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争锋:晋楚文明的实用材料

争锋:晋楚文明的实用材料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书有句话,“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话本来是说,楚国不乏人才,但都跑到晋国去了,反而被晋国利用。可见晋楚争霸,晋在上风,楚在下风。山西人,古称晋人。当年,晋楚争霸,楚人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晋文公是“退避三舍”以报之。晋景公时,伯宗有言,“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争锋:晋楚文明的实用材料

古书有句话,“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这话本来是说,楚国不乏人才,但都跑到晋国去了,反而被晋国利用。可见晋楚争霸,晋在上风,楚在下风。

虽,古通唯或惟,属于通假字。如孔子有句名言,“唯酒无量,不及于乱”,本来应读“虽酒无量,不及于乱”,意思是说,虽然喝酒不限量,每个人酒量不同,没有统一标准,但至少有一条底线,你不要喝到“乱”,喝到丢人现眼撒酒疯——这话应该挂在每个饭馆,送给每个酒徒。

大家都知道,岳麓书院有个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据说出自袁名曜。袁是湖南宁乡人,当过山长。他是反用《左传》之典,故意把虽读成惟,意思是说,就咱们楚地最出人才,人才济济,全在这儿了。

近代,风水轮流转。湖北、湖南出人才,山西比不了。但当年,山西不光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而且是个吸引人才的地方。

山西人,古称晋人。阎锡山,人称“阎老西儿”。咱们有个外号,叫“山西老西儿”。为什么叫“老西儿”?不光因为咱们是山西人,据说还跟咱们山西盛产醋、山西人喜欢吃醋有关。古人把醋叫做醯,醯的发音正是西。方新芳说,醋,镇江、山西最有名,山西老陈醋比镇江香醋更胜一筹。当年我住中关村北区10号楼,跟方先生楼上楼下住邻居,他是研究工业微生物学的大专家。我请孙慰祖先生刻过一方印,印文作“上党老西”。

山西,近代有晋商,大家有个印象,善于理财。早期资本主义,都是靠抠门起家。不抠门,发不了财。马克思写《资本论》,对巴尔扎克写的老葛朗台很有兴趣。山西老人有个说法,省吃俭用,把嘴里的挖下,也要给孩子盖地方,所以大户人家的宅院非常漂亮。

楚人,现在多指湖北人湖南人,很少指河南人和安徽人。

湖北人有个外号,“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北京有家饭馆,专做湖北菜,就叫“九头鸟”。

“九头鸟”是什么鸟?古人有鸧鸆、逆鸧、糜鸹、渠逸鸟、鬼车鸟等不同叫法,动物学的定名是什么,不清楚,据说与鸱鸮、鸺鹠同类,大概是猫头鹰的一种。猫头鹰都是半夜起来抓耗子,也叫夜猫子。俗话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夜猫子是很普通的动物,但古人讲九头鸟,有点神乎其神。相传此鸟长着十个脑袋,一个脑袋被狗吃掉,滴滴答答往外流血,叫声好像鬼车碾过,非常瘆人。总而言之,这是凶鸟。[13]

我想,“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大概只是说,湖北人很厉害,并不是说,见了湖北人就会倒霉。我跟很多湖北人都是朋友。(www.xing528.com)

厉害不一定都是坏词。比如现在的流行语,厉害了什么什么,就多半是当好词。

楚人厉害,古代就如此。张良曾说,“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周勃也说,“楚兵剽轻,难于争锋”。

当年,晋楚争霸,楚人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晋文公是“退避三舍”以报之。

晋景公时,伯宗有言,“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见《左传·桓公六年》,春秋早期,随国的季梁就这么讲。可见春秋时期,楚人风头正健。

但楚人都这么一股劲吗?不一定。

楚国出道家。道家最反对,就是争强好胜出风头。司马谈《六家要旨》说,道家的特点是“去健羡,黜聪明”。

当然,我们不要以为,一说楚人,就一定指湖北、湖南人,道家都是湖北、湖南人。其实,老子庄子是河南人。河南也出思想家。

什么地方的人都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不要以为楚人个个喜欢争锋,也不要以为晋人全都喜欢吃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