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前儿童纸工活动《会变的娃娃》(大班)
(一)活动目标
1.为纸偶设计不同类型的衣服,认识服装的基本形状特征。
2.掌握按照图示剪图形的方法,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纸工操作材料(纸偶娃娃、衣服纸模、胶棒或双面胶、彩笔或油画棒、剪刀人手一份)。
(2)在活动室布置有以往为纸偶娃娃设计制作服装模型(可以是老师的作品,也可是同龄孩子的作品)。
2.经验准备
观赏有关儿童服饰表演的图片或视频;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逛儿童服装商店等。积累一些有关服饰方面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教师穿上纸做的衣服,引导孩子们观察纸做的衣服特点,并谈谈自己的看法,导入今天活动的课题——为纸娃娃设计制作漂亮的新衣。
1.观察范例,激发兴趣
(1)教师启发儿童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服饰经验,讨论给娃娃设计新衣服的款式和花色。唤起孩子们表现的欲望。
(2)教师根据儿童讨论的设计建议,示范演示其制作的方法步骤,使儿童体验设计变成现实的快乐,激发孩子创作表现的热情。
2.探索“会变的娃娃”制作方法
(1)教师提问:“这么有趣的变换衣服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呢?”
幼A:先选择喜欢的衣服的纸模;再把纸模上的衣服样子剪下来;然后粘贴在娃娃身上就可以了。
幼B:衣服肩上的纸折一下搭在娃娃的肩上就可以了。
(2)请小朋友为自己的纸偶娃娃设计制作一件漂亮的新衣吧!
3.儿童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1)鼓励儿童利用所示图例,按虚线剪下,并把纸衣按所示图例向后折一下,同时提醒儿童操作时注意安全,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2)鼓励儿童利用彩纸或其他材料,自由为纸娃娃设计衣服。
(3)鼓励儿童利用彩笔或油画棒在纸模型上自由装饰。
4.活动结束评价
展示儿童的作品。请儿童之间相互变换自己娃娃的衣服,体验成功的乐趣。分享交流。
(四)活动延伸
用彩色纸或其他材料,通过彩笔、油画棒绘制或折剪、缝制等形式,尝试探索用多种手法为自己或纸娃娃设计制作花衣裳。
●分析评价:整个活动环节通过创设氛围激起儿童探索欲望,通过活动课题的难易程度,激发儿童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相互欣赏、交流,体验为娃娃设计制作新衣的乐趣。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儿童自己探索制作的过程,操作中教师只是稍作引导启发儿童利用彩笔或油画棒装饰纸娃娃的新衣。因而活动都是轻松愉快的,在儿童制作完“会变的娃娃”之后大家你变给我看,我变给你看,相互交流,从中获得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美好体验。并对服饰美有了初步认知。同时在活动之后还产生了延伸,让儿童主动自制衣服,成为本次活动的点睛之笔。
(本案例由常文化整理提供)
二、学前儿童纸工活动《可爱的小泥人》(大班)[6]
(一)生成背景
在民间艺人进校园的活动中,儿童最感兴趣的就是黄爷爷捏的小泥人。在与黄爷爷的互动中,儿童提出了很多问题。诸如:小泥人是怎么做的?小泥人是不是用彩色的泥做的?爷爷是怎么捏小泥人的?谁教的?地上的泥巴能不能做?……
儿童对小泥人非常感兴趣,都想尝试一番。为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将儿童关注的问题作为活动的内容。
(二)价值判断(www.xing528.com)
纯自然的泥巴,操作性强,可变性强,百玩不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玩过各种泥土,但黄爷爷却能用泥捏出这么多栩栩如生的有颜色的小泥人,孩子们可好奇了。通过对小泥人的探究活动,一方面能满足儿童玩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学习到一些简单的捏泥技能,多变的泥塑还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
关注一 什么样的泥能做小泥人?
儿童从家里、幼儿园周围收集了各种材料,如黄泥、花盆里的土、腌鸭蛋的红泥、沙、面粉、紫沙泥等。他们试着用各种材料捏小人,有的儿童说:“老师,沙捏不起来,一捏就散了。”有的儿童说:“老师,这个泥巴里有小石子,捏得手疼。”有的儿童说:“这个泥有个小疙瘩,捏不平。”……儿童通过尝试发现,没有杂质的黄泥、红泥、面粉、紫沙泥、油泥都能捏成小人。
在探究的过程中,有儿童提出:“老师,我的泥太硬了,捏不动。”老师并没有直接将答案告诉儿童,也试着捏一捏,并以好奇的口气问儿童:“那怎么办?”
