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备了良好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还得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从多角度、全方面进行自我提升。本部分将从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儿童文学的阅读与鉴赏、学习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设计以及积极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供教师们参考。
(一)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
儿童文学是从属于文学,而又相对独立的一个文学门类。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的教学实践有积极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同样,没有儿童文学理论的指导,教学就是毫无章法甚至是毫无成效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
儿童文学理论知识自主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参加学校定期开设的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培训。对学校提供的各种课程都可以去看、去听,不应以班级事务太多或家里有事来敷衍对待。如果学校请一些比较有名的作家来开展讲座,教师更应该积极参加,不放过任何提升自己的机会。
另一方面,若学校提供的相关课程太少,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资源,通过自学与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知。最直接、简单的方式是从图书馆借或从书店买儿童文学理论的书籍,每天坚持读一点,并且坚持写笔记和心得,日积月累,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如果不习惯纸质阅读,也可以选择高效、便捷的网上学习。网上学习的可选空间很大,但无论是在电脑上,还是在手机上,坚持学习是最重要的。另外,除了阅读儿童文学理论相关的书籍和参加网上各种各样的学习课程以外,教师若既有兴趣又有相对多的时间,也可以组织一个小社团,定期交流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心得,甚至举行一些小小的比赛,如儿童文学知识抢答等。
儿童文学作品题材丰富,艺术形式多样,我们教师需要一定的儿童文学视野。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有基本的了解,熟知童话寓言等不同类型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学习儿童文学的艺术特征。教师还应更多地关怀儿童文学发展的历史,狭义的儿童文学范围较窄,历史并没有多长,而广义的儿童文学历史较为悠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统童谣等都可以多学习与多了解些。
最后对需要阅读的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给出一些推荐:《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孔宝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儿童文学概论》蒋风著(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化论》钱雨著(山东教育出版社)、《文学理论入门》乔纳森·卡勒著(译林出版社)等。这些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可以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儿童文学发展的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儿童文学的特点。教师还需要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在不断学习中将教育观和儿童文学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儿童文学的阅读与鉴赏
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不但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常识,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而这些知识与能力,无一不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积累息息相关。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当今语文教师不怎么读文学作品的现象已较为普遍。在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种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以及教学质量改进的现象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当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教师尽可能多地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到网上或实体书店逛逛,购买与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了大量经典作品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最近的阅读经验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果有条件和时间,还可以专门腾出一点时间,和学生共同交流阅读感受。
这样,在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的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从小关注和阅读文学作品,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另外,在互相沟通和交流阅读感受中,师生不但可以获得知识带来的满足感,而且也可以通过作品的思考与探究,获得生活上的哲理和启示。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阅读,也能更好促进彼此的关系,相应地也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
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参考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课标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都是有一定要求的,推荐的读物覆盖面也很广,童话、寓言、故事等体裁都有详尽的书目可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补充选择时下比较流行的、深受儿童喜爱的最新儿童文学作品来进行阅读与学习。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加上丰富的阅读积淀,必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审美判断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提升儿童文学教学水平
前面已经讲过,目前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了较高的地位。当前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几乎都被儿童文学作品覆盖,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中,除了古诗文外,其余均为儿童文学作品。如何教好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就迫切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教学水平。
1.学习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文学的体裁类型较多,针对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也各有不同。教师在积累足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如何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进行专门的阅读教学设计。下面笔者将以儿童故事阅读教学设计为例,来讲解教师应当如何学习不同题材的儿童文学的阅读教学设计。
儿童故事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有出现,可分为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生活故事等。不同作家的故事也各有特点,因此阅读教学需要结合作品、作家、各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儿童故事的语言倾向口语化,适合学生读、听、讲,因此其教学的设计可以从有感情朗读故事、复述故事、讨论故事内涵等来展开,设计复述故事、情境表演等学习活动。
