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科研意识进一步增强
1.增强了问题意识
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引导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已经是教学叙事的基本原则。老师在叙写事实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关注着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老师撰写的叙事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看问题的细致,思考问题的深入。校园里的一张纸、学生的一个举动、老师之间的一席话、一篇文章……都会引导老师思考并总结出新的东西。如李莉老师在《实验课教学叙事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就写道:学生们在探究书上所给出的实验方案时,发现用手拉动小车无法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就提出把小车固定起来,拉下面的长木板,使小车依然受到滑动摩擦力,从而使弹簧测力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方便读数。这说明学生们的确在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尽力去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有了问题意识,便会逐渐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开展研究。
2.树立了反思意识
反思使人进步,没有反思,便没有改进,没有改进,便无法进步。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得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获得不断发展。反思是教师将这节课的某个教育教学事件深入到相关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诸如“我做了什么”“有什么不足”“我的专业任务完成得如何”等心理描述,对实际教学进行感受和体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价值观、态度和情感,重审自己从事教学的思想依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形成了研究意识
教学研究,已经不再是阻挡教师进步的艰难问题,也不是望尘莫及的事情。通过教学叙事的研究,老师们发现原来研究其实并不复杂。教学叙事是研究性的记叙文,老师们能写、乐写。在写的过程中,老师们享受着研究的快乐、成长的喜悦。
(二)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1.阅读成为生活习惯
实验课叙事研究的开展把教师的目光引导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教师研究的关注点多为如何改善自己实际的教学工作。加强学习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便成为教师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事情。以下是一位老师个人年度总结中的一段话: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思想是可以自己进修的,所以我选择了阅读,并钟情于阅读。只是,我的阅读已经不是用来盛放虚荣,而是想为平凡的日子穿一件美丽的衣裳。我想,不管怎样,阅读的视角不能狭隘,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同样有着可人之处。空闲之时,读一读有关教育教学类书籍,也读一读诗歌、散文、小说;读专著,也读小品文。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因此,每天下班回家,上网、阅读、思考、写作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有了网站,那是自己耕耘的一片馨绿,每天无论多忙,我都要抽时间去关注,因为它是传达教育思想、生活态度,沟通同行的一个空间;也是提供学习资源、展示成果,沟通学生的一个平台。在通过文字的阅读与大师交流的同时,我也在阅读着人。在我的眼里,人是活动的文字。交往多了,对话多了,感觉人人都是一本丰厚的书。课堂上,与学生对话,读一读学生;办公室里,与同事交流,读一读同事;独处的时候,与自己交流,读一读自己。当阅读成为习惯的时候,即使孤独也是一种乐趣,何况,只要阅读就不会孤独。
2.反思成为工作习惯
反思,经常被看作一件痛苦的事情,其实是反思太少了的缘故。在教中反思,在学中反思,在学后反思,已成为教师工作、学习的一种思维习惯,是成长的必然要素。请看一则教师研究故事的片段:(www.xing528.com)
曾经,自己是个“行者”,一个忙于应付、缺少主见的行者;而今,我总会静心凝神,寻找思索的快乐,寻求五彩的生活。模糊的教法在思索中明晰,无序的话语在思索中精妙。思索中,顽皮的孩子遵规懂礼,落后的学生奋勇前进,出类拔萃的花朵争奇斗艳,教室、校园充满欢声笑语,变为乐园。思索中,我享受着教与学的情趣;思索中,我享受着教与学的甘霖;思索中,我享受着教与学的成功之乐;思索中,我享受着教与学的精妙绝伦。思索,缩短我与大师间的距离;思索,划清我与平庸者的界限;思索,使我的教艺趋于成熟;思索,为我的教学带来欢呼;思索,使我的人生五彩缤纷。
3.记录成为教学习惯
大家认真地尝试着,饶有兴趣地叙写着自己在实验课中的教学故事,在叙事中深入思考,在叙事中加强学习,在叙事中走向成熟。可以说,叙事,正在成为今天我们教师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通过两年多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师确信:要想更快更好地获得专业化发展,就必须自觉地、主动地、高质量地、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教学叙事,使这种叙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主动的意识。因此,老师们习惯于每次活动之后、学习之后、思考之后记一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
(三)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专业素质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能否更新与改善。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能有效促进教师与新课程进行对话,使他们更新育人观念,增长育人智慧,转变评价方式,从而更加适应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形势。
(四)找到了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静态预想变为动态生成,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备课意图,即静态设置,通过教学手段动态生成为现实的每一堂课,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于学生中的巨大学习潜能开发出来,这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五)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质量
一节好的课堂教学,其实功夫在课外。备课是上课的第一步,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整合课程资源,把握学生学习的具体特点,对课堂教学的程序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统一备课、统一教案的做法,在备课中重视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策略的研究,“备课标、备教材、备资源、备策略”,形成了系统的备课方式。
(六)总结出新的教学经验
一年多来,课题研究组成员一共撰写了实验课教学叙事31篇,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
(七)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一年多来,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区级质量调研监测和中考成绩分析显示,我校学生的初中物理成绩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提高。在“六校联考”中,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在区级质量监测和市级中考中,我校学生的成绩在直属学校中都能保持前十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