教师运用策略分析:老师没有直接将答案告诉儿童,而是设置成问题,让其他儿童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获得答案。
另一儿童说:“加点儿水就软了。”有的儿童在自己的泥里多加了一些水,忽然大叫:“不好了,老师,水多了。”有儿童出谋划策:“快拿抹布擦。”有儿童说:“水加多了,再加土。”经过一番讨论、尝试,孩子们终于得出结论:太硬的泥要加水,太稀的泥要加土,要反复揉,使劲摔打,才能和出软硬适中的泥。
关注二 小泥人为什么站不起来?
儿童将捏好的小泥人摆放在展示架上,没想到许多小泥人都散了、倒了,有的头、胳膊、腿都掉了下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儿童说:“刚才我捏的小泥人还是站着的。”有的儿童说:“要用劲捏就不会散了。”有的儿童提建议:“可以用胶带粘起来。”老师启发儿童:“这些办法可以试一试。再想想,还有哪些好办法,可以使小泥人既站起来,又不会散呢?”
教师运用策略分析: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拓展儿童思维。通过“讨论提出解决方法—验证方法—得到结论”几个环节,让儿童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有儿童建议:“用胶带粘起来不好看。”“在小泥人下面安个底座。”“用胶水粘就看不出来了。”“用小棍子戳进去。”对于大家的建议,有的儿童表示怀疑,有的儿童说可以试一试。于是,教师和儿童共同找到了许多需要的材料,进行探究实验。
在探究过程中,儿童根据自己的想法试着让小泥人站起来,而且还不会散。有的儿童发现用胶水、胶带粘的方法不可取;有的儿童发现如果底座是平的,和摆在桌上一样不行,除非这个底座上有尖尖的东西;有的儿童发现用牙签、小树枝将小泥人的四肢接起来很好,小泥人不会散;还有儿童发现在做小泥人时要注意比例问题,等等。通过自己尝试,儿童们都找到了成功的好方法。
关注三 我们捏的小泥人都是站着的,没有动作
教师发现儿童捏的小泥人都是站着的,姿势单一,没有其他姿势和动作,于是因势利导,让儿童发现动作应是多种多样的,引导儿童模仿小泥人的动作,儿童在模仿中又发现了问题,于是生成了一个新的调查活动——关于人的不同姿势的调查。
教师运用策略分析:运用“延时生发”和“情景生发”的技术展开了调查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庭资源,让儿童在调查活动中的社会性得到发展。
儿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人的姿势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场合是不同的。通过调查、绘画、模仿,儿童加深了对人的不同姿势的认识,捏的小泥人更加生动,有的还创设了一定的情节。
关注四 刚捏好的小泥人能上色吗?
儿童把泥人捏成形后,有的儿童开始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为自己捏的小泥人着色。这时有儿童大声喊:“不能涂颜色!”准备涂色的儿童就反问道:“为什么不能涂?”他不说话,沉默了片刻嘟囔着说:“反正,就是不能涂颜色。”渐渐地,两人之间的争论变成了集体的话题,大家围绕着“究竟能不能给刚捏好的小泥人上颜色”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老师说:“能不能上色,你们试一试吧。”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论:刚捏好的泥人能上色,但是颜色会脏,泥人就不漂亮了,所以要等到泥人干了以后再上色。
教师运用策略分析:孩子的争论打断了教师原有的设计思路,教师及时调整活动重点,运用“涨缩式”的生成策略,把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兴趣“焦点”拓展成为一个引导儿童进行积极探究的过程。
●活动的效果及分析
民间手工艺之所以能广泛地在民间流传,并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手工艺品取材便捷,方法简单易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教师将兴趣性、适宜性、可操作性放在首位。在儿童学习时,为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活动空间,关注、鼓励儿童探究,尝试自己解决发现的问题,在操作中不断感受民间手工艺的神奇。在许多民间手工艺的活动中,小朋友对捏泥尤其喜爱。在与儿童的交谈中发现小朋友觉得泥好玩,能捏出不同的东西,涂上颜色很漂亮。教师也发现,捏泥是适合儿童操作的,不像扎染有的步骤儿童无法完成。
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教师觉得:
1.符合儿童兴趣、能力、经验,易于儿童操作的活动,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2.在捏泥这样的一些活动中,要给予儿童一定的自主空间,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想法,让儿童捏自己想捏的,尝试自己觉得成功的方法,没有过多的约束,儿童更能发挥想象和创造。
3.“小泥人”主题的开展,是以儿童在捏泥的过程中关注的问题展开的。探究的问题是儿童自己发现的,因此儿童在探究中会更为关注,更为积极。
4.在开展民间手工艺活动中,教师不是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主要的不是教授操作的技能,而是让儿童自己发现探索的方法。
(南京市春晖幼儿园课题组)
【注释】
[1]http://www.06abc.com/topic/20100920/64015.html
[2]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4.
[4]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1.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6.
[6]陈晓芳.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策略及案例评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