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國之路:晋楚文明的兼并与融合

大國之路:晋楚文明的兼并与融合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国力的增强,晋、楚两国不断兼并周边弱小诸侯和蛮夷戎狄,疆域逐步扩大。晋、楚的大国之路,客观上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之路,间接促进了后来秦的大一统。宗法制度,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被分封的诸侯在本国是大宗,但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诸侯国内还可以进一步分封,由此确立各级贵族之间的相对地位与组织关系。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大國之路:晋楚文明的兼并与融合

西周王朝以宗法制分封制立国,推行“封诸侯、建同姓”的国策,对先贤后代、开国功臣及同姓子弟进行大分封。初封七十余国。随着分封的不断扩大,大小封国遍及王朝域内。

随着国力的增强,晋、楚两国不断兼并周边弱小诸侯和蛮夷戎狄,疆域逐步扩大。同时,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能力也日益增强,形成了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圈。晋、楚的大国之路,客观上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融之路,间接促进了后来秦的大一统。考古出土的相关诸侯国器物,印证了这一历史轨迹。

燕侯旨卣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4.5厘米,两耳间距29厘米

2009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1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盛酒器。在最大的一件带盖青铜卣内,放置着一套七件酒器,分别是斗一件、单耳罐一件、大小不同的觯五件。青铜卣的盖内面和器底内面都铸有一篇铭文,内容是“燕侯旨作姑妹宝尊彝”,“姑妹”是小姑姑的意思。这是燕侯旨给他的小姑姑燕国公主制作的器物。

燕国:公元前11世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位于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姬姓,开国君主为燕召公。战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燕为秦所灭。

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时期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起国家组织,二者成为西周王朝政权的基石,是当时社会最为重要的两大制度。

分封制是将姬姓贵族或异姓贵族分至各地,以建立诸侯国,其目的在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诸侯对周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周天子通过任命诸侯国卿等方式对诸侯予以控制,因此周王朝得以成为幅员辽阔的强大国家。

宗法制度,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被分封的诸侯在本国是大宗,但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诸侯国内还可以进一步分封,由此确立各级贵族之间的相对地位与组织关系。

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西周国家体系中,周天子掌握着统治天下的权力,是天下贵族的最高族长,具有天下共主的地位。

霸伯罍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4.5厘米,口径15.5厘米,耳间距32厘米

2009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盛酒器。器口内壁有铭文“霸伯作宝尊”。霸国:史籍失载。考古资料显示,霸国在西周早期得到周王室分封,其国一直延续至春秋早期。据出土器物铭文,霸国与周王朝及燕、晋、倗等国都有往来。

对鸟形盉铭文的释读目前尚不统一,李学勤教授释读如下:乞立誓说:“我所作谋议如果不合君命,而是我自己私行策划,就受鞭刑。”乞亲自乘有车蔽的传车前往各地,重复所立誓言,说:“我已立誓要上合君命,假如我违反誓辞,便应该遭到流弃,使君命仍得执行。”乞因此铸造盘盉,传于子孙使用。

鸟形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5.2厘米,长37厘米,宽19厘米

2009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2002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盖内有铭文8行51字,自名为盉,为商周时期青铜器增加了一种新器形。盉多与盘配套用于祭祀或宴饮活动上浇水洗手,这座墓里恰好出土了一件铜盘与这件鸟形盉相配。

尚盂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4.2厘米,耳间距42.5厘米,口径39.5厘米

2009年山西省翼城县大河口1017号墓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尚盂内壁有一篇反映西周聘礼的长篇铭文,共116字。其中有“唯三月,王使伯考蔑尚历……,霸伯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作宝盂,孙子子其万年永宝”,意思是伯考代表周王来霸国赏赐和勉励霸伯,霸伯回赠伯考和周王礼物。这篇铭文可以与《仪礼·聘礼》互相印证。

铃簋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34.5厘米,耳间距33厘米

2006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圆形带盖,圈形捉手,侈口,束颈,双兽头垂珥耳,鼓腹,圈足,方形座,座内有悬铃,带舌。盖面以四条扉棱分出四组凤鸟纹,捉手面饰凤鸟纹,颈部饰两组相对长体凤鸟纹,以兽头分割,腹部以扉棱和双耳分割为四组凤鸟纹,方座四面均饰相对凤鸟纹,均以云雷纹衬底。横水墓地应为西周时期倗国的墓地。

