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个有用的编辑审稿技巧

三个有用的编辑审稿技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只要有心,就能在长期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审稿技巧,并且应用在实践中。案例2-3在一本已出版的书里,第138页第12行写道:“郑和病逝,远航终结,神话般的庞大远洋舰队仿佛人间蒸发……”在同一本书里,两处叙述同一件事,对事实的描述居然如此前后矛盾,郑和的舰队究竟是“人间蒸发”了,还是“同年7月回国”了?

三个有用的编辑审稿技巧

认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只要有心,就能在长期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总结出自己的一些审稿技巧,并且应用在实践中。笔者从多年的编辑审稿工作中总结和归纳以下几种对同行可能有用的方法。

1.辨错“杀熟”法

盯住常见错别字,可以大大减少差错率。有了一定的编辑工作经验之后,会掌握一些常见的错别字,知道一般作者常常会在哪些字上出差错,或者用电脑打字时有哪些字经常会被打错。盯住这些“熟面孔”,就可以在成书时大大减少差错率。(本单元的附录是一份笔者整理的“编辑审稿常见错别字表”,可供参考使用。)有些错字是所有的人都最熟悉不过的,但是在写作时却常常出错,例如:“像”和“象”在组词时的用法;“的”“得”“地”三字各自的准确用法;“以致”“以至”“以至于”在遣词造句中如何使用;“品味”和“品位”到底选用哪一个;“赢”“嬴”“羸”三个字有没有写错;“戊”“戌”“戍”“戎”四个字有没有写错;“祇”“祗”两个字是否用对了……(此类例子还有很多)。编辑在审稿时也往往被弄糊涂。此时首先应该查词典、查语法书,并且在纠错过程中加深记忆,使之变成自己的经验。

2.“查验一致”法

前记后参照,发现矛盾和不一致之处。在审读过程中,要时时记住一些内容,有意识地留下印象(必要时可以另纸记录,贴在案头),目的是在继续读稿时能够发现前前后后上下文的叙事、事实、说法、数据、译名、专有名词等等项目的前后不一致的差错。例如:作者在前面写到学校的学生人数是“五千人”,在后面却说“四千多人”,这就应当统一。

案例2-3

在一本已出版的书里,第138页第12行写道:“郑和病逝,远航终结,神话般的庞大远洋舰队仿佛人间蒸发……”但是在该书第142页第6行里却又写道:(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逝世。舰队由太监汪景弘率领返航,同年7月回国。”在同一本书里,两处叙述同一件事,对事实的描述居然如此前后矛盾,郑和的舰队究竟是“人间蒸发”了,还是“同年7月回国”了?这从知识角度来说是误导读者。审稿时遇到这种情况,编辑首先应该要求作者对叙事做出更正,否则应该由编辑自己来查证史实,做出修改,并且通知作者已作何种修改。

案例2-4

2014年8月,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里,反复提及一家宾馆,却将它写成3种不同的名称,前前后后出现在10个页面上:上海国际大饭店、上海贵都国际大饭店、国际贵都大饭店。事实上,这3个名称都错了。它的正确名称是“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这是一个很容易查证的事实,编辑理应在审稿时做查证,并将前后各处做统一处理。(www.xing528.com)

3.速读纠错法

在平时的阅读中要训练自己“博闻强记”能力。工作之余,编辑应该多多阅读经典著作,熟悉各门系统知识。如此坚持不懈,日积月累,花10年、20年工夫,日渐精进,或可练成“快速审读”和“火眼金睛”两大绝技,成为第一流的编辑专家。在自我训练中,力争学会以学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快速审读”(fast-reading),正确运用“略读”(skimming)和“扫读”(scanning),但不遗漏差错。当然,如果没有博学知识基础和深厚的编辑审稿经验功底,那么,一目十行的读法反而会出大错。所以对这一种方法的使用必须谨慎,没有经验者不宜轻易尝试。

4.读声纠错法

读出声来,即可发现同音错字或同形错字。入行之初者,审读书稿,一则根底尚浅,二则缺乏经验,审稿达不到要求,往往成书后经不起质量检查。即使伏案多年,若不用心,则浑噩依旧。为提高能力和水平,可以采用“一字一句读出声”的读稿办法,即能发现不少错别字和知识性的差错,比“视觉默读”更能有效地发现“盲点”。凡是读不出的字、词,或者有一些心存疑惑之处,便查核权威性的工具书和权威性的参考书。如此做法可以一次次地留下深刻记忆,提升编辑的专业性知识储备。有时候发现句式有问题,反复读上几遍,便能豁然开朗,发现差错所在,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当然,在读的时候还要同时用脑思索,不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5.规范统一法

相关的文字,在首次出现时就要确定规范的表达。这样可以避免后来在修正时遗漏前文差错(亦可用电脑排版软件中的“统改”法)。例如《红与黑》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Stendhal,究竟译作“司汤达”,还是译作“斯丹达尔”,译者有不同的译法,编辑在文稿中看到首次出现时就应该“定名”,以免前后混用。

6.设定策略法

在对全部书稿开始审读之前,抽样细读,判定文稿总体水平和文字差错情况(错别字出现频率、语法错误等),以便设定审读策略,提高效率(包括速度和准确率)。例如,通过审读一部分书稿,如果能确认书稿水平已基本达到出版要求,而且文字严谨,那么在审读过程中,对大部分文字可以用快速阅读方法,但同时也应该特别关注书稿中的重点和要点不出差错。如果在抽样细读中发现书稿有很多问题,那么就应该采用严格的逐字逐句细读策略。当然,审读策略的设定必须建立在编辑个人能力的基础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