比如在教学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时,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故事,必要时加上情境表演,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然后请几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整个故事;在大概梳理好本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后,可以分析具体情节和讨论故事内涵,如可以让同学积极思考曹冲的称象方法好在哪里,同学们是否能想出其他的、在当时有条件采用的方法,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明白遇到困难要主动想方设法来解决。
以上教学设计仅是参考思路。教师在进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时,要结合不同体裁作品的具体特点、作者创作背景、各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以直观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直观法),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等。
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具体到我们小学语文的儿童文学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并且在实际应用时能灵活地选用,使其在儿童文学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的时候,结合该文本的语言特点,即以对话为主,语言活泼而富有童趣,能确定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时要采用朗读法,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中狐狸与乌鸦的三次对话,感受其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另外,本篇文章体裁是寓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其中的寓意,教师要适当采用讲授法来给学生答疑解惑。为了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情境表演法,请几组同学上台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让学生在情节的生动再现里,更主动投入学习与思考之中。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具体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的实践归纳,建议语文教师们学习和参照朱自强教授《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这是国内第一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小学语文的儿童文学教学法。书中朱老师总结出的18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都值得好好学习与研究。
另外,教师在学习这些教学法过程中,还应当结合一些比较好的儿童文学教学案例与失败的儿童文学教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尽量搜集一些一线名师的案例来学习,以理论加实际的方式,将儿童文学教学法落到具体、可感的实处,也可以顺便为自己在课上的儿童文学教学提供直观而生动的引导。
语文教师自己要学会合理高效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它们各自的使用价值,这样能对教学质量和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增加对学生课外儿童文学阅读的指导
阅读教学与一般语文课文的教学是有差异的,学生阅读心理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文本的多样性等,使其难度加大。多数教师把精力集中于课本中儿童文学的教授,而对课外阅读不甚留意。实际上,只有课内外文学阅读形成联动,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很有必要提高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能力。
而课外阅读总是遵循着一定循环规律的。下面是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的阅读循环示意图,如图7-3所示。
图7-3 儿童阅读专家艾登·钱伯斯的阅读循环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得知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居于中间地位,作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环节里要力求发挥相应的作用。
(1)指导学生选书。(www.xing528.com)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抛去已有的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作品不谈,市场上每年出版的儿童读物数不胜数。如何从浩瀚如烟的书籍中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推荐给学生,这是教师应该下点功夫考虑的。
教师挑选课外读物时,需要参照多重标准。一方面可以参考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从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诗歌散文等不同体裁中选择经典作品推荐给学生。另一方面,对于刚刚敲开阅读大门的儿童来说,应该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入手,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作品,避免冗长繁杂的作品,以防学生对大部头的作品产生畏惧感和厌烦感。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应该得到重视,教师要精选积极向上的、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如果还能满足时新性,即是符合时代潮流和现在孩子的阅读倾向与爱好就更好了。
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籍,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既要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即大量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又要提升理性的判断能力,在阅读的同时注重鉴赏和评析。
(2)制订阅读计划。
仅仅指导学生选择适合阅读的儿童文学读物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制订与实施作品阅读的计划,帮助学生养成高效阅读习惯,并且直接推动他们完成阅读。
许多学生做事拖拖拉拉,阅读时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错过了大量优秀作品。因此,阅读计划的制订要尽可能地具体、详细,比如落实到每天要读的页数,阅读结束后要做的知识笔记或读后感的字数与格式等。同时阅读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能过于急促和不顾学生实际,提出某些过高的要求,如几天读完一大本书,让学生写大量的读后感等,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要保证制订出来的计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这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需要经常关注儿童文学方面的最新信息,以便及时、定期地提供儿童文学相关的阅读资源与资讯。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阅读需求,征求学生作品阅读方面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制订符合实际的阅读计划。另外,可以在每一小阶段的阅读计划结束时,加上相关的评估和鼓励机制,这样能保证阅读计划更加有效地进行。
(3)及时反馈以促进阅读。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允许的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来促进阅读。