倗国:史籍失载。考古资料显示,倗国为西周早期分封的诸侯国,约春秋早期为晋所灭。倗国大致位于晋国西南方。

凤鸟纹提梁卣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23.5厘米,腹径16厘米

2006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器盖和器身以子母口扣合,盖和内底均铸有“作宝尊彝”四字铭文。双兽头提梁,梁山饰四组变形兽纹,以方形突起分割。盖为椭圆形,盖面有圈形捉手,饰两组相对凤鸟纹,盖沿饰波曲纹。鼓腹下垂,圈足,器身饰三组纹饰,通体均以云雷纹衬底。

兽面纹方彝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7厘米,口长22厘米,口宽15.8厘米

2006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长方体,盖和盖钮均作四坡式屋顶形,侈口,束颈,腹微曲。花纹浮雕。盖和腹的四面饰双龙组成的内卷角大兽面,阔口獠牙,巨睛利爪。口沿下饰双体龙纹。方圈足饰长冠垂尾凤鸟。自盖至足的四隅皆有扉棱。颇显凝重大方。

兽形觥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29厘米,长30.5厘米

2006年山西省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盖上饰龙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花,豪华富丽。

虎形玉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长11.6厘米,宽5.8厘米

2006年山西省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片状青玉,有沁。虎张口龇牙,臣字目,如意头形耳,卷尾。虎身双阴线刻卷云纹,足部有对钻圆孔。

鸟形玉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长8.3厘米—8.5厘米,宽2.8厘米—2.9厘米

2006年山西省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片状青玉,有沁。凤鸟勾喙,长冠,鸟身饰线刻卷云纹,尾向下翻卷,以阴刻线表现羽翅,器身有对钻圆孔。

黎国:史籍记载很少。2006年发掘的黎城县西关墓地出土了一些带铭文的青铜器,根据铭文可知这一墓地为两周之际的黎国墓地,大致可以判断西周时期的黎国位于今山西省黎城县境内。

董矩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43.6厘米

1978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下部为鬲,中间有箅。甑为上宽下窄的长方体,侈口,双立耳,深腹,腹壁斜收,平底有箅孔,下部有插入鬲口的榫圈;鬲为直口短颈,肩上一对方圈耳与口沿相接,袋形腹,平裆,兽蹄形四足。甑口沿下饰双龙首的兽目交连纹,腹壁饰虁龙纹。甑壁内侧有铭文4列22字:“董五氏孙矩乍(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此甗为西周时董国之器,董国位于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与晋国相邻,后被晋国所灭。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35.8厘米,口径12.4厘米,腹径20.2厘米,底径17.7厘米

1993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出土于晋穆侯次夫人墓。共2件,器形、大小、纹饰和铭文相同。壶附盖,盖为圈形捉手,子母口套合。口微侈,长颈斜收,兽首套环双耳,鼓腹略下垂,高圈足下有加厚边沿。盖沿和圈足饰兽目交连纹,颈部饰波曲纹和兽目交连纹,腹部有三周纹饰,依次为鳞纹、兽目交连纹、鳞纹,并以横条沟纹相间隔。盖子口外壁与壶颈内壁均有铸铭9字:“杨姞乍(作)羞醴壶,永宝用。”

杨国:西周时期存在过前后两个杨国。前杨国亡于猃狁(戎),后杨国的重新建立则是周王室伐猃狁胜利后的产物。春秋时期,后杨国被晋献公所灭,并入晋国版图。

贾子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高18.5厘米,流尾长36厘米

1974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口沿前高后低,流槽较宽,深腹圜底,后部有龙形鋬,龙口衔器口,下具四条扁兽足。口沿下饰变形兽体纹,腹部饰横条沟纹。腹内底铸有铭文4行18字:“隹(唯)王二月,贮(贾)子已父乍(作)宝盉,其子子孙孙永用。”

贾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姬姓诸侯国,爵位为“伯”。其地位于今山西省襄汾县境内,公元前678年被晋国吞并。

柞伯簋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高16.5厘米,耳间距24厘米

199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圆形敞口,鼓腹,腹部一对龙首形耳,矮圈足内附接一喇叭形支座。颈部饰8个夔龙纹。外饰兽面纹、卷云纹、斜角云纹。器物底部有铭文8列74字:隹(惟)八月辰才(在)庚申,王大射才(在)周。王令(命)南宫率王多士,师□父率小臣。王□(迟)赤金十反(钣),王曰:“小子,小臣□(敬)又(有)夬(决),蒦(获)则取。”柞白(伯)十爯(称)弓,无法(废)矢,王则畀柞白(伯)赤金十反(钣),□(遂)易(锡)□(柷)虎,柞白(伯)用乍(作)周公宝尊彝。据李学勤先生考证,柞伯为胙国的始封君。

胙国:周代姬姓诸侯国,是周公后代受封的国家。其史事经传几无称述,其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口径19.3厘米,通高21.2厘米,腹径21厘米

