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审稿要求与准则!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审稿要求与准则!

更新时间:2025-01-14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文化读物的内容是否适合目标读者,是否具备丰富的、准确的知识?编辑审稿的要义就是“大胆质疑,小心求证”。针对各种类型的作品,根据特殊要求,应该有不同的期待。教材的内容体系应该是严谨的、完备的,符合教学要求。文化读物——文化读物各种各样,但是不管哪一种,总体要求是应该主题明确,叙事精当,知识准确,文字流畅,文笔优雅。

编辑在开始审稿之前,在对书稿的基本要求方面应该有什么思想准备?切忌若无其事,或者懵懵懂懂,不作任何思考。以下是编辑在审稿之前应该顾及的基本要求,其中也包含着一些重要原则。

1.面对书稿,需要重点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书稿有没有创新观点,研究方法是否合理,结论是否正确?文艺作品的新意在哪里,表现手法有无创新?一般文化读物的内容是否适合目标读者,是否具备丰富的、准确的知识?作品的出版有何意义?

(2)书稿结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怎样调整?书名与书稿的主体内容是否一致,是否文不对题,是否大题小做或者小题大做?对水分太多的书稿,应该如何发现其中无用的内容并使之“瘦身”?

(3)作者的叙事能力(或论述能力,或创作手法)如何?对此应该做何种评价,以及应该如何处理?

(4)作者的文字基础是否好?如果作者的文字基础较差,那么编辑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这4个方面是对一部书稿的宏观考量,是编辑对审读一部作品的总体思考。凡是优秀的编辑,对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必定有这样的总体思考,并且在审读和编辑加工结束时,在“审稿小结”中做出明确的概括。

编辑审稿的要义就是“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质疑”是编辑的天性,“求证”是编辑的本事。从上述4个方面来考量一部作品,这是对出版物质量的要求,因此,切不可不管不顾,结果做出如行业内所说的“烂书”来。

2.对各类作品的具体要求

优秀的出版机构对各种作品类型有上述4点共性的要求,也有针对不同类型出版物的不同的标准。针对各种类型的作品,根据特殊要求,应该有不同的期待。

(1)学术著作——任何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都应该达到以下几项要求:①选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能填补本学科研究的空白;或提出新的学说或系统理论观点,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或提出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有了新的角度;或对重要领域或重要问题做出系统描述、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规律性认识;或通过新的系统论证,丰富和发展了某种重要学说。②阐述全面、精当,知识结构系统完整。③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准确、充分,研究方法科学、适当。④引证规范,所有的引用资料、观点来源清楚。(www.xing528.com)

(2)教材——在审读一部教材的书稿时,需要与同类教材比较优劣,特别应当重视手中的书稿是否属创新种类(即:理论创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或者比其他已经出版的同类教材高明在哪里。“创新”和“高水平”是最充分的出版理由。教材的内容体系应该是严谨的、完备的,符合教学要求。其中的每一个单元都应该由内容丰富的各个部分组成。在体例方面,各单元之间应该基本一致,做到全书统一。教材内容应该体现“基础”“方法”和“新意”。教材里尤其要注意防止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否则会被读者指责为“误人子弟”。另外,最不可忘记的一点是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要适当,不可违背事实与常识,不能违背各种政策与规定,也不可违背道德原则。

(3)文化读物——文化读物各种各样,但是不管哪一种,总体要求是应该主题明确,叙事精当,知识准确,文字流畅,文笔优雅。防止信笔乱写,将道听途说或来源有问题的材料当作事实。文化读物应该具有道德教育、文化启蒙、怡情养性、丰富知识等功能,坚决反对题材、细节、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庸俗、粗俗、恶俗。

(4)文艺作品——文学和艺术作品是形象思维的创作,一般都应该具备下列艺术上的条件:内容新颖,风格独创,情感真实,叙事或表达生动、通顺,形象描绘鲜明,文字准确。

(5)翻译作品——对翻译作品的翻译质量的判断,应该同那些时髦的“翻译理论”无关。翻译不应迎合读者,不能给读者一个假作者,一部变了样的作品。翻译是让读者了解并理解原作品的文化,而不是让译者去迎合读者的“文化”。编辑对翻译书稿的审读,理应对照原文。编辑对自己不熟悉的文化知识和文字知识不可以忽略,应该勤查工具书和参考书,或同专家讨论,求证准确的翻译法。对文艺作品的译本,应当考察其是否符合文学的和艺术的标准。

(6)辞书和学术工具书——辞书和学术工具书所编订的内容都应该是权威的、准确的知识。辞书的书稿应该体现出体例的科学性、知识的准确性、文字的简洁性、内容的稳定性、词条范围的涵盖面。编辑审稿时要有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精神。

(7)外文著述——对中国学者的外文著述(专著、论文、文化读物等),要注意几点:①防止出现政治性错误;②防止抄袭;③内容准确;④文字准确,没有语法和文字等方面的错误。编辑对外国作者的外文书稿或已经出版过的外文著作,也应该严格审读,纠正意识形态偏见和错误,以及内容、事实、语言文字方面的差错。千万不要以为“外国人写的外文不会有文字错误”,或者认为某位“权威”所著、译的外文不会错。要特别注意外文著述中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恶意攻击中国的文字,决不能让它们出现在我们的出版物里。

(8)科技著作——科学技术类的专著、教材、普及读物是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编辑对这类作品的审稿,特别要小心其叙事是否规范,事实是否准确,数据是否准确,概念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正确,注重查证、核实,切忌粗心。要防止书稿语句表述错误、概念模糊或产生歧义。

(9)古籍整理和引用古文——古籍整理出版或在今文中引用古文,应该依据校勘过的善本。在繁体字改简体字时须慎重。不能将通假字视作错别字,若有必要,则另作注,以便说明。在根据简体字稿排繁体字版本时,注意简改繁时的现代汉语多义字,防止变成别字。

(10)除了作品类型之外,各种著作形式(著、编著、编、主编、译、编译、校订、注释等)也是编辑在审稿时应该顾及的,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著作形式,以不同的要求来审读和作出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