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构性故事,在小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研究中的重要性

虚构性故事,在小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研究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寓言的艺术特征,除了上述三点之外,还要掌握寓言四要素。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一定要有故事作为它的载体。(二)虚构性寓言的故事必须是虚构的,虚构性是寓言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先秦寓言,特别是庄子、列子的寓言,其最精彩的也往往是最荒诞、最夸张的。如庄子的寓言《任公子钓鱼》,鱼饵用了五十头阉牛,有一条大鱼吞食了钓饵,牵引着鱼钩沉入海底奔窜,扬起鱼鳍,搅得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声音像鬼神似的,威震千里。

虚构性故事,在小学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研究中的重要性

寓言艺术特征,除了上述三点之外,还要掌握寓言四要素。

(一)故事性

故事是寓言的载体。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一定要有故事作为它的载体。这个故事或故事系列,是寓言作家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生活积累创作的或是根据动物故事、植物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加工提炼的。传统的寓言故事虽然都比较简短,但根据需要也有较长篇幅的。故事的形式可以是散文体的,也可以是诗体小说体、戏剧体、童话体的。寓言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有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点,那就是:寓言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植物、微生物、无生物、山野河海、日月星辰,甚至可以是抽象的概念、生物或无生物整体的某一部分。在这一点上,寓言与童话有相似之处。但寓言的人物和主人公比童话更广泛。童话一般是不把抽象概念当作人物或主人公的,寓言却没有任何限制。

(二)虚构性

寓言的故事必须是虚构的,虚构性是寓言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寓言故事同历史故事的区别,主要就是它的虚构性。寓言可以取材于历史故事,但必须带有明显的虚构成分,才能算是寓言。有的历史故事虽然也有讽劝作用,但那是历史事件本身所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不能算作寓言。

寓言的虚构性与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虚构性有什么不同呢?

(1)人物和主人公的不同。寓言人物和主人公多是动物、植物、无生物、鬼神甚至是概念的拟人化,用人做寓言人物和主人公,又多是作者所虚拟的;用历史上或现在还活着的人做寓言人物和主人公,作者也只是借重其名,因为他们的特点和性格,如诸葛亮李逵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借重其名可以起到典型或类型的作用,他们在寓言中的言语和行动,则是作者根据其特点和性格以及表达寓意的需要所虚构的。

(2)故事结构和情节的不同。寓言的结构和情节多采取荒诞的手法,表现出惊人的夸张性。先秦寓言,特别是庄子列子的寓言,其最精彩的也往往是最荒诞、最夸张的。如庄子的寓言《任公子钓鱼》,鱼饵用了五十头阉牛,有一条大鱼吞食了钓饵,牵引着鱼钩沉入海底奔窜,扬起鱼鳍,搅得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声音像鬼神似的,威震千里。任公子钓到了这条鱼,把它剖开晒成鱼干,自钱塘江以东,苍梧山以北,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这种写法,就是《庄子·天下篇》中所说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的写法。恰恰是这种荒诞,这种夸张,能最深刻地表达作者的寓意,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www.xing528.com)

(三)寄托性

寓言是寄寓之意,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寓言是另有寄托的故事。这都说的是寓言的寄托性。如果一篇寓言只是叙事,没有寄托,就不能称其为寓言了。

我们常说寓言言在此而意在彼。“此”指的是故事,“彼”指的是寓意。故事是形象化的,寓意是抽象化的。怎样由“此”过渡到“彼”,由形象化过渡到抽象化呢?这就有赖于寄托的手法了。可以说,寄托的手法是沟通故事和寓意的桥梁。如果不采取寄托的手法,把寓意直接说出来,也就不成为寓言了。

寓言的寄托手法,有比喻、象征、影射等。最常用的是比喻,比喻又有明喻、暗喻和借喻几种类型。无论采取哪种比喻,都应该首先找到比喻者和被比喻者之间的共同点或类似点,如果二者之间毫无共同点或类似点,是不能形成比喻的,也是不能完成寄托寓意的任务的。

(四)哲理

寓言包含故事和寓意两个部分,寓言是文学和哲学结合的文体。寓言的寓意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的寓意可以用哲理性来概括。这是因为:凡寓言都有寓意,凡寓意都讲道理,凡道理都含哲理,只是有的深些,有的浅些,有的正确,有的不太正确甚至错误罢了。再者,寓言应力求深刻。寓言的深刻性,决定于寓意的深刻性;寓意的深刻性,归根结底,又决定于其所含哲理的深刻性。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支说:“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规劝和引导是从正面揭示真理,讽刺和揭露是从反面映衬真理,而真理总是理性的,含有深刻的哲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