199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敛口,直沿耳,鼓腹,柱足。口沿下饰一周细云雷衬地的回首夔纹。器内壁有“应事作旅鼎”5字铭文。

应国:原为商代方国。周灭商后,武王之子受封于应,侯爵。地望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春秋早期被灭国,立国约350年。

应事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2.7厘米,耳径55.2厘米

1961年山西省侯马市上马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直口窄平缘,束颈,双附耳较直,器体甚宽,腹部圆收形成圜底,下置三兽蹄足。腹部有蟠螭纹两周,中间以绹纹相隔,足上部作兽头形装饰。腹内壁铸有铭文3列29字:“隹(唯)正月初吉丁亥,徐王之子庚儿,自乍(作)飤緐,用征用行用龢用鬻,眉寿无疆。”此鼎为徐王庚为世子时自作用器。

徐国:西周之前已存在。西周时,徐、周之间发生过多次较大的战争,徐师数入周土,周王室也不止一次兴兵伐徐。公元前512年为吴所灭。

庚儿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0.8厘米,口径17.2厘米

1979年山西省潞城市潞河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侈口,短颈,兽首套环双耳,鼓腹下垂,圈足外撇,下有加厚边沿。颈部饰相对的长冠凤鸟纹,腹部由宽带交叉形成“十”字形分区,在交叉点有方锥体凸出,圈足饰波曲纹。壶颈内壁铸有铭文4列24字:“隹(唯)王二月初吉壬戌,虞侯政乍(作)宝壶,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虞国铜器非常罕见,此壶为虞侯政自作用器。

虞国:亦称北虞,姬姓,周初武王所封诸侯国。都城位于今山西省平陆县张店镇附近。公元前655年,晋假道灭虢,回师途中灭虞。

虞侯政壶

假道灭虢

虢国在今晋南黄河沿岸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是晋国南方强邻。晋虢之间隔着虞国(今平陆境)。公元前655年,晋国为攻打虢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臣宫子奇劝说虞君不可应允。他把虞与虢比喻为唇齿相依,晋国灭了虢,肯定也会灭虞。虞君认为虞晋是同宗,不会有事,并贪图重礼,答应借道。晋国灭虢后,果然在回途中顺手灭掉了虞国。于是有了“假道灭虢”和“唇亡齿寒”的成语流传后世。

荀侯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2.5厘米,带流长42厘米,宽17.5厘米,腹深11.5厘米

1974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口沿前高后低,流槽较宽,深腹圜底,后部有龙形鋬,龙口衔器口,下具4条扁兽足。口沿下和鋬身饰鳞纹,腹部饰横条沟纹。腹内底铸铭3列14字:“筍(荀)侯稽乍(作)宝盉,其万寿,子子孙孙永宝用。”此器为荀国国君稽自作用器。

荀国:姬姓,位于今山西省新绛县境内。春秋初期,晋国分裂,荀国曾参与讨伐曲沃,最后被晋武公灭。

陈信父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8.5厘米,口长9.7厘米,宽7.1厘米

1978年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长方形口,扁平体。直口微侈,短颈斜肩,附环形双耳,肩以下斜收成平底,腹下部一侧有一圆形鋬。肩部饰四组回首相对的虁龙纹,线条豪放粗犷。颈部外壁有铭文5列20字:“陈公孙信父乍(作)旅瓶,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此器为陈国的器物,自铭为旅瓶,应是行军时所用。

陈国:妫姓,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处于晋楚两大国之间。春秋中期后,境土渐为列强蚕食,日渐缩小。公元前478年灭于楚。(www.xing528.com)

陈喜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47.5厘米,口径18.5厘米,腹径34厘米

1952年山西省太原市征集

山西博物院藏

口微侈,长颈斜收,兽首套环双耳,鼓腹略下垂,高圈足下有加厚边沿。口沿、颈部、腹部均饰波曲纹,并以素带分隔。口沿内壁有铸铭,据专家考证为:“陈喜再立事岁,□月己酉,为佐大族,以寺(持)民巽,宗词客敢为陻壶九。”

齐国:姜姓,开国君主为吕尚,周初受封。位于今山东省北部,春秋时期,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公元前221年灭于秦。

江小仲毋生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腹围78厘米,口径26厘米,高24厘米

1953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口微敛,侈沿,立耳,鼓腹,圜底,蹄足。颈部饰环带纹一周。鼎内壁有铭文两列9字:“江小仲毋生自作用鬲。”根据铭文,此鼎(铭文作“鬲”,金文中二者常通用)为江国贵族字小仲名毋生者所作。

