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同一种传染病可以有多种传播途径。
(1)消化道传染病
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或食具,易感者于进食时获得感染,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各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以及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等。
(2)呼吸道传染病
病原体存在于空气飞沫中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空气时获得感染,如麻疹、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
(3)接触传染病
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伤口被污染,有可能患破伤风。也有可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获得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不洁性接触(包括同性恋,多个性伴侣的异性恋及商业性行为)可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淋病奈瑟菌等。
消灭有害生物(www.xing528.com)
(4)虫媒传染病
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按蚊、人虱、鼠蚤、白蛉、硬蜱和恙螨等,于叮咬时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可分别引起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黑热病、莱姆病和恙虫病等。根据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往往有严格的季节性,有些病例还与感染者的职业及地区相关。
(5)血液、体液传染病
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交等传播,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6)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亦称生物性地方病,是指以感染动物为主、病原体通常在动物间传播并延续、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感染人的人兽共患疾病,如狂犬病、森林脑炎、埃博拉出血热等。
上述途径的传播统称为水平传播,母婴传播属于垂直传播。婴儿出生前已从母亲或父亲获得的感染称为先天性感染,如梅毒、弓形虫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