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导儿童认识和使用泥工的工具和材料
1.泥工活动的基本材料
儿童泥工的基本材料一般有粘泥和橡皮泥等。粘泥到处都有,经济方便,是泥工的主要材料,但一般必须经过水漂提炼,并加入少量的盐水和油,以保护儿童的皮肤和防止作品干裂。橡皮泥粘性较大,使用方便,而且有各种颜色,儿童很喜欢,是儿童泥工的常用材料。另外,根据塑造的需要,儿童泥工教学有时还使用一些辅助材料,如树枝(作苹果柄)、火柴杆(作刺猬背上的刺)、毛线(作娃娃的头发)、羽毛(作孔雀尾巴)和小豆子、小石子(作人物、动物的眼睛)等等。
2.泥工活动的基本工具
儿童泥工主要是徒手塑造,在泥塑艺术中称为“手捏法”。因此,儿童泥工所用的工具不多,常用的就是泥工板和湿布。到大班,为使所塑形象更加生动、真实、细致,还备有小竹刀(长约8厘米,宽约1厘米,一头圆,一头尖),用以刻画人物、动物的五官、头发、衣褶和羽毛等。
教师指导儿童学习泥塑,首先要让儿童通过任意地玩泥的方式与泥工材料有充分的接触,了解泥的性质,知道泥既柔软,又可任意变形。教师应给儿童,特别是小年龄儿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接触各种泥工材料,如面团、彩泥等,在玩泥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泥的性质,而不是一上来便教孩子塑造某一物体。逐渐培养儿童良好的泥工活动常规,知道不能随便玩泥,要爱护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应该保持衣服、桌面和地面的干净整洁等等。
(二)引导儿童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引导儿童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有搓长、团圆、拍压、捏、挖、连接、拉伸等,运用这些基本技法可塑造出球体、椭圆体、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中空体和组合体等基本几何形体。[4](www.xing528.com)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启发儿童先自己动手尝试着练习,仔细观察什么样的动作能塑造出什么样的形体。在此基础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如何用这些基本技法塑造这些基本形体。如指导小班儿童塑制胡萝卜时,教师可以这样演示和讲解:“把泥放在手心里,两手前后地搓,搓成一根泥棍。请小朋友都拿起自己面前的泥,跟着老师一起搓,搓成一根泥棍。都把自己搓的小泥棍举起来,给老师看一看。好,放下。再看老师是怎样搓的,把一头搓尖些,这就是胡萝卜的根。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搓,把泥棍的一头搓尖。”这样,教师示范完了,儿童也随着做完了。又如指导大班儿童塑制小猫时,教师可以这样演示和讲解:“先根据塑造猫头、猫身和猫尾的需要,把泥分为大小适当的三块。然后,先取中等大的一块泥团成一个小泥球,并抻拉出两个小耳朵作猫头,再取最大的一块泥,团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泥球,并抻拉出四条腿作猫身,然后,将头和躯干接合在一起担,再拿最小的那块泥搓一根泥条作尾巴,把它接到猫的后牙上,弯曲到身体的—侧,最后,再借助于小竹刀刻划出猫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使小猫的形象更加生动、真实、美观。”
在指导儿童学习泥塑的基本技法时,要注意引导儿童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提高儿童泥塑的表现能力,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一是从基本几何形体出发,可以塑造出哪些立体形象。球体可以被想象成元宵、皮球等;从球体出发,在球体上插上一根细木棒就成了樱桃、葡萄等;如果用拇指和食指将球体的上下捏凹,再插上细枝,便成了苹果;二是从基本技法出发,可以塑造出哪些立体形象,如通过捏可以塑造出碗、碟、勺、鸭嘴等。
(三)引导儿童学习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和着色方法
在中班应引导儿童学习辅助材料的使用方法,提高儿童泥工技能,使塑造的物体更加生动形象。如在小兔头上插上两根小棍,头两旁按上两颗小豆粒,使它更像小兔。引导儿童使用的辅助材料有纸做的和自然物两种,纸做的如小红花、小红旗、绿叶片等等。自然物如小树枝、火柴杆(去头的)、羽毛、树叶和小豆粒、小石子等等。在教儿童使用这些辅助材料时,要根据塑造对象有针对性地选用,而不能任意乱用,如塑坦克时应插小红旗,塑小鸡时应用羽毛等。同时,辅助材料最好在儿童塑造完基本形体后,再发给他们,以免儿童分心、玩耍,保证儿童在教师示范讲解时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具体操作方法是:待作品干透后,用水粉色上色;选择颜色时,可以用形象的固有色,也可以只考虑美观而用装饰色;着色的顺序是:先涂白色作底色,干后再上其他颜色,着色时不宜来回反复涂,否则颜色易浑浊而不干净。
(四)教师要妥善处理儿童的泥塑作品
教师应注意将儿童的泥塑作品保存在通风阴凉处,若需重新使用泥料,则应与儿童商量或不当着儿童的面处理掉,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塑作品来编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