江国:嬴姓,与秦同姓,为伯益之后。春秋时依违于晋楚之间,公元前623年被楚灭国。《左传·文公四年》载:“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

蟠螭纹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30.9厘米,口径30.9厘米

1953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敞口,折沿,垂腹,平底,其下接三兽面蹄足。腹部饰两周蟠螭纹带,耳部饰重环纹带。

夔龙纹簠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长32.5厘米,宽29厘米,高20.5厘米

1953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体呈长方形,侈口,折耳,腹壁斜直,平底,曲尺状圈足。腹壁短边两侧附一对兽首耳,通体饰顾首夔龙纹。盖与器之造型、花纹尺寸皆同。

夔龙纹罍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8.9厘米,口径16.4厘米,腹围98厘米

1953年河南省郏县太仆乡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侈口,折沿,方唇,直颈,广肩,鼓腹小平底,肩部附兽耳一对,通体饰双首夔龙纹。

养仲无龙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1.5厘米,长37.5厘米

1975年河南省桐柏县张相公庄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内底有铭文“养仲无龙”等。养仲无龙是一个人名。养,国别;仲,排行;无龙,字。属于养国贵族。

养国:不见于史籍记载。嬴姓,是早在夏商时期就进入中原的东夷部族的一支。在西周时期与江、黄等同时被分封到淮河流域为诸侯国。战国时期,被楚所灭。

养仲侯盘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14.8厘米,口径41厘米

河南省桐柏县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鄎子行盆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17厘米,口径21.5厘米

1975年湖北省随县鲢鱼嘴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

食器。有盖,喇叭状提钮,口微敛,肩有对称的立式环耳,平底。肩饰一周凸弦纹。盖内有铭文2列10字:“鄎子行自乍(作)飤盆,永宝之。”器内底铭文较盖内多一“用”字:“鄎子行自乍(作)飤盆,永宝用之。”鄎即文献中记载的息国,姬姓,位于今湖北省息县西南、淮水北岸。地处中原诸国与南方淮夷交往的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左传》记载,息侯和蔡哀侯均娶陈国女子。息夫人出嫁时路经蔡国,蔡哀侯借口她同自己的夫人为姊妹,留下她见面,这是不合礼制的。息侯因此请楚文王攻蔡,俘虏了蔡哀侯。蔡哀侯怀恨在心,在楚文王面前称赞息夫人的美貌,楚文王于是攻灭息国。这件鄎子行盆可能是息国灭亡后被楚国掠走的息国贵族遗物。

唐子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7厘米,口长13.8厘米,口宽11.4厘米

2001年湖北省郧县肖家河村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盛酒器。长方形直口,鼓腹,假圈足。腹部有对称的半环耳。颈部饰蟠虺纹、绹纹,外腹部刻有铭文3列20字:“唯正十月初吉丁亥,唐子中濒择其吉金铸其御鈚。”鈚用以盛酒,其形制、功能均与壶近似。这件青铜器铭文中的唐子是指唐国封君,该唐为“汉阳诸姬”之一的汉东之唐。

唐国:姬姓,地望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唐县镇。春秋早期附于楚。晋楚邲之战时,唐军随楚击晋。春秋晚期,唐楚反目。公元前509年,吴唐联军攻入楚都。次年,秦楚联军灭唐。

邓公孙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22.8厘米,口径26.3厘米

2001年湖北省襄阳市王坡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敞口,卷折沿,附耳,圜底,下腹斜内收。上腹部饰窃曲纹一周,下饰垂鳞纹两周,耳外侧饰重环纹。内底铸铭文列45字:“惟九月初吉丁亥,登(邓)公孙无(忌)选吉金铸其[宝]鼎。其用追孝朕皇高且(祖)。余用正(征)用行,永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邓国:曼姓,位于汉水北岸、南阳盆地南端,是沟通南北以及连接江淮、巴蜀的重要枢纽,也是周王朝南方领土的重要据点之一。公元前678年,被楚所灭。

郑臧公之孙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34.4厘米,口径31厘米

湖北省襄樊市余岗团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附耳,深腹圜底,三足外撇。盖面微隆,上有三环形兽首。盖面及器腹饰蟠螭纹、绹纹。盖内及器腹内壁均铸有铭文6列46字(盖内第四行多一“于”字):“唯正六月吉日唯己,余郑臧公之孙,余刺之(文)子作铸彝,以为父母其献于下都。曰:乌呼哀哉,刺叔、刺夫人万世用之。”

郑臧公即郑国国君郑襄公,公元前604年至公元前587年在位。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春秋早期,庄公“小霸”,郑国空前强盛。其子厉公在位期间,郑国大乱,从此衰落。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黄季嬴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32.4厘米,口径31.6厘米