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适当要求学生做一点阅读感想,这样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严格按计划进行,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必要时给出中肯的建议。建议的内容可以是学生阅读时间的长短(如在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半小时内)、阅读次数的多少(如一周三到四次)、阅读某书时关注内容的主次(如某书的情节构造优于语言特色,或其主题思想值得一提)等。教师要根据具体阅读书目特点和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心理,尽量给出一针见血的建议,才能对学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总之,掌握好度,使这种方式成为学生阅读的助手而非负担。
“班级读书会”也可以开展起来,即教师选出一本好书,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段时间后,教师抽出课内部分时间来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言论的舞台,任由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挥。交流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理解处或有争议处,提供背景资料或发表自我意见。
当然具体的方式还可以是读书报告会、小型演讲会等。但不管何种方式,合理有效即可。综上所述,教师要加强对儿童文学阅读的重视,注重对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给出具体、妥帖的指导。
(四)积极尝试儿童文学创作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小学语文教师是有独特的优势的,如语言功底扎实、写作素材丰富、对儿童心理的把握到位等。小学语文教师若能在创作素养上有所学习和提升,无疑就具备了很高的儿童文学素养,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促进教学是有极大作用的。因此,积极尝试儿童文学创作应该成为教师努力的方向。
1.认识到教师下水的必要性和优势性
教师下水,即教师也要和学生一样写作,这样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知道在提升自我的同时,也能更有效引导学生,是促进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作家汪曾祺在谈到他的老师沈从文的时候说,沈从文虽然不善于讲课,但善于谈天。“他教学生写作,批语有时比学生的作文还长;还亲自给学生示范而写作文,他的好多作品就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写的。”名师出高徒,教师会写,教出的孩子才更会写。
另外,教师还要知道教师“下水”相比其他人具备着独特的优势。事实上,许多儿童文学作家曾是小学语文教师,或兼任作家和教师两种职业。如叶圣陶、陈伯吹等早期儿童文学作家都曾是小学语文教师;而现在中国作品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的杨红樱,这位千万小学生心中的偶像,曾经也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她曾经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语文教研员。她因为受到了非常专业的课堂教学的训练,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和儿童最亲密直接的接触,创作更易水到渠成。总之,教师和儿童文学创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此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在教学以外的日子里也能怀着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尝试创作,去发现更多的乐趣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2.平日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
创作源于生活。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集中于少年儿童的生活。因而在素材积累上,小学语文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便是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教师熟知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够积累许多素材。
杨红樱在当小学语文教师时,就开始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点滴成长内容,来写一些小文章。再后来从学校积累了足够的写作素材后,又开始陆续创作了“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经典作品。因此,教师有儿童生活的资源,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在日常生活里留心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或有思考价值的事件,学会积累素材。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尝试写写文章,记录孩子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先不谈艺术水平高低,这种源于学生生活的写作内容都是值得肯定和纪念的。写作与教学是互补的,写出的东西真实熟悉,教的东西也就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相长,师生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收获。
3.加强写作基本技能的提升
语文教师因为所教课程性质和职业特点,其职前教育一般都是大量中文课程,其汉语言的相关学习和练习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因此,语文老师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也有较为准确的把握能力。
但是就儿童文学写作而言,有更为细化的高要求。教师要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学生素材的基础上,要能非常熟练地取材布局、遣词造句。为了达到此目标,首先,教师要主动参加相关的学习(如参加有关写作能力提升的讲座和培训),了解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审题、构思、选材、剪裁、组材等。在已经具有很好的文章结构搭建能力之后,教师要比一般人更加了解如何遣词造句。因为只有语言功底好,写出的文章才能词汇丰富,让人读了赏心悦目;相反,词汇缺乏或遣词造句能力差者,写作如负重爬行,即便绞尽脑汁,写出的东西也是平淡乏味的。
正如许多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教师的作家们强调的,当教师时拥有的扎实写作功底对日后儿童文学创作大有裨益,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过程。语文教师们可以利用好自己职业的语言优势,加强写作能力的提升,力求日后写出流畅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
4.坚持时常写作不停笔
教师也是从学生一路走过来的。当学生时都要练习写作,文从字顺,还要花心思谋篇布局,力求写出新意。当老师后,多数老师就只教学生写作文,而自己的写作本就束之高阁了。俗话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久而久之,教师的文字功底日渐薄弱,写作能力更是一落千丈。
因此,教师坚持写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哪怕只是出于个人兴趣,时常动动笔,写写自己教学所见所闻所思,甚至只是在某单元结束后的作文练笔里,给学生写篇符合要求的范文都是可以的。语文教师本来就有很好的语文素养,文字能力在勤写多作中必定能得到稳固,甚至得到更大的提升。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平时太忙,没有时间写什么东西,某种程度上是有找借口嫌疑的。被誉为“最暖人心的散文作家”的丁立梅老师,在中学教书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就写出了许多温暖向上的文字,其文章被选入上百种文集,并且出版了不少作品。而其作品的灵感大多源于学校平凡而温暖的生活。她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并回答“如何能在教书同时写出众多高质量作品”时,就只强调了“没事就写,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这十四个字。
以上陈述只是为了启发我们的教师,尤其是与文学密切相关、与孩子亲密接触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学校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加强写作基本技能的提升和坚持时常写作不停笔。这样既能以美的形式记录与反映生活,又能使自己的综合素养再上一个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