密等级设置。科技报告内容翔实,具体描述了科研过程和成果细节,大部分涉及国家秘密或单位的知识产权、技术秘密,需要科学合理地设定保密级别或受限范围,分类分级管理。在美国每年产生的60 多万份科技报告中,大部分涉密涉限,不公开发行。美国不但对科技报告全文进行保密或受限级别的设定,对科技报告文摘、辑要页也会根据内容的保密或受限程度单独设定级别,全文、文摘、辑要页的保密或受限级别可以不同,从而限定不同的使用范围和服务对象。根据目前我国科技文献信息的保密制度和保密相关保密法规,可将科技报告分为公开、内部、保密三级管理。公开级科技报告的确定应本着“能公开的要尽量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原则进行,在使用、服务和交流范围上不应受到限制。内部级科技报告是指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但涉及机构技术诀窍、专利、敏感信息等,需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时期内只限于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保密科技报告涉及国家秘密,可分为秘密、机密和绝密三级,其等级确定需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法和相关规定执行。
再次,科技报告的收藏具有层级性。在基层科研单位,科技报告是重要的技术资产,是本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应将科技报告纳入科研档案管理或机构知识库,服务于本单位的科研积累和后续研究。而在科技项目立项部门和主管部门,由于各类科技项目管理相对独立,需要按照“依托现有信息机构”“谁立项谁管理”等原则,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安全的行业和地方科技报告资源保存机制和管理体系,服务科技计划管理,方便科技报告在本部门的利用,然后,通过科技报告的汇交,形成国家级科技报告资源体系,集中收藏各部门产生的可公开的科技报告,并建立全国统一的科技报告索引数据库或联合目录数据库,服务社会公众。总之,科技报告资源建设需要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体系结构,构建由国家级科技报告资源体系、多个部门或地方级科技报告资源体系组成的分级收藏与保存体系。
最后,科技报告的交流与服务需要分级分类,受控受限使用。对于公开级科技报告,应在国家层面集中收藏,建立公共数据库和统一检索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为公众提供查询和全文获取服务。对于内部级科技报告,原则上由各部门收藏,建立受限科技报告目录数据库,提供查询和索引服务。对于科技报告全文,严格执行受限时间和受限范围的规定延迟公开,在未公开前实行授权使用。例如,美国国防部收藏的科技报告中,有55%是带有密级的,并根据公开、内部、保密三个层级将科技报告分为20 类进行管理和使用。美国能源部将科技报告分为公开、解密、非密受控、非密受控核信息、保密5 大类密级划分,9 类交流使用范围进行管理。对于涉密科技报告,应由各部门或基层单位严格保管,纳入国家保密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专门的渠道进行服务。另外,对于保密科技报告和内部科技报告,要及时解密解限。
3)资源类型体系
科技报告可以是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描述、科研进展的总结、研制或试验结果的分析、科学技术考察经过、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论述、科研成果记录等,类型多种多样,一个项目可产生多份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按内容可划分为专题技术报告、技术进展报告、最终报告和组织管理报告四大类型,其中专题技术报告包括考察报告、研究报告、设计报告、分析报告、实验报告、工程报告、生产报告等多种类型,蕴含大量科研活动细节及基础科研数据,为科研人员提供的参考价值最大。技术进展报告是技术节点报告和时间节点报告,包括阶段报告、进展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也包含大量技术内容。最终报告产生于项目验收阶段,主要包括最终总结报告、最终技术报告、成果验收报告等。组织管理报告包括项目工作报告、项目组织情况报告等,主要服务于科技管理部门。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能源部项目平均产生8 篇DOE 报告。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以技术类报告为主,其中专题技术类报告约占50%,最终技术报告约占34%,技术进展报告占14%,组织管理报告仅占2%。由此可见,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中,技术类报告占到98%。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会形成不同的科技报告。目前,我国科技项目已基本形成了课题总结报告、课题技术报告等验收报告以及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等管理报告,下一步需要根据项目性质的不同,更多地编写各种类型的专题技术报告。例如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领域项目,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和专题,可以编写产生大量的调研报告、观测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分析报告等专题技术报告。而863 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等开发应用型项目,侧重于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则可以编写产生出设计报告、研制报告、工程报告、测试报告、生产报告等专题技术报告。
与其他类型文献相比,科技报告有着明确的保密等级标准、多级的保密审核机制和严格的适用范围限制,因此,在不同的收藏部门和信息系统中会形成内容描述详略不同的科技报告资源。例如,科技报告可以有详细版和简略版之分,对于内部级的科技报告,详细版可保存在本单位,用于技术积累和后续研发;而简略版则呈交到上一级收藏部门,用于交流共享。对于保密科技报告,详细版可纳入本单位的保密资料管理体系;而经过降密处理的简略版则呈交到上一级保密科技报告系统中;同时,科技报告的全文资源和文摘资源也需要分别管理,设置不同的保密等级和使用范围,对于保密或受限的科技报告全文,经过授权在有限范围内适用,而对应的文摘可以设定较低的密级或不受限,在较大范围使用甚至完全公开,提供检索查询服务。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报告资源建设将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除了形成科技报告全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外,还会形成大量的科技报告元数据、科技报告利用数据等数据资源,用于科技报告和科研主题的检索、分析和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