1972年湖北省随州市熊家老湾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斜折沿方唇,立耳外侈,鼓腹,圜底,三蹄形足。上、下腹分别饰窃曲纹、龙纹一周,其间饰凸弦纹一周。内壁铸铭文3列16字:“黄季乍(作)季嬴宝鼎,其万年子孙永宝用享。”这是黄国贵族为其女儿出嫁所做的媵器,该器出土于曾国墓葬,其女儿季嬴很可能嫁于曾国。

黄国:嬴姓,位于今河南省东南部淮河上游。黄国曾依违于齐楚之间,参与过齐桓公发起的盟会。公元前649年,楚成王以“黄人不归楚贡”为由攻黄,次年灭黄。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36.7厘米,口径24.2厘米

1958年湖北省南漳县安乐堰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蔡侯朱缶

直口圆翻唇,短颈圆肩,下腹收敛,假圈足,肩上有双钮衔链。肩饰两道弦纹铭文字数,肩上有铭文5字“蔡侯朱之缶”。蔡侯朱即蔡平侯之太子,后失位奔楚,此器应作于奔楚前后。

蔡国:姬姓,位于今河南省上蔡县。楚国向淮河流域扩张时,蔡国首当其冲。在楚国的逼迫下,蔡国屡次迁都,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

汉淮诸小国

汉淮地区处于中原与荆楚之间,历来是上古名族交错杂居之地,既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又有错综的文化形态。周初在此地分封许多同姓和异姓诸侯,以作为王室的南土屏障。河南境内的蔡国、黄国、樊国等诸小国在东周长期的列国兼并争霸中,纷纷为强国吞并。这些小国墓葬所出土的风格各异的青铜器,述说一段缤纷的故国历史。

随仲芈加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39.5厘米,口径31.5厘米,耳间距40厘米

2013年征集

湖北省博物馆藏

附耳,折沿,束颈,三蹄足,盖顶微弧,正中有平环握手;盖及上腹饰蟠虺纹带,腹中部有凸起绹纹一周,其下饰倒垂三角形回纹。铭文铸在内底,反书,5行28字:“唯王正月初吉丁亥,楚王媵隓(随)仲嬭加飤(食)緐(繁)。其眉寿无期,子孙永宝用之。”这是一件楚王与随国(曾国)联姻时的陪嫁品。

曾仲父鼎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最大高26.5厘米,口径38.3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食器。附耳,蹄形足,腹外饰窃曲纹和弦纹各一周。腹部内壁铸铭两行10字:“曾侯仲子斿父自作鼎彝。”

苏家垄一号墓出土的主要青铜礼器组合为9鼎8簋(实际出土少1簋),最大的两件腹部内壁铸铭。据出土的青铜礼器铭文来看,该墓主人为春秋早期某位曾国诸侯之子曾仲斿父。

曾国:西周初年分封至南方的姬姓国,始封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也称为随国。随着楚国的强盛,曾国逐渐沦为楚国附庸。吴师入郢时,曾国收留了楚昭王。后被楚吞并。

曾仲父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66.7厘米,口径23.1厘米—16.3厘米,

底径30.8厘米—23.8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长颈,鼓腹,圈足。颈有对称兽首衔环,壶盖四周的环带纹镂空,壶颈的环带纹阴线刻成,器腹上的两层环带纹,边缘起棱。圈足饰垂鳞纹。通体装饰以环带纹为主。盖及口内均铸5行12字铭文:“曾仲斿父用吉金自作宝壶。”

窃曲纹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高20.7厘米,口径11.6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水器。圆口,束颈,斜肩,浅鼓腹。独角兽首曲流,独角双耳兽首鋬,四扁足亦作兽首形。流及鋬饰三角云纹,器身上部饰象首龙纹,器身下部饰窃曲纹。

窃曲纹盘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16.1厘米,口径41.3厘米

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垄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水器。折沿,附耳,浅腹,平底,三足。腹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三足作兽首形。

兽面纹戈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长21.7厘米,宽8.9厘米

1957年山西省洪洞县永凝堡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巴式风格。巴国:商代已经存在的方国,位于长江三峡地区。巴人曾跟随武王伐纣,被封为子国,公元前316年被秦国所灭。

巴式短剑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通长22.5厘米,通宽3.1厘米

2012年湖北省宜昌市万福垴出土

宜昌博物馆藏

扁茎,茎上有两圆形穿孔,茎后部上阳刻兽面纹,无剑首,无格,隆脊,脊侧饰菱形纹饰。剑身前窄后宽,截面呈菱形。锋、刃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