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中所采用的寓言故事,大都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挖掘寓言中的审美元素呢?
(一)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准确凝练
寓言以短小精悍、语言精练为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者通过添词、去词、换词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寓言语言的准确、凝练,从而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狐假虎威》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师:“窜”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跑”吗?
师:为什么不用“跑”呢?我们再来请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查字典)
生:逃跑、乱跑。
师:那么在这里是乱跑还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紧张)大家再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www.xing528.com)
(自读后指名读)
我们在感受寓言语言的准确、凝练的同时,对寓言中出现的成语、经典语句等要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积累、运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库,丰富他们的文化积淀。如《狐假虎威》一文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四字词语: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撒腿就跑、狐假虎威。再如学习了《滥竽充数》一文,学生同时也就积累了鱼目混珠、自欺欺人、以假乱真、不懂装懂等词语。寓言中还有理智性、概括性很强的语言,含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语言,也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背诵、积累、运用。如《自相矛盾》有这样两句话,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找一找身边“自相矛盾”的现象,学习如何去戳穿谎言。
(二)在对话中感悟形象的典型生动
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着丰厚的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需要学生们去推想、领悟言外之意,品评味外之味。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小鹿和老虎不再是动物,它们是人格化了的“人”,这些都能使学生经久难忘。在教学中,教者要善于创造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与文中的人物对话,在对话中感悟人物的形象。例如,教学《滥竽充数》一文后,教者可引导学生扮演南郭先生,其他同学扮演小记者,对南郭先生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由学生自定:“南郭先生,你为什么要逃跑?”“南郭先生,经过这件事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南郭先生,如果你的后人也学习吹竽,你有什么话想要告诫他的吗?”……学生通过与南郭先生进行对话,倾听南郭先生的逃跑感言,不仅深刻地理解了寓意,而且更重要的是,南郭先生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已然扎根于学生脑海。他们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滥竽充数、自欺欺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还有像《农夫与蛇》《鹬蚌相争》《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这些故事中的形象,我们都可以用对话的方式,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激励学生做善良的人、智慧的人。
(三)在想象中走进人物的美好心灵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图,寓言作家所创造的插图往往具有幽默、风趣、童真的意境。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要重视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深入画面的意境,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为揭示寓意做好准备。例如,一位老师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加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感知狼和小羊的个性特点,得出狼的粗暴、凶残和蛮横无理,以及小羊的软弱温驯,从而对小羊产生同情、怜悯。审美建构实质上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追求一种艺术化的理想境界,以美的规律来优化和规范言语实践行为,使小学生进入审美的胜境,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激智、以美育德,从而促进语文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寓言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学生会得到美的陶冶,健康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